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亂世煙雨難為情》第一百零七章 收復失地
次日早上七點半,他們在大操場集合,到了八點,郭校長宣佈這次軍校派去的長官是謝部長和炮兵科的向教官。他們三人又簡單地說了幾句,郭校長親自送他們到校門口。

校門口停著八輛軍車,旁邊還放著近十個箱子,打開一看,裏面全是長槍。每人領一把長槍,按順序上車,開始踏上了他們的征途。

他們除了吃飯和方便之外,就連休息睡覺也是在車上閉目,如此趕路,很多人都有勞頓睏倦之意,但是前線戰事一觸即發,竟是不容有半刻地耽擱。

到了第三日,他們到了鄭伯遠大帥的軍營。永寧仍舊在叛軍手中,鄭伯遠大帥駐紮在距離永寧四十裡的金河溝,兩軍交戰數回,互有勝負,至今還是僵持不下。

鄭伯遠就等著各地增兵救援,此時敵軍主力不在永寧,只要援兵一到,他就可以集中火力強攻永寧,永寧是銀川的南大門,只有拿下永寧,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平定叛亂。

各地軍校趕來的學生再加上中央的援軍一共一萬五千人,再加上鄭大帥的兩萬人馬全都有聚齊。鄭大帥召齊三軍,按照步,炮,工,輜重,通訊等分成七師十二旅等逐級分化,分別以各地派來的高級長官為師長,下級逐級長官等也由他們挑選,鄭大帥則是討伐軍的主帥。

所有編制和任命確定下來後,鄭大帥下令眾人就去休息,凌晨四點,其中四師全部士兵強攻永寧,剩下的留守陣營,隨時做好支援和供給的準備。

經過人員的穿插分配,陳醉的同學們都被分在不同營中,不能互相照應,只能看各自的造化。陳醉和段紹陵及李丞婧,他們三個也都不在一起。鄭大帥挑選的四個師中以士兵居多,各軍校的學生隻佔三分之一,段紹陵和李丞婧都屬於其中一員,陳醉悄悄找個人與他對換過來,要跟他們兩個並肩作戰。

此時正值五月,白天熱而乾燥,晚上風沙呼嘯,且溫度與白天相差甚多。至南轉北的氣候差異,很多人一時都不能適應。各地趕來的人皆是舟車勞頓,此刻又沒有多少人可以睡得安穩。

氣候的差異還是小事,百分之九十以上都來自對戰事的擔憂。尤其是各地的學生,初次來到軍營見到這種陣勢,想到自今夜起到打敗叛軍不知道要經歷多少場戰役,自己有沒有那麼幸運可以活到最後,尤其是想到自己的父母親人,均是憂心難安。

陳醉他們三人也是睡不著,李丞婧對戰爭早有心理準備,段紹陵生性恬淡,從不以自身為憂,陳醉豁達樂觀,三人失眠都不是因為害怕,更多的是感慨罷了。說起凌晨的戰事,三人毫無畏懼,一切盡人事聽天命。

只是觸景生情,想到王翰的那句『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段紹陵又感慨亂世何時能結束?天下何時才能真正的太平?李丞婧直言古往今來任何亂世的結束都不是和平過渡,只有以戰止戰,當今之勢,也必是如此。

段紹陵知道她所說不差,只有嘆息地搖搖頭。

他們一路勞頓,到了凌晨也不由得他們不困,回去眯一會兒,養精蓄銳,準備即將到來的第一場戰。

凌晨四點,不到黎明破曉,天地仍是漆黑一片。鄭大帥命三千士兵打頭陣,五千士兵為中鋒,自領兩千士兵坐鎮後方,槍聲驟然而起。

城上的士兵驚覺敵人突襲,猛吹號角,通知城內士兵共同守禦。城下攻地正急,城上嚴防死守,殺聲一片,烽火連天。

戰局一開,叛軍便處於弱勢,然城上的士兵仍然不肯後退一步,拚死守禦,哪怕戰至一兵一卒,這份氣節,雖是敵人,也讓人欽佩。戰火持續了兩個多小時,從天黑到黎明,永寧城樓不高又無險可守,終於城破,逃去者寥寥無幾。

鄭大帥下令入城後要安撫百姓,不能有擾民之舉,違令者軍法處置。

攻下永寧尚算順利,也有不少傷亡,而且鄭大帥認為這裏只是叛軍的極小的一小部分。現在敗得越快,後面積蓄的兵力就越多,往後的戰役只怕更難,贏了這一戰實在沒什麼可高興的。

