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軍事天才帶著資治通鑒來到異世界》第1382章 羅林帝國最長的一天(下)
「我們……不可能贏的……」

一顆接一顆的淚珠從約澤夫的眼眶中滾落。

屢戰屢敗,從開戰至今一直敗到了今天,而自己這最後的努力——夜襲布列顛尼雅軍西路軍軍營的計劃,也因布列顛尼雅軍那密集的斥候偵察網而宣告失敗。

約澤夫的鬥志已經被摧毀。

他已經失去了和布列顛尼雅軍戰鬥並勝利的意志和信心。

在布列顛尼雅軍壓倒性的戰力優勢下,他現在甚至連反抗的心都沒有了。

那些追擊他的騎兵,終於如約而至。

沖在最前頭的騎兵,將手中的長槍往前刺出,刺穿趴在泥濘土地上的約澤夫。

那動作,就像踩死地上的臭蟲一般。

……

……

「維羅妮卡」計劃——對如何滅亡羅林帝國而設計出來的周密作戰計劃。

儘管總參謀部的諸位參謀們花去了大量的時間,才終於將「維羅妮卡」計劃制定完畢,但「維羅妮卡」計劃的大概步驟,其實就只有3步——

第一步:攻破北方防線。

第二步:攻陷奧爾良。

第三步:攻陷圖黎,結束戰爭。

這3步便是「維羅妮卡」計劃大體步驟。

自8年前與羅林帝國簽訂了那對羅林帝國來說,無疑是喪權辱國至極的《特路瓦條約》後,羅林帝國中央將帝國北方的7個省份統統割給了布列顛尼雅帝國。

北方7省不僅僅是羅林帝國重要的經濟發達地區,還是羅林帝國重要的北方屏障。

將這些領土統統割給布列顛尼雅帝國後,便代表著羅林帝國將自己重要的屏障送給了布列顛尼雅帝國,而自己將陷入無險可守的窘境。

也因如此,帝國國內的不少仁人志士一直渴望著收回因《特路瓦條約》而丟失的這些領土。

儘管在北方7省丟失後,羅林帝國緊急修繕了靠近北方過境線的每座城池,將那些大城統統要塞化。

但是論整體的防禦效果,肯定是不如他們北方7省還在時的那北方防線的。

「維羅妮卡」計劃的第一步,是總參謀部……不,應該說是伊爾莎、卡米爾、以及帝國的絕大部分文臣、騎士,都公認的最簡單的一步。

打從一開始,布列顛尼雅帝國的君臣們就沒有將羅林帝國北方防線的防禦放在眼裏。

攻破羅林帝國的北方防線,對布列顛尼雅軍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

難的是下一步。

就和計劃的第一步是大家公認的最簡單的一步一樣,計劃的第二步——攻陷奧爾良,也是大家公認的最困難的一步。

在丟失了北方7省、羅林帝國的北部陷入無險可守的窘境下,大城奧爾良——便成了阻止布列顛尼雅軍南下進攻圖黎的最後一道屏障。

奧爾良並不是什麼要塞。

但論堅固性,奧爾良並不比大陸各國上的任何一座要塞差。

奧爾良是羅林帝國數一數二的大城,有著遠高於、也遠堅固於其他普通城池的城牆。

只要有足量數量的士兵進駐,奧爾良便能化身為堅固的銅牆鐵壁。

同時——論重要性,奧爾良也並不比阿瓦隆要塞、穆哈維茨要塞這樣的超級要塞差。

尤其是在羅林帝國的北方已經沒有任何天險、布列顛尼雅帝國的軍隊可以隨時隨地打穿羅林帝國的北方的今天。

奧爾良坐落在一個極其重要的戰略要點上,恰好就坐落在前往圖黎的必經之路上。

可以說——不攻破奧爾良,就沒有辦法進攻圖黎。

不進攻圖黎,就沒有辦法滅亡羅林帝國。

也正因如此,在擬定「維羅妮卡」計劃的詳細計劃內容時,蘇誠不止一次地在總參謀部內和諸位參謀強調道:

