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最佳影星》第九百四十章 眼光和能力
在《黑暗騎士崛起》的宣傳間隙,克裡斯托弗-諾蘭專門飛回洛杉磯,與馬修見了一面,就《芙蘿拉的信》這個項目,跟他做了更多的交流,按照克裡斯托弗-諾蘭的計劃,等到《黑暗騎士崛起》上映之後,《芙蘿拉的信》就將開始籌備,然後爭取明年上半年能開機拍攝。

他非常希望馬修加入到這個項目中。

馬修也不矯情,直接表示非常期待再次與克裡斯托弗-諾蘭合作。

兩人聊了足足三個小時,可以說是惺惺相惜。

克裡斯托弗-諾蘭說了很多關於這部作品的想法,他與喬納森的一位叔叔是工程師,參與製造過用在阿波羅計劃飛船上的零件,正是這位叔叔讓他們兄弟的目光從地球上升到了太空。

諾蘭也對馬修解釋了創作初衷:「小時候,成為一名宇航員是最崇高的夢想和最終極的野心。我懷念對不斷探索和向著銀河最深處前進的堅持,希望我們這次能夠開啟『向外延伸』的新時代。」

至於物理學家基普-索恩,荷裡活早就應用他的理念拍攝過電影,他的理論影響了1997年推出的科幻影片《超時空接觸》。

馬修也向克裡斯托弗-諾蘭建議,將墨菲那個角色由男孩改為女孩,最終拯救人類的是一位女性,更加符合目前的社會形勢。

克裡斯托弗-諾蘭從《蝙蝠俠:開戰時刻》開始,就蛻變成了一個標準的商業導演,不難想明白馬修的話,當即表示了感謝。

在雙方親切友好的一番會談之後,克裡斯托弗-諾蘭離開了。

要等到《黑暗騎士崛起》上映之後,他才能建立起劇組,然後華納兄弟方面與馬修進行一系列的談判。

除了更改墨菲那個角色的性別,劇本基本不會再有大的變動,馬修也找來基普-索恩的學術著作,認真看了看,畢竟這是劇本的理論基礎。

用克裡斯托弗-諾蘭的話來說,在人類現有的認知當中,宇宙是具有無限廣度的,而人類的心靈也是具有無限深度的,我們探索不到宇宙的邊界,也體會不盡心靈的深邃,這是人類探究客觀世界和主觀自我的永恆課題。

在劇本中,相對論、時間旅行、蟲洞、五維時空等抽象的物理學概念,都有比較形象的表現。

當然,以馬修的文化素養,這些太過高深的科學,他也就只能看懂皮毛。

好在他也沒想過去精通如此高深的理論科學。

遙想生活在太平洋對岸的時候,他曾經也是仰望星空的科學少年,最後卻成了一個隻想低頭看硬碟裡幾百個G資源的男女關係專家。

再想想現在,更是男女關係方面專家中的專家,泡過的知名女性數不勝數,用科學著作來解釋的話,或許在高維空間裡,時間是一條線,可以看到,但是不能改變。

所以,兜了一個大大的圈子,他又一次變成男女關係專家,與曾經不同的是,曾經是個旁觀專家,現在則是實踐專家!

套用一句高大上的話,這就是宇宙的宿命啊。

所以,哪怕始終無法得手的蓋爾-加朵和瑪格特-羅比對他吸引力非常大,他仍然沒有改變初心的想法。

馬修做過自我分析,或許遇到曾經鎚頭砸臉導致徹底撲街一類的大事件,他才有改變的可能。

好吧,這不是他自己想出來的,而是很多人的經歷告訴他的,生死抉擇之間,人往往會產生改變。

比如克裡斯-凱爾,他就說過,幾次險死還生的經歷,也讓他從一個狂熱的愛國者,變成決定退役的老兵。

可惜,這種改變很難發生在他身上。

馬修回顧自己的過往,已然經歷過兩次生死考驗,自身發生改變了嗎?答案是肯定的。

面對墨西哥毒販的槍口,他這個貪生怕死的人,勇敢站了起來,硬撼恐怖分子,最終成為贏家。

前不久在退役老兵埃迪-勞斯的槍口下僥倖逃生,看到瑪格特-羅比拿著滴血的白瓷茶杯,認定這個女人非常不一般,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都是改變,但改變的全都不是初心。

也許再來一次就徹底變了……

這個想法剛產生,馬修自己就否定了,連續遇到兩次這種糟爛事,他還會再讓第三次發生嗎?開什麼玩笑。

險死還生的經歷有一次就夠了,有兩次是運氣好,第三次說不定就掛了。

掛了還不是最可怕的,按照基普-索恩的空間理論,說不定掛了就又跑回太平洋對岸了,萬一睜眼醒來,發現自己還躺在工地的混凝土廢墟上,豈不是悲劇中的悲劇。

經歷了荷裡活的這一切,他怎麼適應掄大鎚的生活?

