快點來登入喔~!!
《李泰的大唐》第四十一章 隴右戰河東(第三更)
李泰和裴行儉約定比試君子六藝,定下師徒名份之戰。

而後李泰廣發英雄帖,請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活著的人物全部觀戰。

收到帖子以後,各路神仙頭痛無比。

又是魏王,長安城這才清凈幾天,這貨又鬧出了大動靜。

這次把河東裴氏也牽扯進去,他想幹嘛。

……

樊國公府,段志玄捏著李泰的帖子看完,臉色陰晴不定,思緒潮湧之下一陣猛咳,喉頭咯出一口鮮血。

幼子段珪慌忙撫拍老爹後背,心疼道:「父親,魏王大動乾戈,此事如此操勞,莫如讓大哥替父親參加吧。」

段志玄年不過四旬出頭已是重疾纏身,自去年入冬纏綿病榻以來,皇帝心疼愛將,特許段志玄居家養病。

這位開國公爺的身影已經長久消失朝堂,此次魏王相邀,即便段志玄派長子段瓚參與,甚至不參與,李泰也無話可說。

段志玄喘了幾口氣怒道:「蠢貨!

你們兄弟三人無一人長袖善舞,為父身子骨撐不了些許日子,我若去後,你們何以自處朝堂?

現在朝廷局勢逐步明朗,西風已經開始壓倒東風!

弒師、公然宣稱投敵突厥,太子種種作為已證明其德不配位。

當街刺殺嫡親胞弟一事更是曠古絕今駭人聽聞,我大唐徹底淪為番邦萬族的笑話。

如今他還能坐在東宮思過,靠的不過是陛下僅存的親厚和不忍。」

說完話段志玄喝了幾口段珪遞來的蜂蜜水,這才吃力地繼續道:「若是從前,魏王雖是太子最大勁敵,可魏王本身亦無治國才能,與太子不過半斤對八兩一路貨色。

魏王與太子才德均勢,陛下雖頭疼太子無德,可為了維護大統,只要太子不謀反篡逆,便能守住東宮不失,陛下亦從未動過更換儲君的念頭。

直到太子刺殺張玄素、於志寧事發,陛下一度生起易儲的念頭,後經高士廉、魏徵勸阻,陛下總算息了心思。

如今形勢變了,魏王這段時日體現的才德遠超諸皇子多矣。

處理太子刺殺一案的老辣,提出地緣政治學的深謀遠慮,已經充分證明魏王是比太子更合適的儲君人選。

現在……陛下暗許魏王與程老匹夫聯姻,便是對太子最嚴厲的警告。

今日魏王與河東裴氏子弟定下君子六藝之比,你以為這是偶然?

嘿,好一個君子六藝。

魏王若能在萬眾矚目下公平一戰勝過裴家子,就能打消陛下更換儲君面臨的輿情洶洶。

兒啊……咳咳咳……」

段珪又是一陣手忙腳亂的伺候,段志玄好容易喘勻了,呼哧道:「你們兄弟三人不比程家四個小子老辣,亦不比韋待價等人會來事,甚至比不上房遺愛傻人有傻福,早早下注初衷不改,死死跟定主公。

為父去後,你大哥可以襲爵,我無慮也。

你和你二哥才幹平庸心智低下,與太子和魏王兩方關係都不親厚,即便涉足朝堂,五品官必然到頭。

立足朝堂博的便是君恩聖豢,趁著最後還未落錘,為父便拚著這副殘軀,賣一賣我的老臉,希望能為你和你二哥博一份恩蔭吧。」

「父親……」段珪伏在段志玄腿上放聲痛哭。

……

褚遂良嘆道:「魏王這份抽冷子捅刀子的功夫我不及也,守約那孩子即興拜訪一回,也能抓住時機鬧出如此大的動靜。

太子失德,君子六藝……

來人,換朝服!」

……

宋國公蕭瑀反覆翻看著帖子,對蕭正成道:「你那個四哥屬穿山甲的,這份有洞就鑽的本事你若學了一成,老夫也就放心了。」

蕭正成笑道:「四哥會鑽洞就成,咱們兄弟聽四哥使喚就好。」

蕭瑀不無好氣道:「該說你蠢還是贊你有福。

罷了,為爺爺換朝服,貞觀十六年不清凈了。」

……

衛國公府,李靖闔上丹鳳眼,神色玩味道:「李泰這個渾小子竟然想起了老夫,也罷,這把老骨頭也是時候走出去看一看嘍。」

......

