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李泰的大唐》第三章 請君齊上凌煙閣
搶在魏徵抗議之前,李泰不待李世民說完已經一把撲過去抱住老爹大腿,嚎道:「爹啊爹啊,你好狠的心,你可知兒臣為何能一夕之間平安醒轉嗎?」

李世民心頭一顫,面上卻是冷冷道:「朕也想聽聽太醫的回生妙手如何奪天地之造化。」

李泰泣道:「跟太醫沒有一文錢關係,這都是母后的恩德。」

「觀音婢?」

提起長孫皇后,李世民瞬間不淡定了,他是一個連嫂嫂和弟媳都不放過的色中餓鬼,又是一個癡愛長孫無垢到骨髓的精分男人。

長孫皇后逝後,李世民一度魂銷腸斷,但凡與亡妻有關的半點信息都能讓他觸景生情。

如今李泰聲稱他一夕痊癒跟亡妻有關,李世民哪敢掉以輕心,他站起身一把抓起李泰,聲音發顫道:「快快說來,此事與你母后何乾?」

長孫無忌亦是豎起耳朵緊張地盯著李泰,先皇后同樣是他最疼愛的妹子。

魏徵本有心阻撓皇帝頭腦發熱亂賜東西,可這一家子的陣勢,他隻得長嘆一聲退開。

文德先皇后的賢德,他魏徵也是佩服的,何況那是皇帝的逆鱗,他是錚臣不是鐵憨憨。

李泰這回聲淚俱下大哭道:「兩天前兒臣《括地誌》成書,樂極生悲大病一場,險些魂歸地府。

兒臣失魂這兩天,母后託夢而來,與兒臣一直夢中相處。

她老人家仙顏不改,與兒臣絮叨了好些往事。

說起九歲那年我爬樹摔傷了腿,母后抽了我一頓狠的,打斷了兩根荊條,母后含淚問我還疼不。

母后還黑著臉凶我,問我還記不記得十二歲那年搶小兕子的桂花糕,小兕子讓我搶了糕點哭得凶,母后她便光著腳追了我半個永安宮。

我讓母后追得急了,便一頭跳進錦鯉池大病一場,母親不眠不休守了我三天。

她笑著含淚敲了我兩個暴栗,罵我父子四人沒一個省心的東西……」

說到後來李泰已是抽抽噎噎無法說話,這一場夢中與長孫皇后的相會,是前身靈魂消散前的真實場景,李泰受他情緒感染,悲思愁苦不曾作偽。

一幕幕往事襲來,愛妻的音容笑貌在李泰的追思中復活,李世民大呼一聲捂著胸口倒在龍椅上:「觀音婢,你就那麼扔下朕和幾個皇兒而去,連小兕子也不管了。

你好狠的心,痛煞朕也……」

長孫無忌和魏徵大驚,李泰一躍而起撲在李世民身上淒厲地哀嚎,李世民亦是情難自禁大哭不已,父子二人抱頭一團痛哭。

良久後,李世民方才平復情緒,緩緩拍著李泰背心道:「好了,青雀兒你這次得你母后庇佑逢凶化吉,明天你便去三清殿好好給你母后上柱香吧。

對了,你母后有沒有說起為何數年時光了,她一直沒有與朕夢中相會呢?」

李泰擦著眼角道:「兒臣也替父皇叫過屈,可母后卻冷臉冷言痛罵了兒臣。

她老人家說不許提你父皇那個沒良心的,現在她不在了也沒人管著你,每日裏左擁右抱花天酒地不曉得何等快活,我這麼一個死了好幾年的黃臉婆,人家興許早把我忘得一乾二淨呢。」

長孫和魏徵抽抽著臉轉過了身,李世民痛心疾首道:「觀音婢,你怎能如此作踐朕,朕……

青雀兒你有沒有與朕分說明白,朕可是沒有一天不想你母后?」

李泰心直口快道:「說了啊,兒臣告訴母后,父皇每天想母后想得衣帶漸寬終不悔,最後沒法子,只能找一個跟母后長得八分相似的妃子,這才解了對母后的相思之苦。」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長孫和魏徵這一刻死死盯著地磚進入物我兩忘。

