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李泰的大唐》第七十六章 魏王膨脹了
李泰啞然失笑,這個王徽,或者這個年代的大唐官員,在涉外事務上還沒有轉過彎來。

身為京兆府大掌舵,栽贓陷害、巧取豪奪乃是基本功。

所謂破家的縣令滅門的令尹,若是王徽對這些黑吃黑的手段一無所知,他也就坐不上這個京兆尹。

之所以在此時顯得為難,說到底還是王徽忌憚勿吉長興靺鞨使節的身份。

靺鞨雖然弱小,可並不妨礙其享受使節待遇。

「靺鞨使節言之有理,王使君,把人犯『請』來吧。」

李泰若無其事地下令,王徽面色一窒,隻得領命而行。

不一會兒後人犯勿吉回術被小心翼翼得請來了,躺在擔架上蓋著白布,異常安詳得來了。

無極長興見此頓時臉色蒼白搖搖欲墜,一把撲上去揭開白布,看著弟弟爛寒瓜一樣的腦子,悲呼道:「回術!」

他一屁股坐倒在地痛哭失聲,須臾後目蘊淚光滿是仇恨得看著楊三、忽裡歹和李泰。

「好一個天朝上國,好一場民怨沸騰的殺人公案!

苦主安然無恙毫髮未傷,所謂的人犯卻是身首異處死無全屍!」

大聲詰問後,他轉身重重跪倒,沖李世民連磕九個響頭,額頭見血泣聲道:「陛下!

化外番邦靺鞨外臣,因慕大唐上國文明之邦禮儀教化,不遠萬裡入謁中土。

外臣等慕化而來,卻不曾想舍弟橫屍長安,死後亦不得安息更遭奸人所害,潑汙舍弟殺害唐人,欲以此行不可告人之事!

靺鞨乃外臣之邦人少力弱,萬萬不敢與大唐生釁。

若是尋常族人受此冤屈,靺鞨也就咬牙受了。

可如今死者乃是我靺鞨使節,自古使節於他國遇難者,便等同兩國啟釁。

外臣若是平白受了這份冤屈,靺鞨受奸人陷害事小,陷大唐於虎狼無信之邦事大!

唯望陛下明察秋毫,還舍弟公道,還靺鞨以清名!」

勿吉長興一番話連消帶打,以勿吉回術的慘死申訴,隻字不提昨夜具體案發原由。

以此為基礎,其更進一步以邦交和大唐信譽兜底,混淆視聽攪亂渾水,化被動為主動竟然發起反擊。

大唐眾臣亦暗道魏王失策,此情此景理當強硬到底,待王徽將昨夜案情道出,贏得道義後再將勿吉回術屍體抬上來。

如此這般,靺鞨人如何能有大發悲情的餘地?

李泰倒是若無其事,一臉淡然得看著勿吉長興表演。

見李世民皺眉未置可否,勿吉長興繼續道:」陛下乃千年未出之天可汗,天可汗者,陽光照耀之地萬族共主也!

靺鞨雖然孱弱,可也是白山黑水陽光照耀地之族人,望陛下以天可汗之公允還靺鞨一個公道,外臣泣血叩請!」

勿吉長興再度三叩頭,額頭已是血肉模糊。

李世民見狀隻得責備地看了眼李泰,大意失荊州了吧,看你如何收場。

對方畢竟是外族使節,血流滿面聲聲控訴的場面實在驚心,他不能當真置之不理。

「王徽!

