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李泰的大唐》第一百一十二章 險惡的薛延陀
李泰想了想,看著忽裡歹道:「我的俺答,關於你們室韋、靺鞨兩部過往恩怨一事咱們便議定了。

三天以後待咱們一切準備妥當,大傢夥兒一起碰個頭再行商議下一步計劃。」

忽裡歹看了看李泰,又看了看勿吉長興、裴行儉,很有眼色地起身拜別道:「謹遵殿下訓誨,忽裡歹三天以後聽從殿下召喚!」

看著忽裡歹遠去的背影,勿吉長興依然頗有顧慮地瞥了眼裴行儉,李泰蹙眉道:「你儘管直言,守約是孤的門牆弟子,今後諸多事宜你們都得跟守約接洽。」

裴行儉捏緊了拳頭抬頭看向屋樑,士為知己者死,師尊接二連三讓自己參與事關大唐未來的謀劃,甚至不避諱生死攸關的秘事……

此恩此德,前方即便刀山火海九死一生,我裴行儉必定誓死相隨!

我不能讓師尊看到我的眼淚,抬頭眼淚就流不下來了……

勿吉長興泯了口香茗,鄭重道:「殿下想必非常好奇,當日崑崙居一事為何泉文生和我粟末部膽大包天,敢於謀算殿下。

這是在長安城,若是沒有合理的解釋這根本說不通。」

李泰冷冷道:「不錯,這事兒的確困擾孤好些日子。

你們給出的理由是受太子相邀共商大事,而後孤誤打誤撞與太子生死相殺,你們將截殺孤的責任一股腦全部推到太子頭上。

後面的事情你知我知,大唐出於朝堂安穩考慮,對這事兒高高舉起輕輕放下,若非本王心有不甘苦心孤詣,此事也就揭過了。

本王百思不得其解,你們靺鞨與高句麗吃了熊心豹子膽不成,在光天化日之下敢對本王動刀子,高句麗暫且不論,你們靺鞨就不怕大唐將你們連根拔起?」

勿吉長興苦笑道:「殿下明察,長興實在是有苦難言不得不為。

泉氏對咱們粟末部的操弄不必贅述,泉氏一聲令下粟末部唯有甘做鷹犬,至於泉文生為何要不惜驚世駭俗攪合進太子和殿下相爭,這背後的確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這個秘密……

與殿下生死相關!」

李泰冷哼道:「休要故弄玄虛!

本王已然經歷過生死,再者如今太子已經搖搖欲墜,還有何人何事能夠威脅到本王生死?」

「殿下如果依舊作如是想法,恐怕大難臨頭之日不遠,長興以人頭擔保,這個秘密對殿下的威脅遠在崑崙居刺殺之上!

看得見的刀兵之禍看似兇險卻能以力破之,看不見的威脅才能防不勝防一擊致命!」

勿吉長興俯首陳情,李泰眯起眼睛:「你是在威脅本王?」

「長興豈敢,事到如今我粟末部與殿下生死一體,若謀事不成,殿下只需修書一封將今日之事告知泉氏,粟末部必定萬劫不復,長興豈敢又怎能威脅殿下?」

「哼,算你識相,既然認識到你們粟末部已為魚肉,你為何語焉不詳?」

「殿下,如今我部貴人子嗣多有在平壤入質,今日與殿下共商大事,發動之日便是一眾質子殞命之時。

唯今之勢,只有大唐能夠救下一乾質子性命。

長興別無所求,惟願殿下垂憐我族人性命,若在大事發動之時能夠營救一眾質子,則我粟末上下將銘記殿下再生之德,與泉氏大戰之時必定生死不計,敢作前部先鋒!」

勿吉長興叩首相求,李泰眉頭緊緊皺起。

這貨是要拿太子的秘密換平壤人質的安全,理由也是合情合理,沒道理人家把命賣給大唐,大唐卻拉稀擺帶連人家族人安全也保不住。

契丹、奚族兩家不是瞎子,如果大唐處理不好粟末部請求,與這兩部的合作也會蒙上陰影。

可是要答應了粟末的請求,王玄策那邊的壓力就會更大。

在大軍開入平壤以前,要穩住泉蓋蘇文這條瘋狗已經難比登天,在此之上更進一步虎口拔牙,穩住蓋蘇文的同時營救出粟末部一眾質子,就算蓋蘇文是一頭豬,也會察覺到事情反常。

以此人之多疑兇殘,說不得就會不顧一切先下手為強,將高氏王族、大唐使節和粟末部一鍋端了!