「羅林帝國的存亡與否,皆繫於——奧爾良之上!」

……

……

布列顛尼雅帝國皇曆298年,4月20日。

羅林帝國的北方防線——全線崩潰。

從戰爭開始,到布列顛尼雅軍徹底踏平羅林帝國的北方防線——僅過了10天。

駐紮在北方的總計約10萬左右的羅林軍將兵被布列顛尼雅軍擊潰、俘虜、殲滅。

羅林帝國的整個北方,已經找不出任何一支還有在抵抗的成規模的羅林軍了。

從目前的戰況來看,很明顯是布列顛尼雅帝國佔了絕對優勢。

在布列顛尼雅軍的猛攻下,羅林軍潰不成軍、一敗再敗。

戰況的發展,就如「維羅妮卡」計劃中所預想的一模一樣——他們布列顛尼雅軍毫無壓力地全滅了羅林軍的北方邊境部隊,讓羅林帝國的北方防線全面崩潰,順利完成了計劃中所設定的第1步戰略。

三路大軍經過些許的休整後,準備開始進行「維羅妮卡」計劃中所設定的第2步戰略、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戰略——進攻奧爾良。

只要攻下奧爾良,羅林軍將失去他們最後的屏障、徹底失去還手之力。

因此可以說——接下來的奧爾良攻略戰,就是此次「滅南戰爭」的最終決戰了!

由阿爾伯特、威利、哈利三人分別統率的三路大軍,從不同的方向,朝決定著羅林帝國的生死存亡的重鎮——奧爾良進軍而來......

......

......

羅林帝國的存亡與否皆繫於奧爾良之上——這種事情,連布列顛尼雅人都知道,羅林人肯定也知道。

原本,羅林帝國中央還寄希望於北方邊境軍能禦敵於國門之外。

隨著一條接一條的噩耗傳來,羅林帝國的君臣們的幻想徹底破滅。

在大臣們的建議下,貝拉女皇緊急啟用留守於圖黎的德尼,交給了他2萬精兵,令他統率這2萬精兵進駐奧爾良,死守他們羅林帝國最後的希望——奧爾良。

自貝拉女皇和薇薇安簽訂了《牛奶條約》後,德尼便一直留守於圖黎。

也正因如此,遠在圖黎的德尼對巴爾等人意圖起義之事毫不知情。所以德尼根本沒有參加巴爾等人的起義。

其實——在巴爾等人決定起義後,萊奧曾經向巴爾提議過:拉留守於圖黎的德尼入夥。

按照萊奧的設想,德尼正留守於圖黎,若是讓德尼也入夥的話,剛好可以和他們裏應外合。

對於萊奧的這個提議,巴爾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因為巴爾清楚自己的這個起義必敗無疑,連靠近圖黎的機會都沒有。

既然連靠近圖黎的機會都沒有,哪需要德尼跟他們搞什麼裏應外合?

在得知巴爾等人發動起義時,德尼那時的心情已經不用用「震驚」這樣低級的辭彙來形容了。

巴爾的起義失敗、全員被捕後,德尼也是那幫力主輕恕巴爾等人的大臣之一。

雖然巴爾等人最後落得了「關進大牢監禁」這樣的極輕的處罰,主要是因為貝拉女皇的心軟,但這也離不開力主饒過巴爾他們的德尼等人的功勞。

在巴爾、萊奧等人被捕、北方邊境軍全軍覆沒的當下,德尼成了羅林帝國中央唯一能倚重的大將。

貝拉女皇派出了他們最後的大將去率軍駐守奧爾良。

為了能夠增強守軍的戰力、為了能夠守住奧爾良,貝拉女皇還從牢中特赦了一名將領,讓這名將領輔佐德尼一起死守奧爾良。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