此案到底為何,你可能給朕和靺鞨使節一個合理的解釋?」

李世民要王徽作出回應,王徽心頭一沉,事情徹底走岔了路子。

原以為勿吉長興會怯於大唐威勢,一步步掉入絕路,誰曾想這廝反應如此敏銳,劍走偏鋒打斷署理案件的章程。

李泰見狀揮退了王徽,勿吉長興乃是崑崙居事件血仇之一,這事早晚得對上,對付此人還是親自出手才能享受復仇的神聖。

「好一個伶牙俐齒的靺鞨使節,枉顧案情真相而以道義混淆視聽。

昨夜若非我親自出手阻擋勿吉回術逞凶,我也會讓你的泣血控訴感傷得無以言表。

不過你忘了一件事,逞兇殺人的刑案是以證據為準繩,而非比誰更能搖唇鼓舌。

勿吉回術死得很慘這毋庸置疑,貴使今日單以其死狀大作文章,對其因何而死不置一詞。

對於貴使而言,胞弟慘死一時激憤情有可原。

而對戲主楊三來說,他險些命喪勿吉回術屠刀之下,他同樣有天大的冤屈和憤懣。

孤出手之際,勿吉回術的屠刀離著楊三頭顱距離不過一寸!」

他回顧了昨夜楊三經歷的恐怖時光,然後繼續道:「你要勿吉回術與楊三同場辯駁,孤答應了你。

你審時度勢苦爭先手,在苦主楊三尚未表述案情之前,已然先聲奪人步步緊逼,要父皇為勿吉回術主持公道。

殊不知你所言之公道,卻是對楊三最大的不公道,咱們何不聽楊三一言再行論斷?」

說完不待勿吉長興開口,他溫言道:「楊三,你且將昨夜之事如實道來,不得有一字虛言。」

楊三躬身作揖,有些畏懼地看了看勿吉長興,而後心一橫道:「是!

各位老爺,昨夜小人趁著大開夜市之機,於西市擺攤說起兩段皮影戲,便是魏王……

……草民與那番人蠻子爭論不過數句,不想蠻子竟然大罵魏王算是個什麼東西,然後拔刀要砍殺草民。

小民魂飛魄散自覺難逃一死,命懸一線之時,那位光著腦袋的壯士拔刀擋下了蠻子。

二人打鬥幾個回合義士不敵蠻子,胳膊和胸口讓蠻子砍了幾刀血流不止。

趁著義士受傷顧不得草民,蠻子再次揮刀要砍殺草民,刀子挾著風聲砍到了草民頭上,這回小民自負必死嚇得閉上了眼。

然後只聽砰然一聲巨響,睜開眼時,只見魏王一拳將蠻子腦袋砸得四分五裂,草民總算僥倖逃得一條性命。

小人原本想著托義士和魏王洪福,能在蠻子刀下逃得一條性命已是謝天謝地,狀告蠻子之事草民斷不敢想。」

王徽適時捧哏道:「那為何你又於今日辰時狀告靺鞨使節行兇?

以布衣狀告異族使節,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膽還是發了失心瘋?」

楊三瞅了瞅李泰,而後咬牙道:「使君所言正是草民所想,小人能夠鼓足勇氣狀告蠻子兇手,乃是受……魏……魏王鼓勵……」

此言一出盡皆嘩然,一國親王毫不在意和維護與異族邦交,反而出言鼓動百姓狀告使節,這事兒如何描述也不靠譜。

勿吉長興頓時找到了突破口,他憤然指著李泰道:「難怪如此,一個小小戲主竟然能夠狀告他族使節,果然黑手便是魏王殿下。

如此說來,這上萬百姓聚集朱雀大街請願逼宮,也是魏王殿下指使了?」

民眾聚集朱雀大街請願的疑點,更在戲主楊三狀告勿吉回術之上。

勿吉長興和泉文生心中存疑,便是契丹和奚族使節亦是同樣疑惑。

此事李泰若不能正面回答,即便搞定了靺鞨人,契丹人和奚族也會感到莫大的危機。

契丹、奚族、室韋在後續計劃中仍然有用,李泰不能敷衍迴避勿吉長興。

大唐臣屬紛紛為李泰捏了把冷汗,李泰卻是笑著點頭道:「不錯,楊三狀告勿吉回術乃是受孤全力支持。

百姓們聚眾朱雀大街請願,幕後推手也是本王。

不過我要糾正你兩處用詞,孤是推手不是黑手,民眾聚眾請願是為了公道而非逼宮!」

「嘩」

李泰悍然承認勿吉長興的指控,立即引得泉文生等人和朝臣一片嘩然。

鼓動楊三還好,蠱惑民眾群聚朱雀大街的性質可太嚴重。

即便魏王是聖豢最隆的皇子,可煽動民情的罪過他也吃罪不起。

所有人看傻子般看著李泰,這個如日中天,玩弄太子於股掌的魏王殿下,他這是要幹嘛?

難不成近一段時日的無往不利,竟然讓魏王膨脹至此?

PS:周五了下午開獎,希望這一周在親們的支持下,大唐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走得更遠吧,滿天神佛保佑編輯繼續推,諸位小主還請繼續收藏、投票,拜謝!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