李泰沉思良久,艱難地開口道:「勿吉長興,知道你的要求會給咱們的大事帶來多大風險嗎?」

勿吉長興沉聲道:「萬望殿下成全,若能救得我粟末質子脫出生天,我部願全力配合大唐的謀劃!」

這個決定太難了,李泰雖然深信王玄策的能力,可如此險惡的形勢已經遠超傅介子、班超一眾前輩。

因為泉蓋蘇文擁有掀桌子與大唐正面相抗的能力,這是一眾西域小國和天竺那群阿三不具備的硬實力。

他還有更深的顧慮,若是拒絕勿吉長興的請求,失去粟末部這個泉氏最大的二五仔內助事小,對李承乾的陰謀一無所知這就很蛋疼。

歷史已經徹底發生偏轉,按照勿吉長興透露的消息,這很可能是一個史書不曾記載的陰謀。

根據東宮這些時日的表現,李承乾麾下並非沒有高人,從前只不過因為李承乾的剛愎自用,東宮謀士只能徒呼奈何。

李承乾這一回吃了一個歷史上沒有發生的大虧,難保不會性情大變,往好了想會比前世更加混帳,出了太廟因為吞不下這口惡氣,而後迫不及待策劃叛亂。

可往壞了打算,這貨也有可能吃一塹長一智,從此變得內斂沉穩收起性子,重用麾下謀士而用其良策,那將會是自己這個新晉秦王天大的威脅。

咬了咬牙,這一把李泰決定賭了。

無論千難萬險,既然選擇了王玄策、蘇定方這一對王炸,就應該用人不疑力挺到底。

他倒要看看李承乾麾下高人能夠策劃何等驚天陰謀!

「你們粟末部願意相信本王把命賣給大唐,本王自然不能小氣。

只要你的秘密值得孤冒此大險,大唐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也會護得你族人周全!」

李泰斬釘截鐵給勿吉長興做出了承諾,靺鞨少族長頓時長出一氣,重重叩了三個響頭道:「殿下恩比天高,長興沒齒不忘!

殿下容稟,崑崙居一事,太子明面上相助泉氏剷除高氏為大唐亂中取利,實則聲東擊西劍指殿下!」

「此話怎講,彼時本王並未參與高句麗內事,太子若要謀劃本王這從何談起?」李泰沉聲反問。

這事不合情理,除非李承乾也是穿越者同樣掌握歷史先機,而這顯然是一個荒唐的結論,當真如此他就不會淪落到發配太廟的下場。

勿吉長興正色道:「正是如此,東宮此策方顯奇兵之效!

襄助泉氏不過是幌子,太子和泉文生真正的謀劃是兩方聯手各取所需。

泉氏與薛延陀素有往來,兩方暗中達成攻守同盟,兩家任何一方如若遭受大唐攻擊,另一家必須伺機而動互相策援。」

李泰頓時來了精神,因為前世李世民發動征討高句麗戰役的同時,薛延陀的確趁機發難從背後狠狠捅了大唐一刀,史書也明確記載泉蓋蘇文勾結薛延陀。

可這與「李泰」有何關聯?

李承乾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說下去,薛延陀、泉氏仇視大唐,兩方勾結不足為奇,可太子與泉氏串聯為何又涉及到薛延陀?」李泰語氣變得凌厲。

「殿下,太子與泉氏勾結乃是一石二鳥,一者其挑動高句麗國內大亂,為天可汗干涉薛延陀內事找到借口,如此在天可汗面前便立下大功一件。

二者,太子借泉氏之手聯動薛延陀,讓薛延陀製造大事將殿下外調出京,而後趁機謀劃讓殿下死於意外再不能回到長安。

如此既能除去殿下,又能將東宮撇得乾乾淨淨,端的是歹毒無比!」

勿吉長興終於揭開了蓋子,李泰和裴行儉倒吸一口涼氣!

他娘的……

這一計是出自東宮何人之手?

如過不出意外依計行事,成功的可能高達八成以上!

後者不論,泉氏悍然滅掉高氏王族便是真切發生。

史書沒有記載李承乾攪合此事,可大唐自李世民開了刪改歷史的先例以後,後世皇帝依葫蘆畫瓢,史書真真假假又有幾分可信。

李承乾涼了,李治上位後關於大哥的一應高光事跡,自然是重點照顧的刪改對象。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泉氏發動宮變的時候,李承乾因為稱心被老李斬殺進而心灰意冷性情大變,連續數月不上朝也不過問政事,東宮彼時處於癱瘓狀態,什麼精深的謀劃都擱淺,薛延陀那邊的計劃想必也因此夭折。

李泰徹底變了臉色,這是繼東宮一眾太子師逼宮事件後,第二次感受到李承乾麾下謀士的厲害,此人一日不除,秦王府一日難安!

「薛延陀要如何製造大事將本王調離長安?

東宮重臣一再上奏欲將本王驅離長安就藩,父皇為此龍顏大怒一再駁回,區區一個薛延陀,有何本事能夠製造機會讓本王陷入險地?」

面對李泰聲色俱厲的追問,勿吉長興面有難色道:「殿下明察,泉文生並未將內中詳情告之外臣,此事隨著泉文生之死,知道內情的人就只剩下太子和出謀之人!」

……………………………………………………………………………………

今天只能一更千山很自覺啥也不求了,大家拍磚輕一些哈。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