剛勝了一場,三軍士氣頗高,鄭大帥原不想說這些,但想到驕兵必敗的道理,未免他們被眼前的勝利沖昏了頭腦,於接下來的戰役有損無益。

大軍入城安撫百姓後,鄭大帥召集三軍把這番話告訴他們,提醒他們每勝利一場更應該謹慎才對,除非到了真正的最後一場,切不可盲目自大,否則隨時有覆滅的可能。

三軍將士全都記下。

勝了一場後,大部分人已不像原先那麼膽怯,勇氣頓生,胸中一股英氣勃發,倒盼著和叛軍一決生死。大軍整頓了一日,鄭大帥留了近兩千名有經驗的士兵守城,趁著士氣正高,要趁勝追擊,以最短的速度平定叛亂。

然事情總不會如想像中的那麼順利,誠如鄭大帥所說,敵人前面敗得越快,後面所積蓄的反撲就越大,如彈簧一般。

他們一路進軍遭遇了敵軍的多次伏擊,敵軍狡猾至極,都是趁他們行軍疲憊正要原地休整之際突然從四面竄出突襲,每當他們正要反攻,敵軍卻是早有準備地撤退,不與他們正面交鋒,稍作抵擋便佯敗而逃,仗著對地勢的熟悉,始終奈何他們不得,反而討伐軍不斷損兵折將,三軍疲憊不堪。

鄭大帥事先早有提醒,他們也都銘記在心,但被敵軍多次襲擊而無法反擊,眾將士先前的豪氣霎時湮滅過半。

鄭大帥可以做到勝而不驕,一時的挫敗也不會讓他氣餒。被敵軍如此戲弄,他早在苦思製敵之策。

到了晚間,安營紮寨之後,鄭大帥派人巡查四下,又派士兵分層圍住軍營,既可護營又能互相接應,一旦有異動,以槍示警,四面群起而攻之,叫敵軍有來無回。鄭大帥和眾師長等在營裡商議破敵之策。

陳醉他們三人此時正巧被安排在最外邊巡視,巡了幾圈,李丞婧走到他們的身旁,三人邊走,李丞婧悄悄說道:「依我看。今晚我們就是巡一夜也看不到半個敵人的影子。」

段紹陵點了點頭,又道:「話是如此,只是今天一路行軍被敵軍騷擾,現在軍心有變,巡邏可以令軍心稍安,也有益處。」

陳醉在軍事上的見識有些不及他們,悄然問道:「你們是怎麼斷定今晚敵軍不會來的?」

段紹陵道:「敵軍今日隻趁我們休息之時突襲,情況不對,他們便逃之夭夭,那是敵軍佔著熟悉地形之利,這裏四面空曠,不適合伏擊。」

李丞婧接著說道:「敵軍就算有所窺視,見我軍五步一營十步一哨,也知道我們已有防範,他們此時再來又怎能佔到半點便宜?」

陳醉恍然大悟地點點頭,問道:「對於敵軍日間的偷襲你們已經想到對策了是不是?」

他們對望了一眼,段紹陵先說道:「這倒不難,只要我們化整為零,分批在中間休息,首尾相護,敵軍就算佔著地利也無計可施。」

李丞婧又道:「或者我們首尾也可佯裝休息,引敵軍入彀,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陳醉道:「你們有這等好計策怎麼你向上反映?我看鄭大帥是個善於納諫之人,不會怪你們有僭越之心,反而會聽從你們的意見。」

李丞婧笑了笑,「今日只是在行軍途中,又有敵軍窺視一旁,鄭大帥他們才不及想好對策,否則我們能想到的他們也一定能想到,或許他們在裏面已經想出更好的計策,哪輪得到我們多嘴。」

過了一個小時裏面的商議方才結束,鄭大帥自然知道敵軍今晚不會星夜突襲,於是將中間的士兵全都撤掉,為保險起見,仍是安排了三撥人輪流巡夜,一有情況,響哨示警,明日六點開始行軍前進。

這一夜甚是太平,果然沒有半個敵人的影子。

次日,他們行到中午,正要休息之時,四面又有敵軍竄出突襲。將士們立刻迎頭還擊,敵軍一看敵不過,又要從四下逃竄,就在此時,在敵軍的身後衝出一支隊伍截住了他們的退路。

鄭大帥和諸將領與昨晚會議之時早知道敵人會故技重施,決意讓他們有來無回。鄭大帥撤掉士兵的時候,已暗中命一部分潛伏在四下,到了第二日並不與大部隊同行,而是在大部隊前行之後再悄悄隨在其後,在敵軍突襲逃竄之際來個前後夾擊。

突襲的敵軍被殺得措手不及,全都有來無回。

三軍行到良田堡之時又與敵軍交戰一場,從黃昏戰至天黑,順利的攻下良田堡。攻下良田堡是銀川南大門最後一道屏障,拿下良田堡,銀川近在咫尺。

鄭大帥準備再來一次突襲,希望可以一舉拿下銀川。三軍攻下良田堡後元氣大傷,鄭大帥傳令三軍即刻休整,凌晨三點時分對銀川發起進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