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女主她每天都在吃》51.油燜大蝦
?此為防盜章,購買v章80%的大大們,可以正常看文「晌午的年糕沒消化,晚上又喝兩碗湯。」衛老說著,不禁感慨,「年糕這東西真抵餓。」

「純米臼打出的,比米飯管飽也正常。」三妞說:「我們家一般把年糕當菜,胃口不好的人從不吃。」頓了頓,看向衛若愉,「他年齡小,腸道弱,是我沒想到。」

「不怪你,我們也沒信你。」衛若懷怕三妞自責,接道:「不試過誰都認為自個是對的。」

「你這麼一說我想到了。」三妞立馬把碗筷給她娘,「我去四喜家一趟。」

「大晚上的,不怕二寡婦趁著天黑沒人看見揍你一頓。」丁春說。三妞笑道:「她敢打我早打了,可不會等到現在。」

「讓若懷陪你一起去。」衛老突然開口,衛若懷乍一聽到臉上一喜,眼巴巴看著三妞恐怕她拒絕。三妞哪敢啊,她娘盯著呢。

杜家村不大,從西頭到東頭也就一碗面的工夫,衛若懷墨跡一會兒,剛想問三妞去四喜家幹麼,四喜家已近在咫尺,再逛一圈的話差點脫口而出,幸好四喜聽到聲音及時開門。

三妞進去就看見二寡婦瞪著眼,大概瞧見她身後的衛若懷,扭身回自個屋,連聲招呼都不打,搞得四喜別提多尷尬。

三妞反倒習慣了,「明兒我和你們一起去,也別到處找攤位,就在豬肉鋪旁邊。」

「和賣豬肉的一起?」四喜瞪大眼,驚叫道:「三姑奶奶,咱比人家的肉貴一倍,豬頭和豬下水還是管人家買的,你就不怕咱們出不了縣城?」

「不怕,他們還得招呼你下次再來。」三妞一錘定音,「就這麼說,我回家了。」

「唉,等等,不行啊。」四喜上去攔住她,衛若懷眉頭緊皺,「有我在,有什麼好怕的。」

三妞猛地停下腳步,「你?」上下打量他一番,「你的意思和我們一起去?」

「額……」衛若懷被她看得莫名心虛,「我,我是想著縣裏的人知道你認識我們,像那些巡查的衙役,地痞流氓就不敢欺負你,何況你們第一次去賣東西,你年齡又這麼小。」

「你考慮的真全面,謝謝你啊。」三妞不是沒想過打衛家的名,可是衛家對她小老百姓來說有點高不可攀,衛老爺子看起來和藹可親,若是厭惡別人這樣做,她和她爹娘可承受不起衛家的怒火,「你祖父同意?」

「能幫到鄉鄰,我祖父樂意之極。」衛若懷非常肯定,心裏惴惴不安。果然,回到家和衛老說起這事,衛老半晌沒吭聲。

衛若懷硬著頭皮說:「祖父,我雖然還沒想好日後怎麼應付母親她們,可,可我後來又想了想,不能放著三妞不管,她現在又去縣裏,萬一被慧眼識珠的人看見,再對她死纏爛打……」

「我有說不讓你去?」衛老不雅的翻個白眼,「瞧你小子急的。我也希望你將來的妻子賢惠懂事識大體,妻賢夫興旺,家和萬事興的道理就你懂,我不懂麽。」

「那你同意了?祖父。」不待衛老開口他就往外走,「我去找明天去縣裏的衣服。」話音落下,人已出了書房。

衛老看著敞開的門,氣笑了,「鄧乙,過來。」

「老太爺?」鄧乙見他家少爺出去不關門,誤以為他還會再回來,於是繼續守在門口,「有什麼事您吩咐。」

「明天用我們家的馬車送三妞去縣裏。」衛老說。

鄧乙彎著的腰猛地挺直,「老,老太爺,小的沒想錯,少,少爺真看上杜家那三妞?那小丫頭有什麼好?您老這是同意了?!」

「那小丫頭有什麼不好?」衛老不答反問。

鄧乙一噎,「她,她是個農女啊。」

「以咱家現在的情況,娶個農女,信不信皇帝親自賜婚。」衛老這些日子遠離朝堂,漸漸地能在旁觀者的位置上看問題,再次確定他趁著老妻病逝辭官回鄉的決定是他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事。

「不至於吧。」鄧乙不普通的下人也是下人,眼界限定了他的思想,覺得衛老的功勞沒高到震主,自然不信衛家會被皇帝發落。

衛老的門生遍佈全國各地,六部衙門,不至於?只是那些人暫時身份不顯,待日後成長起來,衛老想脫身就晚了,「讓你去就去,哪麽多廢話。」

「是,小的這就去通知。」鄧乙渾身一僵,驚覺越逾,忙出去交代。

衛老回鄉共帶四房下人,一房錢家管灶房買賣和全宅的飯菜,一房鄧家貼身服侍主子,一房管理牲口平時打算庭院,還有一房是護衛。三個主子四房下人看起來不少,其實也是京城衛家大宅的一大半下人。

