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天災》第二十三章 中微子
沒有人知道這玻璃箱子裏面是什麼,也沒有人知道巨人從哪兒弄來的這箱子,更不知道巨人為什麼要把這箱子放在這裏。

但人們知道,那巨人既然將箱子放在了這裏,那置之不理是不可能的。人類政府必然要對此做出反應。而唯一能做出的反應,也就只有立刻封鎖現場,派出精銳人員前去查看、分析,確定它究竟是什麼東西。只有確定了這一點,才能確定後續的計劃安排。

將現場情況緊張的上報,並請求支援之後,羅嗣忠便密切注意著那巨人的行蹤。等巨人走出一公裡遠之後,他一聲令下,數百名全副武裝,同樣神情緊張的精銳軍人便駕駛著坦克、自走炮炮車、裝甲車等,飛速來到了距離那箱子大約一百米的地方,圍成了一圈。

從此刻開始,沒有羅嗣忠或者更上級的直接命令,任何試圖靠近這箱子的人都會被毫不留情的當場擊斃。

陽光之下,那外層是透明玻璃,內裡一片漆黑的箱子便靜靜的放置在那裏,靜靜的反射著太陽的光芒。

等上級的命令下達之後,十幾名隨軍的科研人員便穿上了剛剛從附近城市緊急調撥而來的厚重防護服,帶上了各種各樣沉重的儀器,在寫下遺書之後,便開始小心的向著那個箱子靠近。

沒有人知道這箱子究竟是否安全。也有可能這是一次沒有回程的征程,一旦出發,便無法再回來。

可是,這個責任終究是要有人去承擔的。

一輛裝甲車之中,寧玉山神情肅穆的望著那十幾名緩緩前行的科研人員,喃喃道:「他們都是英雄。」

無論什麼時候,這種將生死置之度外,冒著危險前去執行任務的人都值得敬重。不過可惜的是,哪怕最終犧牲了,這些人的名字也不可能見諸報端,不可能被大眾知曉。

就像是歷史之中,那些在隱秘戰線裡,在大眾看不到的地方悄然付出了生命的人一樣。

這些人將在不改變這箱子任何參數,不接觸、不移動、不破壞的前提下,對這箱子進行最為初級的分析與研究。這整個過程都與「玻璃箱事件處置委員會」的委員們保持實時溝通。

這個委員會在十幾分鐘之前剛剛成立,委員們由經驗最為豐富的各學科專家,處置突發事件最為有力的政府官員等人組成。現在,他們已經接到了調令,正在匆忙的向機場趕去。馬上,他們就會乘坐軍用專機,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這裏接手後續工作。

事實上,羅嗣忠最初的建議是暫時封鎖現場,等待委員們趕到了再開展後續工作。不過上級擔心這箱子可能在短時間內產生變化,認為立刻對其進行一些分析研究,哪怕只是初級的分析研究也是有必要的,由此才沒有採納羅嗣忠的提議。

此刻,在無數道目光的注視之下,那十幾名穿著厚重防護服的科研專家已經來到了距離那箱子只有三米的地方。這也是他們被允許的最小接近距離。

在這個距離上,專家們哪怕是走路都儘可能的放輕腳步。因為人們擔心這箱子有可能會受到震動的影響。

首先進行的,是一些初級的物理參數觀測。專家們在這個距離上詳細的觀測了箱子的大小,通過它與地面的接觸為地面帶來的形變估算了它的質量,通過光學手段分析了它的外殼構成,還用此刻最精密的科研級高倍攝像機記錄下了它的全身影像,等等。

在這之後,專家們開始進行安全性測量。

所謂安全性測量,也即分析這箱子有沒有可能對人體、對環境等造成負面的影響。其主要包含兩個類別,一是輻射性測量。專家們會測量它的各項輻射數據,包括電離輻射與非電離輻射,再細分的話則是α射線、γ射線、微波輻射等等一切輻射。

在輻射性測量之外,則是生物安全性測量。專家們小心翼翼的收集了箱子周圍的空氣標本,經過請示之後,又在羅嗣忠的密切關注下,小心翼翼的從箱子旁邊取了一點浮土,如獲至寶一般開始了研究。

這些分析用去了大約四個小時的時間。而此刻,那巨人已經行走到了幾十公裡之外的地方。羅嗣忠將軍也在留下了足足五百人的精銳部隊之後,繼續執行監視巨人的任務去了。

此刻,乘坐超音速專機的委員們終於趕到了這裏。在得到初步的分析報告,得知沒有發現任何生物安全性威脅,輻射方面,除了微量的γ射線以及自由中子、自由質子之外,沒有發現其餘的輻射類型。

