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唐時明月宋時關》第381章 幸災樂禍
蘇宸再次入睡了,這次意識恢復,睡眠狀態好轉一些,為了不讓家人朋友擔心,他托孟公子派人稍信兒給彭府,報個平安,打算明日一早再回府了。

自己不露面,也讓皇室緊張一下,知道他對皇宮的重要性,以及他的危險,引發更多人關注。

同時,利用這次刺殺事件,也能形成更大輿論,有助於他的傳聞散播出去。

果不其然,次日圍繞蘇宸的話題,就如同龍捲風一般,在金陵城內傳開了。

「昨個夜裏,蘇宸六對六絕,力壓宋國榜眼翰林,每一對子都是那樣的高難又工整,不愧是江左蘇郎!」

「對子雖然對的好,這終究還是小道兒,但蘇公子的七夕詞,可謂千古絕詞,前無古人啊,即便後來則,想要寫出這等七夕詞來,怕是也不可能了。」

「千古第一的七夕詞!」聞言聽眾,都倒吸一口涼氣,這個名頭不可謂不大啊!

「江左第一才子,名不虛傳!」

眾人露出感慨,大街小巷之中,文人才子,三教九流的人,但凡聽過昨晚上蘇宸在熙園的所作所為,無不拍手稱讚。

畢竟蘇宸代表著唐國才子,在與宋國榜眼進士文鬥之中,獲勝了,大展風采,金陵國人都覺得臉上有光了。

有一些人昨天夜裏去了其它詩會並,沒有去熙園詩會的才子、太學生徒們,此時都覺得好可惜,沒有親眼見到了蘇宸昨夜的風采。

不過,這種討論很快被另一個消息蓋住,那就是蘇宸昨夜返回彭府途中,遭遇了來路不明的一夥黑衣刺客圍堵截殺,導致下落不明,生死未知。

今日一早,江寧府衙門動用所有捕快,四處查找線索,挨家搜看,對來路不明的外人進行盤問,一旦有可以者,便立即逮捕,驚動了金陵城。

「這是誰要害蘇公子,太缺德了吧!」有人憤恨不滿。

一位青衣長衫的士子點頭道:「就是啊,蘇宸乃是我江左才子,年輕一輩的文豪領袖,有人要謀害他,這是要跟我們整個江南讀書人過不去!」

「會不會是宋人乾的,因為蘇宸讓宋國使節團臉上無關,讓他們丟了顏面。」

「不是沒有可能,咱們應該去宋國使節團住下的國府驛館去抗議!」一位太學生主動提出來,得到一些人附和。

於是乎,上百太學院的生員,聚集在宋國使者暫居的驛館,要進行抗議。

但是,很快又得知,宋國使者在昨夜裏,陶谷、竇儀都遭遇了行刺,不過竇儀運氣好,沒有傷到,但陶谷就不那麼走運了,已經身負重傷,被宮內太醫給治病搶救呢。

「這究竟是誰幹的啊,宋國使者也被夜襲了,蘇宸也被刺殺了,金陵城的治安什麼時候如此差了。」

一些金陵百姓全都納罕,這兩年很少有這些複雜事,動輒刺客夜裏行刺殺人啊!

似乎從蘇宸入金陵那一刻開始,就沒消停過。

難道要天妒英才啊!

皇宮內,禦書房。

李煜大發雷霆,對著金吾衛、刑部、大理寺、禦史台等,一陣呵斥,因為這些管理刑事和風向的部門,竟然一無所獲,任由針對蘇宸的陰謀案件不斷發生,實在是對朝廷刑罰國法的挑釁。

「上次查家公子被害案,皇宮太監被殺案,給皇子投毒案,金陵城外伏擊蘇宸案,全部要加快偵破,朕就不信了,江南就這麼大,這些事不可能一點線索都沒有!」

李煜痛斥了一番,蘇宸目前既是皇后、二皇子的醫治者,也是江左大才子,未來能夠委以重任。

所以,蘇宸哪怕現在沒有功名在身,但對於朝廷和皇室,都是格外需要重視之人。

刑部侍郎、大理寺卿、禦史大夫、金吾衛將軍等,全都低著頭聽訓了。

「目前蘇宸找到沒有?」

刑部侍郎張易道:「還沒有。」

李煜臉色更沉了,喝道:「調動金吾衛和禁軍,全城戒嚴搜查,一定要找到蘇宸的下落!」

「遵命!」金吾衛將軍馬承信拱手聽令。

李煜又問道:「現場發現什麼線索了?刺殺宋國使節團,與截殺蘇宸的人是否為同一夥人?」

刑部侍郎張易道:「回官家的話,在現場發現的刺客的武器並不相同,行刺宋國使節團陶大人、竇大人的刺客,留下的兵器是草原遼國武器,而刺殺蘇宸的刺客所留的武器,屬於宋國軍方武器。」

「契丹?宋國?」

李煜聞言之後,有些頭大了,怎麼還牽扯到了遼國、宋國的邦交上來了,這是他最不願意麵對的。

「難道是栽贓陷害?」

張易點頭道:「有可能,因為真正的刺客,為了保密身份,一般不會故意使用帶有明顯標誌的武器,以免泄密,但這兩股刺客,卻故意留下容易讓人一眼認出標誌的武器,很有可能是為了禍水東引,栽贓給其它人,達到一石二鳥之計。」

「比如行刺宋國使節團的正副使,破壞宋國與唐國的正常邦交,的確對遼國有利,他們一直希望唐國與宋國交惡,拖住宋國主力,不會北上攻打幽雲十六州。幕後之人,看清了這一點,即便他們也有打算破壞宋國與唐國的關係,但是,卻像把黑鍋丟給遼人,其實北漢、蜀國、西北府州折家等,也都有這個想法。」

李煜微微點頭,覺得他說的有些道理。

「往下說下去!」

「喏!」張易躬身拱手後,繼續說道:「至於截殺蘇宸等人,用的宋國軍方武器,甚至又留下了武德司的腰牌,應該與上次在金陵城外伏擊蘇宸等人,想法如出一轍,就是利用了宋人忌憚江左第一才子名聲,要故意除掉他一般,其實也是障眼法,要甩鍋出去。」

「有道理!」李煜已經大致明白,這裏麵包藏的禍心。

此時,大理寺卿朱匡業說道:「官家,我聽聞一件事,牽扯到了魏府公子,邊家公子,李家公子,曾在昨夜在秦淮河上,與蘇宸和彭箐箐發生了衝突,也不知是否這幾人心懷怨恨,找刺客動手的。」

李煜臉色冷下來道:「派人去查,不論牽扯到任何人,都要徹查下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