某位科學家說過,一切的穿越都是為了回歸。

馬修自認貪戀金錢和美色,不想搞什麼回歸之旅。

這一周裡,他大部分時間都在研究克裡斯托弗-諾蘭的新劇本,同時也抽出時間去阿瑪尼那邊,訂製了一套全新的禮服,為周日晚上泰勒-斯威夫特的慶祝派對做準備。

時至今日,馬修沒有再接新的代言廣告,代言的品牌依然只有梅賽德斯-平治、阿瑪尼和勞力士三家。

後兩者一直都是首席代言人,勞力士方面,隨著他名氣增大,加上羅傑-費德勒狀態下滑,去年年底與勞力士新簽訂了一份合同,成為了勞力士全系的首席代言人,品牌代言費增加到了與梅賽德斯-平治同一水準的1500萬美元/年。

這三大品牌,每年可以為他帶來4000萬美元的收入。

其實只要馬修想,完全可以拿下更多的廣告代言,比如太平洋對岸就有奶製品品牌、汽車品牌、保險品牌和電腦品牌想要找他作為代言人,而且聯繫過不止一次。

甚至,那家電腦品牌,為他開出了2000萬美元/年的代言費。

但馬修全都讓海倫-赫爾曼婉言謝絕了。

到了他現在這個地步,在不缺錢的情況下,廣告代言自然不會隨便接。

不止是他,但凡有了地位的荷裡活明星,接廣告都會謹慎。

比如那家電腦品牌,被他拒絕之後,又找上了如今紅到發紫的泰勒-斯威夫特,卻被泰勒-斯威夫特拒絕了。

泰勒-斯威夫特的經紀人說起拒絕的原因,直言不諱:對方只是一家掛著品牌的組裝商,與泰勒-斯威夫特的定位不符。

蘋果也找過馬修,但跟海倫-赫爾曼稍一接觸就放棄了,因為馬修這邊要的代言費太高。

馬修當然不會因為自己是蘋果的小股東,就少要代言費,那不是傻嗎?

至於太平洋對岸的奶製品品牌,別說是那邊,全世界任何一個品牌的奶製品代言他都不會接,那都是坑啊。

被奶製品廣告奶死的代言人還少啊?

像什麼我不是天生強大之類的,太容易招黑了。

馬修周中還抽時間去《美國狙擊手》劇組看了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仍舊在忙碌影片的後期,目前已經開始第二次剪輯,不出意外的話,所有的後期製作在八月份之前就能夠完成,趕得上九月份的上映日期。

這部影片的檔期,在馬修和華納兄弟多次溝通之後,放在了今年九月份。

原本,華納兄弟是想讓這部影片一月份正式上映,在一月份之前,僅僅在紐約和洛杉磯等少數幾個城市的影院中點映,以便獲得奧斯卡的入場資格,然後再看口碑擴大上映,走典型的沖奧影片的路線。

究其原因,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學院內部是一位威望非常高、人緣非常好的導演,之前多次提名奧斯卡獎,2005年的《百萬美元寶貝》更是在會員們支持下擊敗大熱《飛行家》,獲得奧斯卡。

之後也是佳作不斷,在學院內部保持了很高的認可度。

《美國狙擊手》這類型的片子,既有著愛國主義情懷,同時也在反思美國對外政策、戰爭政策,貼近時代脈搏,相較歷史題材,或者幻想題材,這種類型題材更符合學院評委胃口。

華納兄弟想要讓這片子去奧斯卡上試試。

但馬修拒絕了這一初步計劃,《美國狙擊手》是不是符合奧斯卡的胃口,他沒考慮過,也不在乎,對沖奧之類的一點興趣都沒有。

不是他自信心爆棚,而是多方市場調查得來的實際數據,他的商業號召力比起奧斯卡強太多了。

況且,九月份有個極其重要的日子——9月11日。

這是每年全美從媒體到民眾,對恐怖主義聲討最猛烈的時間段,對於《美國狙擊手》這樣一部片子來說,還有比這更好的檔期嗎?

所以,《美國狙擊手》會9月11日之後的一個周末上映。

這樣一來,影片中克裡斯-凱爾不斷射殺「恐怖分子」,會得到輿論的全面支持。

過往有無數事例證明,一部電影的檔期也是成敗與否的重要條件,有些時候其重要性甚至超過電影質量。

好電影未必有高票房,爛電影票房也不一定差。

只要有點電影常識的人,都很清楚這一點。

然後,周末到了,馬修特意剪掉有些亂的頭髮,做了個乾淨利落的新造型,去參加泰勒-斯威夫特的派對。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