李世民深吸口氣,語氣非常和藹道:「青雀兒啊,朕猛然驚覺對你母后做得不夠,從明天起,你便代為父在三清殿為你母后素食七日祈福吧。」

李泰懵逼了,須臾後怒道:「爹,你這是打擊報復。」

李世民老神在在道:「半個月。」

李泰怒視著無良便宜老爹,半晌後悠悠道:「行,半個月就半個月。

這半個月我一定不眠不休潛心為母后祈福,母后讓我的孝心感動,定然會與我再度託夢的。

兒臣若是再見母后,一定將六年來父皇充實后宮的情況細細敘說,興許母后還能指點一二呢。」

李世民渾身一僵,欲言又止幾回後,吶吶道:「那個……青雀兒啊,為父想了又想,追思亡母貴在心誠,你在王府閉門哀思也是一樣的。」

李泰搖頭鄭重道:「不行啊爹,沒有七星龍淵劍我怕邪祟上身,萬一又昏過去了醒不來怎辦。」

李世民怒道:「不要太過分了逆子,這是朕的底線。」

李泰躺到地上:「我忽然想起去年小兕子讓你惹哭了五回,我一定勸娘親不要夢中撓花你的龍臉。」

這個逆子,李世民呼呼直喘粗氣,灌了口茶水怒道:「想要龍淵劍也行,你得做點啥讓大傢夥兒心服口服的事,證明你的才德足以配得上龍淵劍。」

李泰沉默了,長孫無忌雙目神光爆射,魏徵暗暗嘆息,太子如果能有魏王一半耍寶固寵的本事,魏王哪裏能翻得起風浪。

還好魏王雖然聰敏絕倫又文採風流,不過其政治頭腦低下,這麼多年即便皇帝恩寵無雙,也仍然沒有建立起一支對太子構成絕對威脅的勢力。

反覆推算後,李泰鄭重道:「父皇言之有理,龍淵劍乃我李氏重器,兒臣無功受碌也會於心不安。

兒臣想了想,如今我朝聲威赫赫,異族共尊父皇為天可汗,這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無上功績。

我大唐能掙到這份殊榮,皆賴父皇夙興用命,群臣勠力同心。

因此兒臣琢磨著,咱大唐能否效法漢光武雲台二十八將故事,將輔佐父皇開疆拓土鼎定大唐的功勛們畫影留形,納入皇家香火祭祀。

如此既能彰顯我皇家恩榮,也能成就父皇與諸位臣工君臣相得的千古佳話?」

嗯?

李世民三人眼神大亮,逆子(魏王)這個主意當真不錯,如果辦成便能把李世民千古一帝的胸懷展露無遺,而群臣也能得到與大唐同休的美名。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封妻蔭子便是最高追求,而享受皇家煙火祭祀與國同休,那是神仙的待遇,一千年不一定趕得上。

長孫無忌激動道:「魏王高見真國士也,若能登台凌煙閣,老夫死亦無憾!

不過若是效法雲台二十八將故事,那麼文臣又如何安置?」

他提出這個問題固然出於自身利益,更要緊的是還能藉此掙一個為文臣爭利的光環。

最近幾年皇帝有意壓製關隴門閥,他這個關攏集團的代言人兼文官之首的地位可是下降不少。

於情於理,他理當出任太子太師,而皇帝最終選擇高士廉這個渤海人擔當太子少師便是明證。

高士廉是長孫無忌的舅舅,是李泰三兄弟的舅公,大家都是親戚,但熟歸熟,還是明算帳比較好。

魏徵淡定一些,可也眼神熱切地看著李泰。

李泰笑道:「舅舅問得好,既然父皇已經是千古一人的天可汗,我大唐的氣象自然要超出後漢才是。

我大唐的雲台便建在凌煙閣吧,那地方挨著三清殿,父皇命人挑出二十四個文武重臣畫像,而後春秋四時供奉,如此可好?」

李世民大喜道:「凌煙閣二十四臣嗎?

取二十四節氣周年更替無始循環之意,寓意我大唐傳之無盡萬世永昌。

彩頭挺好,那便是凌煙閣二十四臣吧。」

PS:求收藏求推薦票,夭壽了,大家都在加裡敦大學進修,閑著也是閑著,沒事多評論多投票有意身心健康喲。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