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李泰的大唐》第十八章 講解地緣政治從全景地圖開始
大唐對遼東處置的失當,可謂唐朝三百年最重大的戰略失誤。

十多年後,大唐在耗費九牛二虎之力攻滅高句麗以後,由於整個朝堂的戰略思維基本與李道宗的想法相差無幾,因此朝野上下並未將遼東看作一塊與關中,甚至長城以內的疆土同等重要的寶地。

在李治和李勣等人的短視下,大唐先是被新羅蠶食統一朝鮮半島,遼東隨後亦是處於放羊狀態,放任契丹靺鞨諸部浪漫的成長,以致日後危害中原的契丹和靺鞨(金的祖先)成長到爭霸中原的地步。

到契丹靺鞨這些遼東土鱉壯大以後,為了應對遼東的威脅,唐朝又回過頭來成立範陽等節度邊鎮,為安史之亂埋下了定時炸彈。

沿著這條主線分析,可以很清晰得得出結論,安史之亂的爆發與李治時代對遼東處置的失誤有著直接而緊密的影響。

李泰今天的目的便是要藉著高句麗人送上門的神助攻,既要達到自己插手朝堂的目的,也要為大唐剪除王朝隱患。

「父皇,兒臣要一副遼東的地圖。」李泰提出了一個小小的要求。

李世民一揮手,內侍隨後找來了一副巨大的遼東地圖,待地圖展開掛上架後,李泰走近地圖,他微不可察的皺了皺眉。

這是一副行軍地圖,城池關隘、河流山川標示得一應俱全,已經是這個時代地圖製作的最高水準。

可等高線、比例尺、分色圖全部欠奉,要把這玩意兒作為教學地圖,武將或許能聽懂,毫無地圖知識的文官們可就抓瞎了。

「不滿意?」程咬金湊上前來不滿地質問,這個地圖已經是他們這些大將才能享受的待遇了。

李泰嫌棄道:「以盧公您的智慧,小侄很難跟您解釋得清楚。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你倒是看懂了,可我的目標是讓所有人都聽懂我的話。

現在,你看看孔祭酒眼神深處的茫然……我可不想對牛彈琴。

取彩墨來。」

孔穎達打著盹兒猛然一個寒顫驚醒,我好想聽見有人在叫老夫?

……

不要以為彩色畫是油畫的專利,國畫雖然以水墨畫常見,可彩色畫也絕不是稀罕東西。

閻婉的二叔閻立本作的歷代帝王圖和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畫像,全部都是彩色畫。

內侍取來了各色彩墨,李泰挑出了綠色、藍色、黑色、白色,然後分別把遼東的山川河流重新描繪。

他運筆如飛分別著墨,沿著地圖原本簡單的線條不斷勾勒塗抹。

一炷香功夫後,綠色的長白山、大小興安嶺等山脈如蜿蜒巨龍呈現,藍色的黑龍江、遼河等在山川平原間穿梭,其餘的圖們江、鴨綠江、松花江、嫩江等如藍色血管分佈。

而後濃墨重彩地勾塗了松花江遼河平原和嫩江平原,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他也按照同樣的方式加上去。

他看了看,皺著眉把整個東北和日本的各處礦物特產畫上,還細心的把東北亞的氣候註釋清楚。

至此皇帝和眾臣驚訝的發現,原本一副單調的線條和符號構成的遼東地圖,成為了山川風物一目了然的東北亞全景地圖。

雖然沒有等高線沒有比例尺,可並不妨礙沒有地圖常識的人從這副地圖上發現大東北隱藏的秘密。

「哈哈哈好哇,魏王你小子可真行,原先的地圖只有軍中宿將才能一眼看出奧妙,可現在即便孔穎達那個老不死的也能看出遼東的好賴來。

不愧是要做老夫女婿的後生,陛下,你們李家的種就是好,腦子果然好使。

哈哈,這張地圖回頭俺老程可就領回家了啊。」程咬金果然不負眾望第一時間跳出來作妖。

李世民怒道:「程知節!

