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最佳影星》第三百零一章 超級票房毒藥(求訂閱)
求月票和推薦票!

收到那份請柬,馬修特意讓海倫-赫爾曼看了看,海倫-赫爾曼告訴他這是一個很靠譜的畫展,威爾斯畫廊的投資顧問最近在洛杉磯四處活動,尋找畫展作品潛在的買家,而像他這樣的有錢有名的荷裡活明星,無疑是最優質、也是最容易忽悠的客戶資源。

海倫-赫爾曼還跟他說,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一看,陶冶一下藝術情操,但想競購的話,一定要謹慎再謹慎,最好提前跟她打個招呼,這一行的水非常深。

馬修聽她說是非常正規的畫展,也打算過去看看,海倫-赫爾曼也支持這一點,雖然是個商業片明星,但也要顯示出一些高格調。

當然,對於不了解的東西,馬修肯定會很謹慎。

老美這邊他不知道,但曾經在太平洋另一邊的時候,他可是吃過虧上過當的。

那時,經常能在網絡上面看都一些類似某某發現錯版人民幣,某某某在家中找到傳家寶,鑒定過後價值幾十萬乃至幾百萬的消息。

他剛剛離開學校,最是缺錢的時候,正好家裏有個老式的瓷壺,受到這些一夜暴富的消息的刺激,便拍了照片找到打工的城市的所謂的藝術品公司,去找人鑒定。

直到現在,馬修還記得非常清楚,接待他的人仔細看過照片之後,給出了高達八十萬的估價!

當時絕對是巨大的驚喜,刺激的馬修連夜趕回家裏,將瓷壺拿了過來,他的想法很簡單,不用八十萬,哪怕三十萬賣掉也可以解家中的燃眉之急。

那兩年,正是藝術品投資最為火熱的時候,電視上隨處可見鑒別傳家寶之類的節目,似乎帶動整個社會都興起了一股收藏熱潮和尋找傳家寶的熱潮。

受到大環境的影響,加上剛出校門沒有經驗,馬修一心想著能賣個大價錢,而且經常看的某點的小說上,也不是有這樣撿漏發大財的例子嗎?

但現實終究不是電視和小說。

馬修拿著瓷壺找到藝術品投資公司,對方找了個擁有一大串頭銜的白髮蒼蒼的老專家為他鑒定,這需要不菲的鑒定費用。

當時馬修沒錢,隻給了300塊,對方說什麼看在物件很有價值的份上,就當幫忙了。

鑒定過後,瓷壺價值不菲,馬修可謂滿心歡喜,就等著上拍換錢,但對方又說了,上拍賣需要展費、宣傳費和保險費,這個是要提前交的。

聽對方這麼說,馬修被澆了一頭冷水,被金錢沖昏的頭腦漸漸清醒,找了個借口,暫時離開了藝術品投資公司,然後多方打聽,終於搞明白了這都是套路啊。

他扛活的工地上的老闆,就被人用類似的方式坑過,鑒定費和展費宣傳費交了一大堆,結果也上拍了,但所謂的拍賣就是找幾個托坐在那裏亂七八糟胡搞一通,藝術品投資公司的物件「成功賣掉」,客戶的藝術品不出意外的流拍。

人家都舉行過拍賣了,前期繳納的費用自然也就沒了,哪怕是去報警,警方也沒辦法,藝術品公司完全是在按合同辦事。

這件事可以說給馬修提了一個醒,加上後面幾年裏遇到的欠薪和討薪等一系列爛事,整個人迅速成熟了起來。

雖然限於大環境和平台,他還在掄大鎚,但再也不是心思簡單的年輕人了。

聽到藝術品投資,馬修不自覺的就會升起警惕,偏偏還想去看看,老美這邊的藝術品公司,是不是也會玩出那麼精彩的花樣。

後面的兩天裏,《史密斯夫婦》劇組有消息傳了過來,查理茲-塞隆不出意外的通過了簡-史密斯這個角色的試鏡,她的經紀人也準備開始與劇組進行談判。

馬修給查理茲-塞隆打了個電話,不過接聽的人是斯圖爾特-湯森德,他隻好簡單的說了幾句恭喜查理茲-塞隆的拿到女主角的話,就掛斷了電話。

在德普的黑曼巴酒吧門前看到的那一幕,讓他對斯圖爾特-湯森德的印象非常差,不過查理茲-塞隆明顯有意在掩飾,哪怕是到了今天,媒體上能看到的關於她跟斯圖爾特-湯森德的消息,也都是恩愛有加之類的,幾乎沒有出現過負面新聞。

