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有條大魚》第九十三章:男主就位
曼哈頓島上西區85街的中段位置,有一棟老公寓幾個月來一直罩著施工的遮擋棚,這種狀況在紐約並不少見,即便再老的房子,只要換了新主人都會翻新一下。這些公寓的產權方之所以如此會頻繁地變更,之前是因為房貸泡沫太大讓所有人的都熱衷投資,而現在則是因為聰明人看出了勢頭不妙想要儘快脫手。

向西北兩個街區就是百老匯,向東南兩個街區則是自然科學博物館,在這樣好的位置上路人們期待的是一棟能夠提升上西區品味的新式高檔公寓,然而等到架子拆除之後他們卻驚訝地發現裏面的公寓已經不再是公寓了,普通公寓的話門口至少不會掛著一個「CyanBird」字樣的牌子。

「不得不說有錢真好,這個地段的公寓價錢絕對不可能便宜,你居然將它翻修成了電影公司。」房子是老房子,但重新裝修過之後處處透著年輕的氣息,梁葆光所採用的Loft風格寬敞明亮又不失舒適感,非常合伊恩·麥克萊恩的心意,「硬件設施相當不錯,只不過你起名字的功底實在不敢恭維,是為了配合Twitter嗎?」

因為到處拜託認識的名人開Twitter帳號刷關注度,所以身邊的人大多知道這家公司現在的老闆就是他,但梁葆光給自己的電影工作室取名青鳥,其實跟那隻藍色的小鳥卻沒有多大的關係,他這隻青鳥是《大荒西經》裏所出之處國滅家亡的青鴍鳥,「不,只是因為我喜歡而已。」

「好吧,反正是你自己的公司。」伊恩·麥克萊恩看到了梁葆光電影工作室的樣子就將心放下了一大半,他曾見過太多天賦卓絕卻在名利場中迷失的年輕人,害怕這個年輕的導演也會是荷裡活上空的流星,但能花八位數買下公寓改建工作室的人必然是真心想要在電影行業裡闖出名堂的,人的投入永遠和決心成正比,「希望待會兒我介紹的演員來了,你也能夠說喜歡。」

把男主角的選角工作交給伊恩·麥克萊恩是梁葆光示好的做法,在荷裡活的行業規則之下導演把選角的權利交給男二號,於別人而言幾乎是不可想像的事情,然而這恰恰能體現梁葆光的處事智慧。論人脈他只是一個新人導演罷了,伊恩·麥克萊恩能請來的人他卻未必請的動,而且以對方的職業操守和對演技的挑剔,只會任人唯賢不會任人唯親,這樣賣了好處又拿了實惠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先生,海默先生來了,說是麥克萊恩先生介紹過來的,請問要領他上去嗎?」青鳥工作室的大部分工作人員都是雲靜怡招進來的,秉持著走精英路線的一貫風格,她招的前台都是全美前二十所大學的畢業生,而且顏值還相當不錯。

「帶他上來吧。」梁葆光的眉毛一揚,聽到海默這個姓氏的時候他的心中立馬就出現了「這麼可愛一定是男孩子」幾個大字,考慮到對方的國籍以及在荷裡活的經歷,對於伊恩·麥克萊恩推薦對方的原因一片瞭然。

當弗萊迪·海默出現在面前的時候,梁葆光暗道一聲果然如此,這位被腐女們親切地稱作「海默小天使」的英倫童星出生於倫敦,跟伊恩·麥克萊恩算是半個同鄉。弗萊迪·海默的形象無疑是符合梁葆光要求的,但年齡方面卻和他心中的想法想去甚遠,他對於安德魯這個角色的定位是十**歲的青年。

如果隻考慮演技和形象,梁葆光理想中的演員是海裡·喬·奧斯蒙特,1988年出生的他比弗萊迪·海默大四歲,論形象也比海默更能勝任「弱氣小受」的角色,然而可惜的是他同其他成名太早的童星小夥伴門一樣走了歪路。

活躍在荷裡活的童星們似乎被下了詛咒,或者說他們的氣運都被那個叫秀蘭·鄧波兒的女人吸走了,只要成名就會開始墮落,德魯·巴裡摩爾、麥考利·卡爾金、愛德華·弗朗、科瑞·海姆……海裡·喬·奧斯蒙特和琳賽·洛翰的問題差不多:酒駕毒駕,而且還有過一次肇事逃逸的愚蠢行為,雖然因為認錯態度很好並沒有被重罰,但在梁葆光這裏卻判了死刑,帶著這種汙點的人他絕對不會拉進自己的劇組。

