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江湖煙雨行》第二十五章 北山書院
江州,彭澤湖,有一心形沙洲,在沙洲之上的竹林之中,掩映著一座茅屋。

茅屋前種有五棵柳樹,是故茅屋的主人被稱為五柳先生。

五柳先生在彭澤水寨之中頗受愛戴,因他喜愛菊花和酒,所以彭澤湖的水寨全部種滿了菊花。

是以又有「彭澤水寨九十九,家家不離菊與酒」的詩句,由此可見五柳先生在彭澤湖上的名望。

在茅屋之中,曲歡伯坐在五柳先生對面,道:「先生,朔北王的酒您也喝了,現在鄱陽郡已下,潯陽城危在旦夕,您是不是也應該出手了?」

「是啊。」劉督郵道,「若潯陽城被迦難留攻下,江州就真失守了。」

五柳先生搖了搖空空的酒葫蘆,道:「我不是告訴你們了,且等人來。」

劉督郵著急道:「先生,你究竟在等誰?」

「莫不是朔北王?」曲歡伯道,「他現在生死未卜,再等下去就遲了。」

「對啊,先生。」劉督郵附和。

五柳先生向軟榻上一趟,閉上眼道:「且等人送酒來,區區桑落酒就想請動我?」

劉督郵和曲歡伯面面相覷,著實不知先生酒葫蘆裡賣的什麼葯,難道當真是因為朔北王的酒不合口味?

之後,他們又從大義,大是大非著手,勸說五柳先生,奈何五柳先生打定了主意,閉著眼不搭理他們。

把嘴皮子說幹了,也不見書童上茶,他們對視一眼,只能坐在床邊,等五柳先生定主意。

從午後一直等到黃昏日落,正當劉督郵性子耐不住時,五柳先生忽然睜開眼,道:「我等的人來了。」

「誰?」倆人向門外望去,只見柳樹晃動的影子,不見有人來。

正納悶時,忽聽門外有人道:「柳老先生,等候多時了吧。」接著走進一穿著儒生衣襟,提著一壇酒的老者來。

他把酒往桌子上一番,道:「上好的崑崙殤當做賠罪,張季鷹來遲了。」

五柳先生靈活的站起來,笑呵呵的將崑崙殤抱在懷裏,「看你的神色,朔北王果然無事?」

「當然無事,現在指不定已全殲蜀軍,正往江州趕呢。」張季鷹道。

全殲蜀軍?曲歡伯與劉督郵對視一眼。

「那你來的真夠晚的,也不怕耽誤你家王爺正事。」五柳先生說。

看著曲歡伯和劉督郵滿頭霧水,張季鷹道:「若我依舊在太湖,你們兩個或許就把柳老先生請出山了。」

「但江湖上一傳我張季鷹到了建康,我就知道,這老傢夥非得我請才會出手。」

五柳先生拍拍酒罈子,「莫往臉上貼金,我是為了它。」

「當然。」五柳先生回頭對他們二人說,「也是因為潯陽城根本失守不了。」

「我若沒記錯的話,由建康出發的十萬北府軍,已經折返回來快到潯陽了吧?」

曲歡伯一拍手,「對啊。」

自朔北王遇刺後,有十萬北府軍在建康啟程西征荊州軍,現在看來,這北府軍不為荊州軍去,而為迦難留來。

南山書院,文苑大殿。

伯牛,徐公,衛宿諾陪著葉秋荻坐在文苑樓上,望著不遠處的祭壇。

「《禮記》有言,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

公羊子高的學生之一端坐在,慷慨激昂道:「汝既然要為往聖繼絕學,傳承孔夫子之禮,為何又自絕於明德天下?」

「公子謬矣,聖人之言,豈能斷章取義?」莫封侯一臉從容。

他笑道:「後面聖人又言,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由此可見,欲明德於天下,為往聖繼絕學,應從自己的心,身,家做起,然後再影響國家。」

「現在九品中正製不正是如此?以書院為書生立心,修身,齊家,而後借中正製躋身官場影響廟堂。」

「而『投牒自進』,只會讓人把聖人之言作為攀登名利的工具,又談何明德於天下?」

「這……」公羊子高有一學生敗下陣來。

葉秋荻道:「這莫封侯倒是一位善辯之人。」

衛宿諾道:「只是為人不行,失了品行,再有才能又如何?」

徐工詫異,「師弟何出此言?」

「莫封侯本就是寒門子弟,空有一身才學,奈何無施展之地,應擁護『投牒自進』才是。」

衛宿諾說著搖搖頭,「誰知他卻將駁倒『投牒自進』作為了進身之階。」

「若不如此,他焉有出頭機會?」伯牛苦笑道,「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形勢所逼。」

衛宿諾道:「我還是更喜歡田豐這樣的人,為了信念,決不投降,縱然所有儒生都以他為敵。」

葉秋荻一笑,「那你還追殺他?」

「殺遍不仁,不孝,不義之儒生是三都府職責所在,我不能違背。」衛宿諾說。

這時,四人又看著莫封侯將公羊子高一位弟子駁倒。

「偌大書院居然選不出一位既有才學,又為『投牒自進』吶喊的弟子。」葉秋荻回頭看他們,「這才是這屆儒林盛會最可笑的地方。」

是的,素以觀點眾多,分歧較大,為一字一句即可清談爭論半天的南山書院。

他們這次所遴選出的學子中,站在「投牒自進」一方的少的可憐,這些可憐弟子之中,有觀點,主張和思辨清晰者更是好的可憐。

可憐到反對「投牒自進」的在吾和蘆衣也看不下去了,破例提出讓公羊子高弟子全部登上祭壇參與清談。

衛宿諾道:「我本來不在乎的,現在居然覺的改變一下也不錯。」

「畢竟,一個逼著學子違背初心,方能出頭了的學院,已經快要走到盡頭了。」

道路的盡頭是折向,話的盡頭是寂寞,文苑樓上安靜下來。

許久後,徐公道:「葉谷主,現在朔北王的『投牒自進』將會被駁倒,你為何一點也不慌張。」

伯牛笑道:「那是因為玉姑娘還沒出手呢,她可是集儒學之大成者,更是熟知朔北王。」

「也不盡然。」葉秋荻搖頭,「在來時,我曾問他,若南山書院最後反對『投牒自進』該如何?」

「朔北王怎麼說?」三人全好奇的看著葉秋荻。

「他說,那就建個北山書院。」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