查理茲-塞隆的經紀團隊還在與《史密斯夫婦》劇組進行談判,馬修已經進入劇組在華納製片廠的攝影棚,為影片的拍攝做先期準備工作。

除了槍械和動作訓練,馬修還與導演道格-裡曼和編劇西蒙-金伯格有過足夠多的交流。

特別是與道格-裡曼的交流,讓他明白了導演想要在拍攝和劇本場景之外的很多特殊和隱喻的想法。

道格-裡曼對馬修這麼說過,他理想中的片子,特別是男女主角種種衝突,就是對現實婚姻生活的一種另類演繹。

跟導演交流過後,馬修重讀劇本,或許是受到了道格-裡曼和西蒙-金伯格的影響,他這個文化水平很有限的傢夥,結合過往的經歷,似乎也看出了一些掩蓋在劇本背後的東西。

比如說,劇本中男女主角背後的兩個公司,就可以當做兩個家庭,別說是曾經生活的太平對岸,即便是在美利堅,很多地方的婚姻往往也是兩個家庭的事情。

如果以這個作為前提,來解讀劇本的話,男女主角結婚後的前兩年,總是在聽從家庭的命令生活著,很愛對方,但表現的卻不是真實的自我,所以兩人之間總好像隔著一道牆,直到有一天,因為矛盾到了一個頂點而大大出手後,才又更深刻的認識了彼此。

這看似只是他們內部的調和,但事情往往比想像的複雜,因為生活總不會如想像般的如意,劇本中有一段戲,男女主角為了共同的目標「坦克」並肩作戰,其實「坦克」以道格-裡曼所說的角度去理解,可以當做家庭中的孩子,夫婦雙方總是會為了孩子的事情並肩作戰,而且產生摩擦。

劇本之後的情節發展,事情明顯變得更是一團糟,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情,風波卷進了更多的人,男女主角必須為了愛情堅持到底。

按照道格-裡曼和西蒙-金伯格的說法,劇本最後的槍戰場景選擇在一個家居用品店,就是暗含了「婚姻猶如一場戰爭」的含義。

男女主角拿著各式的槍支,默契的配合,也讓馬修不由得想起讀過的武俠小說中的「鴛鴦劍」、「眉來眼去劍」之類的情侶招式。

只有二人的情感到達了一定默契的程度,才可以打退敵人。

以馬修與道格-裡曼和西蒙-金伯格的交流來看,這部影片真正的內核就是家庭,而家庭恰恰是美利堅最喜歡宣揚的價值觀之一。

從這方面來說,《史密斯夫婦》的價值取向非常正確。

進入荷裡活這幾年,其實馬修也看出來了,荷裡活所有的沖獎類影片和主流商業片,價值取向都無比正確,甚至不會偏差一分一毫。

這種荷裡活式的價值觀,深刻影響著大多數的電影,電影反過來也會影響到社會。

所以,現在的布拉德-皮特和安吉麗娜-朱莉,除了本身的粉絲之外,在媒體和公眾當中,幾乎是一面倒的謾罵。

但荷裡活明星的臉皮,絕對比美軍主戰坦克的前置裝甲還要厚,馬修如此,布拉德-皮特也是這樣。

還沒有與詹妮弗-安妮斯頓離婚,雙方從法理上來說還是夫妻,只是暫時處於分居階段,布拉德-皮特就在超過一百二十架攝像機的關注下,非常高調的帶著安吉麗娜-朱莉,奔赴非洲靜養生孩子去了。

他們臨走時搞出的大陣仗,讓看到的人下意識的覺得這是一對新婚準備去度蜜月的明星夫婦……

很明顯,布拉德-皮特和安吉麗娜-朱莉,以及他們背後的團隊,非常懂得宣傳公關之道。

類似這種轟動性的明星情侶的事件本身,必然產生一種無所不在的觀看,以及無時無刻的被觀看的現象,觀看者是無孔不入的,如今發達的媒體充當了人們好奇的眼睛。

在現今這個信息高度發達的社會中,被觀看的人永遠無法躲藏起來,哪怕躲到巴黎的窮人區,躲到非洲的沙漠裏也一樣。

同時,被觀看者的姿態也非常曖昧,被觀看的明星發表他們的苦悶,訴說他們被媒體的視線迫害,他們失去了原本的生活,但他們仍舊光鮮亮麗的在一起,表演著他們倍受注目的幸福場景,秀出一切可以秀的恩愛。

這一切變成了一場欲迎還拒的遊戲,情侶間的愛情最需要的真誠被抹煞了。

觀看者的心態也是非常複雜的,他們既希望他們在一起,同時也希望他們不在一起,他們需要看見他們在一起,以滿足窺看的慾望,同時又需要看見他們狀況百出並不順順噹噹,滿足普通人的酸葡萄心態。

這麼說吧,既樂見其成,又幸災樂禍。

到底是什麼促成了很多對所謂的「明星情侶」?是本身的愛情,還是觀眾的強大期待?他們到底渴望被看,還是不被看?他們的高調愛情,到底是發自內心的表達需要,還是自我炒作的需要?到底是被愛爽,還是被看爽?

馬修身在這個圈子裏面,自己也找不到答案。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