「你好,海默先生。」梁葆光主動伸手,之所以要叫先生主要是因為他們不熟。

「你好,裡昂先生。」弗萊迪·海默也伸出手跟梁葆光握了一下,不過他顯得非常拘謹,而且因為緊張的緣故他還叫錯了名字。

「我的姓氏是梁而不是裡昂,不過沒關係,你叫我Paul就可以了。」因為在美國生活了多年的關係,梁葆光對於禮節方面不是很看重,而且說話也很直接,「既然伊恩介紹你來了,想必已經向你介紹過角色了,有什麼想法嗎?」

「嘿,你這是要對我推薦的演員進行面試嗎?」伊恩·麥克萊恩臉上似有不滿,但心裏卻默默地點了一個贊,如果梁葆光不聞不問直接因為他的推薦把人塞進劇組,他肯定要要質疑其身為導演的專業性,這番舉動看似掃了他的面子,實際上卻是對電影以及對演員負責任的體現。

梁葆光聳了聳肩,「只是事先交流一下想法而已,不必放在心上。」

弗雷迪·海默已經看過劇本了,而且看得還非常用心,恰好前不久他演過一部《聲夢奇緣》也是和音樂相關的劇情片,但梁葆光寫的《爆裂鼓手》則與那部電影截然不同,一個是暖暖的溫水,一個是刺骨的寒冰。雖然本人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但兩相一對比他就是覺得《爆裂鼓手》的劇本比《聲夢奇緣》要好,「具體的想法我也說不上來,但總覺得Whiplash這個詞讓我像是被抽了一鞭子。」

「很好,你成功地抓到了我給的提示,相信未來的幾個月內大家一定會合作得很愉快的。」劇本跟小說從本質上來講不會有太大的區別,都是在講一個或多個故事,而編織這些故事的人肯定比讀者更了解故事本身,梁葆光給它取名叫《Whiplash》就是在透露他自己的想法,「不過你的年齡跟我預期得有些出入,有自信演好安德魯嗎?」

「當然。」說到演技,弗萊迪·海默的腰板似乎都挺拔了起來。

「其實我會選弗萊迪也是受了你的啟發,《密陽》裏的小姑娘也不是十二歲吧?」伊恩·麥克萊恩接下《爆裂鼓手》不是娜塔莉·波特曼面子大,而是他認可梁葆光的執導能力,《密陽》對他造成的震動很大。

梁葆光拍攝《密陽》的時候實在找不到合適的演員,直到最後時刻才大膽地決定啟用崔雪莉,讓當時十四歲的她飾演十二歲的角色。小演員跟老戲骨不一樣,對「年齡」這一角色屬性的表現方式往往是被動的,梁葆光這樣做要冒相當大的風險,幸好崔雪莉沒有辜負他的期望,頗具靈性的表演為《密陽》增色不少。

「那不一樣的,雪莉可以演十二歲的小女孩,那是因為她已經過了十二歲記得那時的經歷和心境;而海默卻只有十七歲,讓他演一個二十歲的角色他能理解得那麼到位嗎?」梁葆光對《爆裂鼓手》的期望很大,所以對每一個細節都要求完美。

歐美人大多顯老,看球賽的時候就梁葆光常常會有種管綠茵場上十六歲的小將叫叔叔的衝動,比如貝貝、杜阿爾特、卡瓦略等等。弗萊迪·海默卻是個例外,他有著同胞之中十分難得的童顏,《聲夢奇緣》裏就有點看不出來已經十七歲了。這正是梁葆光的顧忌所在,形象差距過大哪怕演技再好也會讓觀眾覺得有違和感。

「化妝化得成熟頹廢一些就好了,至於對角色的理解我會給他指導的。」伊恩·麥克萊恩是劍橋大學的戲劇教授,看劇本也好看演員也罷都是專業的,在聯繫弗萊迪·海默之前他就考慮清楚了。

「我這邊是沒有問題了,下午直接簽約吧。」既然話都說到了這個分上,梁葆光自然不好再有異議。從始至終他都沒有提過片酬的事情,直接就讓弗萊迪·海默簽約,他相信對方不會獅子大開口,而且就算要價貴一點他也不會太放在心上,純當是補了伊恩·麥克萊恩的那部分,白袍巫師當初向他報的可是友情價,「你的母親來了吧。」

弗萊迪·海默的母親休·海默就是他的經紀人,跟其他專門坑子女的父母不同,她們夫妻倆並沒有把兒子當作賺錢的工具,相當認真負責。這次拿到了選角的權利,伊恩·麥克萊恩在開心之餘也很替梁葆光著想,來之前就已經找到休·海默協商過了,「片酬我們之前談過了,一百萬英鎊你覺得如何?」

「非常合理。」一百萬英鎊相當於一百三十萬美元,只有弗萊迪·海默出演《聲夢奇緣》時片酬的一半,梁葆光沒有理由拒絕,「這下是我欠你們人情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