衛老走之前告知兩個兒子要低調,哥倆愣是沒敢再外聘工人,隻用餘下三房家生子。

有衛若懷跟著,四喜在豬肉鋪旁邊叫賣豬頭肉、豬下水,屠夫那是怒不敢言,誤以為三妞他們是有錢人家的窮親戚。

三妞借用他家鍋灶時,屠夫氣得肚子疼還是領著她進了廚房。

得知三妞來縣裏的丁豐收慌忙趕過來,那時三妞正端著香氣四溢的豬肝和豬大腸出來,「二舅,來嘗嘗。」

「這是要和你姐夫打擂台啊。」丁豐收打趣她。

三妞撇嘴,「我閑的啊。」見街坊四鄰以及周圍買東西的行人駐足往這邊看,三妞高聲說:「我家的豬頭肉和豬下水一斤都只要十二文,十二文能做一碟菜,你們不買我也告訴大家怎麼做。」隨後就介紹兩道菜的做法,卻不教他們如何清洗豬下水。末了還說:「豬頭肉切片、切條,澆上蒜瓣水就可以吃,味道怎麼樣,大家先嘗嘗。」

丁豐收這時也看到四喜手裏端個盤子,盤子裏顯然是涼拌豬頭肉,肉上面還有很多小竹籤,丁豐收沒吃過,但他相信外甥女的手藝,插一塊塞嘴裏,「咦,還有脆骨?」

「二舅吃到了豬耳朵。」三妞解釋。

「哎,這不是北面雜貨店的丁二老板?她是你外甥女?怎麼沒聽你說過還有個這麼漂亮的外甥女?」

「太漂亮,怕你們把我姐的門檻踏破。」丁豐收笑眯眯道:「大家嘗嘗,嘗嘗不要錢,不好吃不買也沒關係。」餘光瞟到屠夫臉黑得嚇人,忙拽三妞一下。

三妞接道:「大家嫌貴就買豬肉,回去把切成塊的豬肉放在熱鍋裡,別添水,煎出油,無論和什麼菜放在一起炒都好吃。當然,大家如果想菜更有味,明兒去我二舅家買五香粉。」

「為什麼不是今天?」有人問。

三妞信口胡謅:「二舅家的五香粉被我姐夫段守義買走了,暫時還沒有。」段家酒肆用的五香粉全是段守義在他丈母娘家拿的。

「段家?我知道,他們酒肆最近的菜特別好吃,原來是用了五香粉,丁二老板,你可得給我留點。」家裏不差錢的人忙說。

丁豐收本來還擔心沒人買五香粉,一聽這話樂得見牙不見眼,「好好好,一定,一定。」

「那給我稱兩斤豬肉。」

「對,給我割點,我回去做點嘗嘗,真像這小姑娘說的,明兒也去買五香粉。」

三妞急了,「你們不買點這個?到家就可以吃,這裏面不但有五香粉,還有很多很貴的香料,我們洗豬腸就洗了一天,可費工夫。」

「豬腸子就算了,給我來一斤豬頭肉。」屠夫家的鄰居問著挺香,想著他離屠夫這麼近,真好吃明兒就管他家買豬頭。

其他人不知內情,見人家吃過就買,剛才試吃的人想著熟肉十二文不算太貴,也都嚷嚷著買點嘗嘗。

四喜一聽就去管屠夫借稱,屠夫這次沒小氣,眼瞅著案板上的豬肉越來越少,還教四喜怎麼用稱。

雖說豬腸不好賣,但也有人不懼豬腸的怪味,最後剩下一斤多沒賣完,丁豐收直接說:「給我,去我家吃晌午飯。」

「行嗎?」三妞看向衛若懷。

衛若懷當然沒意見,故作矜持的問:「晌午吃什麼?」

「回家晚了我娘該著急了,吃麵吧,做面快。」三妞到二舅家,她二舅娘去和面,三妞掏出一張紙,丁豐收遞出一個荷包,「咦,兩個配方?妞啊,你怎麼給我兩個?」

「你是我舅啊,買一送一。」三妞笑嘻嘻道:「八角、椒、肉桂、白芷、丁香味道淡,桂皮、八角、小茴香、香菜籽和椒味道重,有濃有淡才好賣啊。」

「就你會說。」三妞的二舅娘本來還覺得小丫頭心黑,一聽兩個,打心眼裏高興,「面好了,接下來呢?」

「擀麵皮切麵條,咱中午吃炸醬麵。」三妞一說,眾人大喜,「又有好吃的!」

衛若愉正跟幾個四五歲的孩子嘀咕豬身上哪裏好吃,忙得很,乍一聽到他哥的質疑,「我當然會,誰像你這麼笨啊。走,我教你。」小手一揮,率先往三妞家裏去。衛若懷錶示懷疑,衛老一瞪眼,他下意識跟上去。

