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李泰的大唐》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處的期望
裴行儉站在魏王府大門外,看著馬背上遠去的莫賀弗安、耶律隆興挺直的背影,總覺得哪裏遺漏了重要的信息,一時卻又想不到雙方協議的疏漏。

莫賀弗安回頭看了看裴行儉青澀的面容,冷哼道:「大唐、契丹、奚族三方結盟,如此大事李泰竟然遣一黃口小兒相商,死胖子如此辱我兩族,實在可恨!」

耶律隆興嘆道:「遼東的天要變了,李泰做事不講究,可眼光是真毒。

以高句麗國內形勢,大唐若是再晚上一段時日插手,泉蓋蘇文和高建武總有一方會按奈不住清洗對手。

到那個時候不論是蓋蘇文勝還是高建武得手,高句麗都會消除內患整合遼東。

原本大唐對高句麗兩派之爭漠然視之,自從李泰介入以後,大唐竟然將高句麗內政上升到朝堂大事,莫賀兄你不奇怪嗎?」

莫賀弗安騎在馬背上搖晃起伏,心思有些亂,他沉思一會兒不解道:「此事的確蹊蹺,李泰似乎與高句麗人有著不共戴天之仇,此事我也想不出頭緒。

難道李泰會因為泉文生一次不成功的刺殺,就要圖謀高句麗舉國陪葬?」

耶律隆興搖頭道:「李泰大病之後做事謀定而後動,若是因為泉文生的緣故出手,如今泉文生已死,他為何還要咄咄逼人更甚從前?

此事恐怕沒有那麼簡單,他既然能夠圖謀高句麗,咱們契丹和奚族就不能不防!」

莫賀弗安驚道:「這怎麼可能?

耶律兄的意思是裴行儉的承諾有詐,大唐、契丹、奚族剿滅泉氏以後共分其地的協議作不得真?」

「是否有詐言之尚早,不過咱們也不能不留一手,大唐太過強大,若是讓李泰得償所願一舉消滅泉氏,對契丹和你們奚族未必是好事。」

耶律隆興眼中精光閃爍,莫賀弗安不甘道:「可……遼東之地三家共分總不能作假吧?

畢竟遼東苦寒大唐得之無益,你我兩族若能得到遼東泉氏故地,假以時日潛心圖謀,咱們未必不能成為第二個鮮卑和突厥。

如此千載良機一旦錯過我實在心有不甘,再說咱們已經答應了裴行儉結盟之議,若是再行翻臉,以李泰的小人心思,他必定記恨上契丹和奚族。

漢人有句話,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得罪了李泰恐後患無窮啊……」

「呵呵,送到嘴邊的肉怎能不吃,可咱們也不能只顧眼前痛快,多做兩手準備總不會吃虧!」

……

辭別閻立德後李泰沒有回王府,這幾天要做的事情太多,回到王府以後難得清靜,他徑直回了芙蓉苑並差人將裴行儉喚來,師徒二人就在這嘎達閉關三天,等待王玄策的到來。

裴行儉趕到芙蓉苑的時候正趕上李泰上鈎了第一條大鯉魚,李泰興奮得哈哈大笑,連忙左右八字擺動魚竿溜魚好不愜意。

片刻之後魚兒耗盡了體力翻著白肚被提到岸邊,裴行儉趕緊衝過去一邊伸手扒住欄桿,一邊攤手抄起肥魚。

鯉魚提溜上岸驚恐地擺動身體活蹦亂跳,李泰成就感滿滿道:「不錯,這一尾肥魚足足得有六斤多,哈哈,咱們師徒今晚吃烤魚!」

裴行儉驚道:「師尊不可,鯉魚可不敢吃,陛下知道了您非得被責罰不行!」

「扯淡,皇家姓李就不能吃鯉魚,皇帝姓朱就不能吃豬肉了?」

李泰滿不在乎,裴行儉無語以對,您開心就好,師命不可違,就算陛下責罰,這筆帳也算不到自己頭上。

「守約啊,年紀人做事要有朝氣,前怕虎後怕狼如何成得大器。

不要成天綳著臉了,說說看,你和奚族契丹談得如何,莫賀弗安、耶律隆興那兩個蠻子對三方結盟做何反應?」

李泰心情不錯大笑不已。

裴行儉……

您也比我大不了幾歲好吧,裴行儉暗自吐槽卻不敢分毫表露,拱手道:「師尊,按照您的意思,我把平壤的局勢以及高氏消亡的後果與二人一一剖析。

二人認同了我的分析,同意三方結盟共同進退。

關於泉氏遼東故地的瓜分問題,咱們約定西遼河以南歸大唐,西遼河以北契丹、奚族共分。

條件是兩族必須立即集結精銳,待大唐欽差到達遼東以後,立即配合幽州大軍南北呼應威懾蓋蘇文!」

李泰沉聲道:「很好,這些條件他們全都同意了?」

裴行儉點頭道:「不錯,莫賀弗安、耶律隆興並無異議,不過兩人反應各有不同。

莫賀弗安欣喜雀躍,耶律隆興雖然同意了我的提議,不過在點頭以前此人特意詢問大唐將會如何對待室韋。

我告訴他室韋使者忽裡歹與師尊一見如故,至於三方聯盟大局中,室韋能夠發揮何等作用師尊尚未決定。」

「室韋乃是契丹部屬,耶律隆興過問室韋何去何從是應有之義,不過他忘了契丹的身份。

契丹與高氏勾結在遼東尚能作威作福,可在大唐面前他們何來底氣質問他族出路,由此可知,這個耶律隆興心懷異志不可不防!

給臉不要臉的東西,既然他要敬酒不吃吃罰酒,就不要怪我心狠手辣,咱們對室韋的援助加大力度。」

李泰眸中殺機一閃即逝,裴行儉急道:「師尊息怒,咱們做得太過將契丹逼到泉氏那邊如何是好?」

「我自有分寸!

好了,這群蠻夷的事已經議定,三天以後待王玄策入了長安,咱們按部就班發動就好。

現在咱們談談一處的情況,外交部的宗旨是要敵國蠻夷一日不得安生,簡單說,除了好事不做外交部百事可為!

要做到這一點,對各族各國情報的掌握是重中之重,各處各司,你的任務最重!」

說到外交部之事,裴行儉立即挺身站得筆直,垂首恭聽李泰訓示。

李泰滿意地點了點頭,繼續道:「不單如此,如今長安局勢波譎雲詭,原本我以為太子被父皇發落太廟大勢已去,誰曾想今日大司空告訴我一個壞消息,我那個好大哥竟然於絕路邊緣痛定思痛牛火重生。

形勢有變咱們的計劃必須做出調整,一處除了掌握異族的情報,長安城各方勢力的動向咱們也必須做到了如指掌。

我對你的要求,一年以後一處對長安的情報收集能力必須超過父皇的百騎司,有沒有信心?」

PS:第一更送上,求收藏、求推薦票。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