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民國之文豪崛起》545【烏煙瘴氣】
南京,憩廬。

常凱申親自往茶杯裡沖水,剛滿未滿之際,戴笠連忙伸出雙手去捧。

放下水壺,常凱申問道:「周明誠真的說他跟羅斯福是朋友,還和英國王子一起合夥開藥廠?」

「確實如此,」戴笠解釋說,「美國總統羅斯福,以前給洪門的司徒美堂做過好幾年法律顧問。周明誠又是美國洪門的坐館大爺,應該是通過這層關係認識羅斯福的。我還派人去香港問了司徒俊蔥,據司徒俊蔥說,周赫煊參加過羅斯福的家宴,似乎還給羅斯福出過什麼主意。」

常凱申點頭道:「這倒也說得通。」

「委座,你看雜誌的事情……」戴笠小心問道。

「那本雜誌就讓他辦下去吧,強行停刊的影響也不太好。對日本人,不能一味的慣著,《非攻》只要文章別太激進,那放任自流即可,」常凱申想了想說,「至於引起美國步槍生產線就不必了,我已經派人去了德國,希特勒願意跟中國展開合作,直接買毛瑟步槍的圖紙更劃算。」

戴笠笑著拍馬屁:「委座英明。」

常凱申又說道:「不過磺胺藥品必須增加進口量,你讓周明誠保證每年300萬的份額,價錢方面都好說。」

「他會答應的。」戴笠歡喜道。

磺胺生意的巨額利潤,自然不可能讓戴笠一個人拿。至少得找杜月笙合作,才能更加方便的進貨和出貨,而常凱申這邊也是要分一些的。

每年價值300萬元的磺胺,戴笠這些人可以賣出2000萬元,甚至是更高的價錢,誰讓這玩意兒太稀罕呢。

當然,隨著倫敦藥廠擴大生產規模,磺胺在中國市場肯定越來越常見,到那個時候就不能往死裡賣高價了。但至少在這一兩年之內,戴笠等人都會因此發大財。

離開憩廬以後,戴笠立即給周赫煊拍電報,把常凱申的意思說明。

周赫煊的回復是:每年300萬元的出貨量完全可以,但葯價必須提高兩成,而且今年只能提供50萬元的藥品,因為歐洲那邊已經賣斷貨了。

戴笠連忙跑去找常凱申,常凱申的批示只有一個字:可!

周赫煊長舒一口氣,這幾條狗終於餵飽,《非攻》也能繼續刊印發行了。

周赫煊倒也不虧,反正藥品生產出來就是拿來賣的,賣給誰都可以。即便利潤不給常凱申、戴笠,也會被其他中間商給吃掉,老百姓永遠不可能買到廉價葯。

只不過,周赫煊感覺很憋屈,他真的不想跟戴笠這樣的人打交道。

戴笠雖然策劃刺殺了漢奸張敬堯,但他殺的進步人士更多。比如幾個月前還跟周赫煊有說有笑的楊杏佛,就在6月份遇刺身亡,背後的策劃者正是戴笠。

明年,戴笠還會策劃暗殺進步報人史量才,策劃暗殺抗日將領吉鴻昌,死在他手裡的愛國者難以計數。

……

「正是烏煙瘴氣啊!」

周赫煊扔掉手中的《申報》,戴笠讓他感到噁心,而關於馬佔山的新聞,同樣令人作嘔。

馬佔山此時已經輾轉來到上海,公開表示自己只收到171萬元捐款。而根據各方統計的數據,這兩年全國捐給馬佔山的財物至少在2000萬以上。

剩下的錢去哪兒了?

只有鬼知道。

此事最近鬧得很大,甚至激起了學生和群眾遊行,大家紛紛督促政府徹查到底。

自從馬佔山因江橋抗戰而成名後,贏得全社會的瘋狂崇拜。有人填詞譜寫《馬將軍之歌》,有人拍攝電影《馬氏抗戰風雲》,甚至出現「馬佔山牌香煙」,還有人走上街頭募捐「馬軍長抗日基金」,成千上萬的女青年寄出求愛信,給馬將軍為奴為妾在所不惜。

然而,現在大家發現被騙了,他們捐出的大部分錢財不翼而飛。

比如廣州的思思中學,校方特別發行了一種「救國券」,上邊印著「救國捐款」、「樂捐援助黑省馬將軍抗日救土」等字樣。全校師生踴躍捐款,只要參與捐贈的,最少也捐了1元,整個學校捐款多達6000餘元。

抗戰捐款去向不明的消息曝光以後,思思中學的師生們義憤填膺,跑去找學校抗日救國會討說法。而學校抗日救國會堅稱自己沒有貪汙,已經把捐款全部寄給了東北民間抗日救國會,東北民間抗日救國會則表示自己並未收到捐款。

誰說了假話,沒人知道。

或許他們說的都是真話,但這些捐款在某個地方出了岔子,被不知名的某些傢夥給私吞了。

這件事搞得輿論嘩然,極大的打擊了民眾的愛國熱情,甚至有不少人懷疑是馬佔山貪汙了抗戰捐款。

南京國民政府派出專員調查此事,很快抓到十幾個小蝦米。比如幾個上海混混,利用民眾的抗日熱情搞「馬軍長抗日救國基金」,居然在一年內吸納捐款3萬多元,這些錢全部被混混們揮霍一空。

那幾個混混直接被槍斃了,因為社會影響實在太惡劣。但真正賺得缽滿盆滿的大人物,卻依舊逍遙法外,這些傢夥是在透支國人的愛國精神,跟投敵的漢奸一樣可惡。

難怪馬佔山那麼受歡迎,肯定是有人藉機炒作,不斷地在背後推波助瀾撈好處。

國難,對於某些人來說,卻是一場饕餮盛宴。

就在此時,北方又突然出現一個爆炸性新聞——吉鴻昌、方振武二人公開自己的共黨身份,率部在察哈爾南部地區建立根據地。

早在七月份,常凱申以「妨礙統一政令、破壞國策」為由,命令何應欽指揮16個師,與日軍一起前後夾擊馮玉祥的抗日同盟軍。馮玉祥無奈之下只能解散抗日同盟,而吉鴻昌和方振武一怒之下,就高調的宣稱自己是共黨。

當《非攻》雜誌出版到第三期時,何應欽和日軍非常有默契地對吉鴻昌、方振武展開圍攻。一邊是侵略中國的日軍,一邊是正規的中央軍,居然也能聯合起來展開軍事行動。

無奈之下,吉鴻昌、方振武被迫投降,接受了南京政府的收編,兩人跑到天津來做寓公。

吉鴻昌在天津剛剛找到住處,便跑來三樂堂找周赫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