事情發生的太快,三妞看了看兩人的背影又看看身邊的老頭,總感覺有什麼地方不對,「衛小哥他——」

「那小子太內向。」衛老打斷她的話,杜小妞太聰明,衛老可不敢給她留時間深想,「以前在京城人家不找他玩,他能在家待一天不出來。來到這兒周圍沒有熟悉的人,倒真如了他的願。」

老太爺說誰呢?鄧乙心下納罕,他家少爺最懂勞逸結合,什麼時候成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書獃子?他怎麼不知道。

衛老說他不知道他就不知道,餘光撇到鄧乙臉上的疑惑,抬抬手,「家去吧,這裏不用你伺候。」

「哦,好。」鄧乙點點頭,更覺得老太爺要搞事,可是一想到老太爺十分中意三妞做的飯,被坑的應該不是杜家,所以,是他家大少爺?!

衛若愉之前不會燒火,架不住他有個好朋友杜小麥,兩小孩這兩天得空就踩著飯點往三妞家裏跑,有次趕巧了,小麥幫三妞燒火,衛若愉瞧著好玩就讓小麥教他。

三妞雖說已來到亓國十年,她去的最遠的地方是建康府,沒見過主事的官員,從未對誰行過跪拜之禮,有時候就會忘記她所處的是個封建等級森嚴的社會。也是如此,衛家二少爺要幫她燒火,三妞坦然接受。

丁春和杜發財先前也把衛若愉當成尊貴的人兒,誰叫衛相想同鄉鄰們和睦相處,故意放下架子,漸漸地杜家村的人就把衛若愉當成普通的小孩子,小麥能燒火,他自然也可以。

在衛若懷不信任的眼神下,衛若愉點柴生火,「大哥,看著柴火別掉了,灶裡的柴少你就放點進去,保持火別斷。」

「知道了」被個小孩教導,衛若懷好想捂臉,偷偷瞟三妞一眼,見她正在切豬肝,暗松一口,「你,你準備做豬肝湯嗎?」

三妞一愣,左右看了看,見廚房裏只有他們仨,「嗯,不是,豬肝湯是女人家不舒服的時候喝的,我打算炒豬肝。」

「那一定很好吃。」衛若愉正想出去玩,一聽這話,乾脆搬個小板凳在他哥身邊坐下。

「小麥跟你說的吧。」杜三妞十分肯定,見小孩點頭,「小麥在村東頭的村學裡上課,若愉待會兒去叫他過來吃飯。」

小麥的爺爺和杜發財同一個祖父,正在外面幫三妞家壘明天做菜用的灶,小麥的奶奶在洗菜,小麥的爹在縣裏做事,而小麥的爺爺奶奶早已和其他兒子分家,跟著沒有媳婦的二兒子生活。那麼,小麥的午飯只能在杜家解決。不明真相的兩兄弟異口同聲地說,「你真好。」

「噗……」三妞猛地想到初來乍到的自己。農村人平時吃飯喜歡端著碗出去跟鄰居湊在一塊,邊聊邊吃。三妞起初不習慣,然而有一次有個人去吃喜酒,回來時主人家送他們一塊羊肉,那時天熱肉不能久擱,晚上做飯就把肉煮了。

對方見著三妞出來就喊:「妞,過來,大哥給你塊肉吃。」緊接著,三妞的二伯塞給她一塊餅,三妞的大伯娘招呼,「今兒咱家做的雞蛋湯,過來我喂你。」

三妞現在依然記得,她當時懵了,村裏人都這麼客氣?事實證明,不是每個村民都村裏的孩子都這麼熱情,關鍵得看臉。

小孩去親戚家蹭飯倒是正常現象。三妞小時候趕上農忙,丁春會把她送到大伯家,有時候晚上吃過飯丁春他們還得去地裡搶收,三妞便跟她堂嫂睡下,經常第二天醒來已回到自個家。

再比如三妞的幾個堂哥,家裏做飯晚,他們又趕著出去,就會來三妞家吃飯。慢慢的,三妞也就不再大驚小怪。見兩兄弟疑惑她笑什麼,三妞就跟他們解釋一番,末了又說:「家裏不來客人,不趕上逢年過節,村裏人沒那麼講究。」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擊:

本書手機閱讀: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51.油燜大蝦)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