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詭三國之摸金校尉的崛起》第二六二章:許都急報
劉備率領大軍前往攻打吳國,諸葛亮留守,並未隨行。

諸葛亮正在處理大小事務,法正突然帶領著諸多將士來到了他面前。

守在門口的士兵歉聲道:「軍師,我們實在是攔不住。」

放下手中書卷,諸葛亮抬眸,看了法正一眼,道:「帶著這麼多人來找我,是有什麼要緊的事嗎?」

法正冷哼一聲,朝身後一人瞥了眼。

那人會意,上前一步,抱拳行禮,道:「我等在魏國安插的內線在曹操死前的一段時日,曾見過有一人到他府上,演算天命,給出了曹操不少建議,且在事後輔佐曹操的兒子曹沖,勤王造反。」

「和我有關嗎?」諸葛亮一臉和他沒關係的表情。

法正示意那人繼續說下去。

「給曹操諫言的,名為諸葛均,乃軍師之弟。」

此話一出,法正身後諸多將士神色驚疑不定,紛紛看向諸葛亮。

法正親自派人去請的他們,說是軍師諸葛亮出賣了主公劉備,要讓他們來做個見證。在聽到是軍師的弟弟在幫曹操的時候,所有人都想從諸葛亮口中得到不一樣的答案。

「你想說什麼?」諸葛亮直視法正。

劉備器重二人,二人地位不相上下。然而,法正可以感覺得出來,劉備對諸葛亮的重視,多於對他的重視。

就諸葛均和曹操的關係,和諸葛亮的關係,正好成為他趕下諸葛亮的把柄。

法正冷眼看著他,「諸葛均是你的弟弟,他投奔曹操,與之勾結,你身為兄長,難辭其咎。且主公這次進攻吳國,為關將軍等報仇,你卻百般阻攔。不知在背後,你還做出多少事情,來背叛主公!」

「單單只是諸葛均投奔的曹操,又不是軍師。法正,你說軍師出賣主公,這話未免有些過分了。」

將士當中大多是信任支持諸葛亮的,法正如此汙衊,他們當然不服氣。

諸葛亮並不惱,他抬手,示意將士們不必和法正爭辯。

法正對自己不滿,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諸葛亮心知這一點。同樣的,他知曉,法正此次借主公劉備不在的機會,以諸葛均投奔曹操為借口,想要在眾將士們面前逼迫他下台,奪取權力。

法正的才能有目共睹,諸葛亮頗為敬佩,因此,他並不想和他正面翻臉,而是做出了妥協。

「既然如此,為證清白,孔明自當主動辭去當前職務,回歸山野,不再過問朝政。」諸葛亮走到法正跟前,問道,「不知意下如何?」

「軍師不可,僅憑一面之詞,怎麼能輕易就做出,解甲歸田,這等事情?」

「是啊,軍師,你不能這麼做。」

「軍師,主公還沒回來,這一切都可以等到主公回來,再做定奪。」

將士們立刻出聲阻攔,勸諸葛亮不要這麼做,可諸葛亮決心已定,且不這麼做,法正不會善罷甘休。

他現在倒是願意去成全法正。

「好。」諸葛亮爽快的答應,讓法正省去了不少口舌,他對身邊的將士們說道,「各位都看到了,日後若是主公問起,莫要說是我法正威脅了軍師孔明。」

將士們心中不忿,卻又無可奈何。

隻得在心中暗罵這法正,好一個奸詐小人,人品低劣。當了婊子還要立牌坊。

諸葛亮主動請辭,歸於鄉野。

這件事,令得朝中上下,無不吃驚。

在他走後,法正接手了他此前的所有事情,如願奪取了他的權力。

只不過,這只是法正的目的的其中之一。趕走諸葛亮,還為了掌控他手下的一支秘密部隊。

這支部隊是諸葛亮私下安排人手訓練,專門處理一些,無法明著處理的事情。其擁有的能力,正是法正所想要的。

從諸葛亮留下的竹簡書卷中,法正發現了這支秘密部隊的蛛絲馬跡。他暗中派人就得到的線索,去尋找這支部隊的蹤跡。

只是最後還是一無所獲。就好像這支部隊從來都沒有出現過一樣,他所找到的那些線索,全部將他的手下,引到了錯誤的地方。

法正捏緊拳頭,臉色陰沉。沒想到這諸葛孔明竟然還擺了他一道。他幾乎是在諸葛亮辭去職務的同時,就立刻尋找有關的線索,立即讓人出去尋找。看來,諸葛亮早就料到,提前將這秘密部隊轉移了。

諸葛亮解甲歸田的事情還沒有傳到劉備耳中。這時候的劉備,仍在為自己損失的大半軍隊而傷心不已。先前派出的兩位宗師還未回來,也不知陸遜是否已經解決。

「主公不必如此擔憂,那可是兩名宗師層次的高手。」一旁的將士見劉備望著遠處神遊,以為他是對戰事擔憂,出言安慰。

劉備回過神來,微微搖頭,道:「我心裏總覺得不安,似乎發生了什麼其他事情。」

他的眉頭緊緊鎖著。沒多會兒,就看到那兩位宗師的身影,正在往這裏趕來。

只不過,在他們二人的身後,還跟著另外兩人。

秦朗沒有沉浸在吳國將士們的歡呼聲中,稍稍等了一會兒,就追上了離開的兩位的宗師。一路跟隨,來到劉備此時營地。

秦朗加快速度,在他們進入軍營之前,將二人擒住。

劉備連忙從軍營中走出,將士們緊隨其後,時刻保護著劉備。

「秦朗,還請放過他們,就當是看在二弟的面子上,如何?他們畢竟只是聽從我的命令罷了。」

秦朗和關羽曾為師徒,劉備是知道這點的。而他的兩名宗師護衛,決不能失去,這可是兩員大將。

「我既答應幫助吳國,若你不退兵,我是不會放了他們的。」

他與梓萱分別控制著二人,秦朗這話剛說完,他們兩個手上的兵器就在那兩位脖子上悄然劃出了一道血痕。

見秦朗不肯放人,劉備接著說道:「自桃園結義後,二弟便一直跟隨我,出生入死。此番他慘死異鄉,我心中悲憤才率領大軍壓境。昨日大火讓我軍損失慘重,我方才悔悟。讓他們去行刺吳國都督,實屬衝動之舉。等你放了他們二人,我立刻命令軍隊撤離。」

提起關羽的死,秦朗心中不免有些感嘆。

就如劉備所言,他和關羽乃是結拜兄弟,而他秦朗是關羽的徒弟,只要劉備肯撤兵,那麼秦朗也可以放了他一馬。更何況,關師為其而死,其舉兵復仇,從某種角度上說,作為弟子,卻無所作為,秦朗應該是愧見劉備的。

若是以往,他是曹操的人,陣營不同,不能幫關羽報仇,可是現在他並不屬於任何一方,是以,他竟然幫著殺害關師的吳國,確實有些不合情理。不過,應人事,盡人力。答應了,就得去做,這也是關師教導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