盧國公府,程咬金捂著青眼圈哈哈大笑道:「夫人,為夫說啥來著,自從魏王這小子開竅以來,那是壞得頭上長瘡腳底板流膿。

你瞅瞅,這才幾天功夫,又琢磨出損招。

跟河東裴氏子弟,哦還是裴仁基的小崽子比君子六藝,一旦勝了裴行儉,就能收得一個裴氏最傑齣子弟傳承衣缽。

如此一來,裴氏還不得乖乖爬上魏王戰車。

嘿嘿瞅一瞅這形勢,陛下可沒坑俺老程,你放心,咱們閨女雖是與魏王作平妻,可吃不了虧。」

崔夫人冷冷瞅他一眼:「你說出大天來,咱閨女還是做小,想起這個妾身就來氣!」

「哎喲我的祖宗,你腦子怎就這麼木呢……」

……

長孫無忌雖喜怒不形於色,此刻獨坐書房也不由捋須長笑:「不錯,能容河東裴氏,我關隴各家可心安矣。

既然如此,我這個做舅舅的怎能不幫一幫場子!」

……

偉大領袖教導得好,屁股決定思維。

今日與裴行儉一戰,各方大佬基於不同利益作出了不同的解讀,這很正常。

可各方不約而同,認定他是針對太子發動的又一輪進攻,若李泰曉得這群老狐狸的想法,一定罵他們心思齷齪。

蒼天在上,他不過情不自禁,想著收裴行儉做衣缽傳人而已,好比當年諸葛亮初見薑維,感情是一樣一樣的。

李泰此刻領著裴行儉已然到了甘露殿,李世民早已接到李泰消息,已然等候多時。

裴行儉暗暗心驚,魏王這待遇嚇煞人也,太子怎能不一日三憂。

他不知道的是皇帝和李泰這一對奇葩父子,明明相隔不過兩條街,若皇帝公務繁忙或者李泰因故不能入宮,只要一日不見,皇帝就會跟兒子書信交流做筆友。

為此皇帝特意養了一隻名叫將軍的白鸛傳信,李泰要和裴行儉比試的消息,便是這隻白鸛傳遞的消息。

二人初入甘露殿,老李便離開禦座一把抓起李泰道:「青雀兒,你小子長進了!

咱老李家雖然安坐龍庭人傑地靈,可還沒有一人能與裴氏子弟比君子六藝。

不錯,不枉為父一番苦心和教導。」

老李這話既表揚了自己,也表明對裴氏的欣賞,裴行儉趕緊大禮參拜道:「草民裴行儉,參見皇帝陛下!」

裴行儉此時尚是白身,禮節和稱呼方面不敢亂了規矩。

李泰袖手道:「好好參見啊,這是你最後一次以草民之禮拜見皇帝。

過了今天,你可得大禮參見師公咯。」

李世民端詳著裴行儉笑得眉歪眼斜道:「不錯,腹有詩書,玉樹臨風,好一個裴氏麒麟兒!

朕得徒孫如此,也不算失了體統。」

裴行儉寵辱不驚道:「陛下,比試未開勝負未定,奈何篤定魏王能勝?」

「好!青雀兒聽見沒有,你若是輸了,嘿嘿,那便讓雉奴每天畫兩幅你家的趣事,朕……喜歡看你挨揍。」

過分了啊,李泰點頭道:「這幾天我神思恍惚時常愛做夢,爹,你說娘親還會不會……」

老李頓時正色道:「說正事兒呢,這六藝大比前所未有,你二人待如何比試?」

李泰瀟灑道:「比試乃是守約提出,守約你就多費些心思,一併琢磨章程吧。」

裴行儉躬身領命。

……

得到邀約的一行重臣,已然陸續來到甘露殿外等候傳召,年過花甲的蕭瑀和久未出府的李靖也到了。

內侍領命宣召一眾大佬後,空曠的甘露殿立即變得熱鬧紛繁,李泰掃了一遍幾乎驚掉下巴。

他原以為只有達成默契的關隴系重臣會親至,畢竟山東系大佬如今為太子護航,礙於情面大概率會派子侄觀戰。

可如今除了去世的幾名國公,以及行將就木的段志玄外,其餘人等全部到場。

這讓李泰感慨之餘信心大增,這段時日以來苦心孤詣,效果已然顯現,只要堅定方針不作死,勝利的曙光已然初現。

重臣們如此給面,李泰不敢託大,一一上前以子侄身份大禮參拜。

浪子回頭金不換啊,看著如今洗心革面煥然一新的李泰,關隴系大佬欣慰又充滿期待。

山東眾臣感慨之餘想起太子的墮落,唏噓之餘也打起精神與李泰攀談。

李世民見眾人不約而同身著朝服而來,李泰如魚得水應對自如,他目光閃爍,而後笑吟吟道:「眾位愛卿何必如此勞師動眾。

此乃小兒輩之比,爾等乃青雀和守約長輩,以朝服大禮而來,豈非折煞小兒乎?」

長孫無忌笑道:「陛下謬矣,此雖小兒輩之戰,可青雀乃我隴右子弟翹楚,守約亦是河東後進之魁首。

在老臣看來,此非小兒輩之戲,而是隴右與河東子弟的對決。

如此盛事,臣安敢不盛裝以待?」

李世民大笑道:「言之有理,既是如此,朕倒是潦草。

來人,換朝服冠冕,擺駕含元殿!」

「稟陛下,樊國公到!」內侍大聲唱名。

「志玄到了?

胡鬧!

他那身子骨哪裡經得起折騰!」

李世民面色一變,顧不得換冠冕朝服,飛速走出甘露殿親迎段志玄。

李泰也很驚訝,這位段大將軍命不久矣,此等場面讓長子段瓚替父出行即可。

誰曾想段大將軍拖著將死之軀親自出席,這份顏面和情分可太重了。

PS:今天第三更送上,千山理直氣壯求收藏、求推薦票、求打賞投資評論。

李泰和李世民父子飛鳥傳書做筆友的事並非千山杜撰,這一對奇葩父子親昵到雷人的程度超出你們的想象。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