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逐璽》第371章 離去之月
公孫燎最後還是活下來了,他沒有失去這一切。他說過,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京城裏有個擅長表演口技的人。正趕上有戶人家宴請賓客,在大廳的東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屏風,表演口技的藝人坐在屏風裏面,裏面隻放了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眾多賓客圍繞著屏風而坐。一會兒,只聽見屏風裏面醒木一拍,全場馬上靜悄悄的,沒有人敢大聲說話。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遠遠地聽到幽深的巷子中有狗叫聲,就有婦女驚醒後打呵欠和伸懶腰的聲音,她的丈夫在說夢話。過了一會兒孩子醒了,大聲哭著。丈夫也醒了。婦人撫慰孩子餵奶,孩子含著**哭,婦女又輕聲哼唱著哄小孩入睡。又有一個大兒子醒了,絮絮叨叨地說個不停。在這時候,婦女用手拍孩子的聲音,口裏哼著哄孩子的聲音,孩子邊含**邊哭的聲音,大孩子剛醒過來的聲音,丈夫責罵大孩子的聲音,同時響起,各種聲音都模仿得極像。滿座的賓客沒有一個不伸長脖子,偏著頭看,微笑,心中默默讚歎,認為奇妙極了。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過了一會兒,丈夫打起了呼嚕聲,婦女拍孩子的聲音也漸漸消失。隱隱聽到有老鼠作作索索活動的聲音,盆子翻倒傾斜,婦女在夢中發出了咳嗽聲。賓客們的心情稍微放鬆了些,漸漸端正了坐姿。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忽然有一個人大聲呼叫:「起火啦」,丈夫起來大聲呼叫,婦人也起來大聲呼叫。兩個小孩子一齊哭了起來。一會兒,有成百上千人大聲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條狗汪汪地叫。其中夾雜著劈裡啪啦,房屋倒塌的聲音,烈火燃燒物品爆裂的聲音,呼呼的風聲,千百種聲音一齊發出;又夾雜著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聲音,眾人拉塌燃燒著的房屋時一齊用力的呼喊聲,搶救東西的聲音,救火的聲音。凡是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有的聲音,沒有一樣沒有的。即使一個人有上百隻手,每隻手有上百個指頭,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種聲音來;即使一個人有上百張嘴,每張嘴裏有上百條舌頭,也不能說清其中一個地方。在這種情況下,賓客們沒有一個不變了臉色,離開席位,捋起衣袖,伸出手臂,兩腿打著哆嗦,差一點爭先恐後地跑了。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忽然醒木一拍,各種聲響全部消失了。撤去屏風一看裏面,只有一個人、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裡,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bì)甚矣。」

誠知:確實知道。皆以美於徐公:都認為我比徐公美。以:以為,認為。於:比。地:土地,疆域。方:方圓縱橫。宮婦:宮中的姬妾。左右:國君身邊的近臣。四境之內:全國範圍內的人。之:音節助詞,不譯。蔽:蒙蔽,這裏指受蒙蔽。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jiàn)寡人者,受中賞;能謗(bàng)譏於市朝(cháo),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jiàn)進;期(jī)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謗譏一作:謗議)

善:好。乃:於是,就。面刺:當面指責。面,當面。刺,指責,議論。受:給予,付予。謗譏於市朝:在公眾場所議論君王的過失。謗:公開指責別人的過錯。譏,諷刺。謗譏,指責,議論。市朝,公共場合。聞:這裏是「使……聽到」的意思。屬於形容詞的使動用法。時時而間進:有時候有人偶然進諫。間進:偶然有人進諫。間:間或,偶爾,有時候。進:進諫。期年:滿一年。期:滿。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朝於齊:到齊國來朝見(齊王)。此所謂戰勝於朝廷: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戰勝了敵國。。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雲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