見了好東西就要往家裏拾掇,要不要朕賞你兩筐廁籌?」

程咬金喜道:「中啊,陛下賜的廁籌,老程用了就把他風乾,給孔穎達那幾個老不死的一人一塊,讓他們都沾沾皇家的貴氣和老程的福氣!」

眾人頓時一陣喉頭湧動,孔穎達顫抖著手道:「程老匹夫,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老夫……

咳咳……」

李勣飛起一腳踹飛了程咬金,然後兩個老貨扭打成一團,李世民緩緩閉上了眼進入物我兩忘。

李泰懵逼地看著這群沒有下線的貞觀重臣,事實證明,現實永遠比歷史來得精彩。

今天的這一幕,後世史書會如實記載魏王才多俊秀,驚訝於魏王的才華之後,盧國功和英國公進行了深刻探討和友好交流。

「……貂皮、鐵礦、人蔘、金礦,松遼平原和嫩江平原,大片的黑土地……

以此圖來看,遼東莫非漢人也能紮根?」

魏徵是個實在人,他隱約摸到了李泰的心思。

「不錯,這正是泰今天要說的核心意思。」李泰開宗明義。

李道宗嘆道:「如此看來,遼東哪裏是窮山惡水不毛之地,說是聚寶盆也不為過。

青雀兒,王叔沒有記錯的話,你從未離開長安,更沒有去過遼東,你如何會對遼東知之甚深?」

李泰笑道:「王叔莫非忘了侄兒花了三年時間修《括地誌》嗎,這三年我幾乎在文冊和地圖上把大唐走了一遍。

修書期間,我就琢磨著改進地圖的繪製之法,順道研究大唐的山川地勢。」

褚遂良贊道:「魏王博學,老夫今日見識了。」

李世民笑道:「登善過譽了,青雀兒的性子你還不曉得,你越是贊他越發得勁。」

青雀兒你不要賣關子了,這就說說你那個地緣學吧。」

李泰委屈道:「兒臣可不是顯擺,主要是盧國功這樣的臣工底子太薄,兒臣不做好功夫鋪墊,他們是聽不明白的。」

這話說得,程咬金渾身一僵,「砰」,眼眶頓時挨了李勣一拳成了烏眼青……

「咱們開始吧,方才泰問了諸位臣工三個問題:

高句麗值不值得打?

怎麼打?

打下來以後咱們又如何處置?

這三個問題,核心本質是大唐國防和外交政策的制定,哦,也就是國土防禦和對周邊各國各族的應對策略,具體應該以什麼標準來制定和執行。」

李泰娓娓道來,要讓一群中世紀的精英接受一個全新的治國理政觀點,過程不會那麼簡單。

好在這是大唐不是弱宋,他有足夠的信心說服李世民和眾位大臣。

國子監忌酒孔穎達讓李泰撩撥了兩回,這次他比武將還積極,搶答得乾脆利落:「哼,魏王何必明知故問,眾所周知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也就是說我大唐的那啥……國防和外交政策的制定,應該是以衛我名教道統的大義而行。

咱們要打高句麗,自然是因為這群遼東蠻夷不服王化不遵天朝,我炎黃子民人人得而誅之!」

魏徵更是殺氣騰騰道:「不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李泰心潮澎湃,這就是他愛死大唐的理由!

這,就是大唐氣象,一個中央黨校的校長,一個殺雞都暈血的老頭,也能夠在面對異族問題時喊打喊殺。

魏徵一個文臣能夠比武將煞氣還重,對於冒犯大唐的異族絕不姑息!

PS:各位大佬推薦票非常重要,推薦票非常重要,推薦票非常重要!!!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上章推薦多了幾個大佬投,名次已經上升了哈,圈兒跪大家繼續收藏推薦,讓更多的書友看到大唐啊!

見效快,零成本,您助人乃快樂之本,咱也寫得更有信心,雙贏之道,您覺得呢?

拜託各位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