同時,它們的強度都十分微小,遠不足以對人類或者任何生物造成影響。

委員們帶來了更為複雜、更為精密的設備。在商討之後,人們決定再度靠近箱子,對它展開更為詳細的分析。

初步分析表明,構成這箱子外殼的「玻璃」屬於一種十分先進的納米材料,具有極高的剛度,除非使用暴力,否則不可能將其切割。

這也就意味著,人們幾乎沒有辦法打開這個箱子。

通過透視等手段進一步分析發現,玻璃內部那些黑色的東西也有差異,似乎並不全都是同一種東西。

其中一種東西似乎擁有極高的能量密度,據理論計算,單位質量的該類物質,其能量密度甚至超過相同質量的核裂變燃料。

這就十分驚人了。如果能詳細獲取到該類物質的資料,研究透徹其原理之後,人類的儲能技術將產生重大飛躍。到時,風電,太陽能,地熱等一切不夠穩定的能源都將可以得到完善的利用。

這僅僅是人們目前解析出來的之一而已。其餘大部分東西都暫時搞不清楚到底是什麼。

它們大部分都具有極高的複雜度,似乎是某一種精密機械的組成部分。

單單從加工精度來說,人類世界之中沒有任何一種機械可以與之媲美。

面對這種情況,專家們都陷入到了疑惑之中。

「難道這東西真的是巨人給我們的禮物?目的是為了提升我們的科技?可是它為什麼要這樣做?目的是什麼?」

寧玉山所率領的小組之中,除了薑華,詹正業,韋思雨之外又補充了兩名自然科學方面的專家。此刻,他們也陷入到了相同的疑惑之中。

他們完全找不到一種自洽的邏輯體系,一套可以說得通的理由,將巨人自出現以來直到現在的所有行為都囊括進去。

不,也還是有一套邏輯體系可以解釋這一切行為的。

那便是,這巨人是一個瘋子。它完全沒有理智,完全沒有邏輯,想到什麼便做什麼。完全沒有理由。

但這很顯然不可能。

經過慎重討論之後,委員們決定移動這個箱子,將其轉移到距離最近的某個大型實驗室之中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移動這個箱子毫無疑問意味著一定的風險。但經過評估之後,人們認為,這個風險程度是相當低的,處於可接受範圍之內。

此刻,困擾人們的最主要問題便是,箱子內部究竟是什麼,究竟是什麼東西在一直源源不斷的釋放出微量的輻射來——並且,這輻射的類型極有可能涵蓋了人們目前已知的所有輻射類型。

雖然人們截止到現在為止並沒有從它上面探測到α射線、β射線、自由電子等,但不要忘了,這些輻射類型穿透力較弱,極有可能還未穿透玻璃外殼就已經被吸收了。

經過進一步的討論之後,委員們決定啟用最後,也是最有希望探測出其內部結構的手段。

這箱子被小心翼翼的放到了飛機上,然後做了儘可能的防震處理——這甚至達到了將一枚雞蛋從萬米高空扔下都摔不破的地步。之後,這箱子被帶到了處於群山之中,距離地面足足有五千米的一處實驗室之中。

這處實驗室裡有一個高有八十米,直徑七十七米的巨型圓柱形容器,裏面裝有二十八萬兩千噸超純水,以及一萬八千隻光電倍增管。

它,便是人們通過中微子來觀測這個宇宙的最主要武器,中微子探測器。

在這裏,人們將會用它來測量這玻璃箱子所釋放出的中微子的數量、類型、能量等,並從這些數據裡,分析出箱子內部所隱藏的信息。

當微弱的契倫科夫輻射被探測器捕捉到,並進行精密的分析之後,人們終於有了足夠的證據來推算其內部究竟是什麼。

這個結果,讓所有參與了處置這次事件的人俱都臉色蒼白,汗流浹背,心神恐懼到幾乎無法自持。

分析結果顯示,玻璃箱子內部,有一顆質量約有一公斤的微型黑洞——只有黑洞,只有黑洞釋放出的霍金輻射,才可以解釋之前人們觀測到的那些數據。

在黑洞外面,據推測應該是電磁控制設備,用於固定黑洞的位置。有某些人們無法理解原理的抑製設備,用於抑製黑洞過快蒸發。

那些具有極高能量密度的物質,則用於驅動這一套系統的運轉。

「這,這也能叫禮物嗎?……」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