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崛起1639》第一五一章 任為贊畫
兩日後,高一功、張鼐、慧梅與雙喜留下十萬兩銀子,帶著一千條燧發槍離開了揚州,雙喜雖有諸多不舍,但已經能坦然面對慧英,落落大方的抱拳告辭,也在這一日,孫傳庭召見候方域、陳貞慧、冒襄等十餘復社名人,商討國事。

候方域擬屯田奏議,計分官屯、軍屯、兵屯、民屯、商屯等十目,洋洋萬言,條暢練達,明顯做足了準備,可是他忘了一點,江南一帶,田地皆有主,官田也多被侵佔,又哪來的田去給孫傳庭屯田呢?更何況孫傳庭有半年大限,水稻等的及,他等不及。

陳貞慧進言:讀聖人之書,自知討賊之義,但知為國除奸,不惜以身賈禍,方今流寇作亂,而以小人陰險叵測、猖狂無忌,若不早行懲冶,則釀禍蕭牆,將危及陪都。

這就是俗稱的攘外必先安內,可南京派系林立,有東林,有復社,有閹黨,還有以魏國公徐家為首的勛貴,又有新興士紳階層,而孫傳庭除了一萬京營官兵,在南京毫無根基,他如果行安內之策,只能是聯合一派打壓另一派,不說被當槍使,他所聯結的那派,就真的甘心聽命麽?

陳貞慧的目地,也只是誘使孫傳庭打壓東林,復社走上政治舞台。

復社的政治主張與東林幾乎是一致的,兩者的區別表現在一個在野,一個在朝,一個是年輕少壯派,言行舉止往往激進,另一個多以成年人為主,行事老成持重,復社既視部分東林黨人為前輩,如錢謙益、黃道周、馬世奇、劉同升、陳子壯等,又不甘心匿於幕後,總想著走上政治前台,取東林而代之。

同時復社認為,大明落到如今地步,與東林黨人的執政有著很大關係,是東林誤了國,可復社忽略了一點,他們的政治與經濟基礎,與東林完全重疊,即使取東林而代之,復社也只會是另一個東林。

冒襄是如皋人,其家號稱如皋首富,因如皋位於江北,已經被革命軍攻佔,因此他的立場與候方域及陳貞慧相左,主張以誠感之,以義動之,說服李信真心投效朝庭。

經過暢談,孫傳庭很是失望,讓他看清了復社比之東林更有不如,東林雖然結黨營私,但好歹是做事的,而復社俱為誇誇其談之輩,不過他召集復社諸人,並不是傾聽政治見解,而是拿復社當刀使,驅趕一群年輕小將為自己衝鋒陷陣,因此好言安撫了一番,又許了官職之後,暫時任候方域、陳貞慧與冒襄為贊畫,留身邊幫辦軍務。

贊畫顧名思義,是謀劃、策劃的意思,大致相當於清朝督撫的幕僚,地位次於軍師,主要是孫傳庭雖然督師南京,但沒有人事任免權,正式官職還需要南京吏部下文,這需要一個相當長的利益交換和試探的過程,更何況孫傳庭並沒有為他們求官的意思。

不過得到贊畫一職,三人已經很滿意了,辭別孫傳庭之後,候方域哈哈笑道:「今日蒙製軍賞識,聚為心腹,當浮一大白,走,咱們回媚香樓喝兩杯。」

陳貞慧點頭笑道:「辟疆啊,把你家圓圓也叫來吧,大家熱鬧熱鬧!」

冒襄的紅顏知己尚是陳圓圓,董小宛雖傾心於冒襄,卻不受待見,直到陳圓圓被田國舅派來的人搶走之後,董小宛才漸漸地走進了冒襄的心裏。

「好,小弟去去就回!」

冒襄爽快的很,拱手離去。

其實復社的這幾個人,彼此心裏都有數,非常默契的為將來換著玩做準備,冒襄就是想著如何從家裏套取一大筆銀子出來,為陳圓圓梳籠,先獨佔一段時間,待得新鮮感褪去,再用陳圓圓交換顧橫波與李香君,甚至他還幻想過六人大被同眠的情形,他叫上陳圓圓,主要還是為了拉近互相之間的距離。

約半個時辰之後,出乎陳貞慧與候方域的意料,冒襄居然帶回了陳圓圓與董小宛,這二女是手帕交,就如寇白門與卞玉京,幾乎形影不離。

這可是意外之喜啊!

董小宛論起美貌,不如陳圓圓,卻別有一番清冷風韻,也是當紅的清倌人啊!

……

不知不覺中,一個月過去了,江淮大地已是春暖花開,高郵的水力織布廠,早於數日前正式開工,生產能力讓人膛目結舌,讓人不由擔心起了原料能否供應得上。

兩淮鹽業總公司也於半月前,正式投入運轉,因廢除鹽引,除了鹽商大量批發,還有吃夠了鹽商苦頭的揚州市民,雖然批發價要低於零售價,但售價仍比先前便宜了一半左右,而質量又遠遠高於私鹽,一時之間,購買如潮,還有人幫親戚朋友購買。

李信也不管,他只要銀子,就目前而言,每天的毛利都在萬兩上下,光一個兩淮鹽業總公司,就足夠養活全軍,而且還有潛力可挖,比如滷水的應用,將來有了空閑,他會著手於滷水的分解提煉。

因揚州徵收了數萬畝土地,揚州農業合作公司於不久前成立,以大農業,大集體為指導思路,走合作化的道路,但是具體實施,還得在這一季的麥子收了之後。

而李信最重視的《中華日報》也於一月期滿,發行了首刊,以現代報紙做對比,屬於大全張級別,合計有一萬份,計劃是揚州各府縣發行五千,淮安府一千,南京四千,就目前而言,後兩者只能是偷偷運進城,免費派送。

另李信發現,高估了活字印刷術,以活字排版的效率,一天一份是不現實的,最終《中華日報》改為三天發行一期,好在當時人對於新聞的時效性並不太過於重視。

清晨,挑著報紙的小販乘船過江,因揚州對應鎮江,與南京不在一條直線上,因此直到下午,幾百名由機靈的戰士扮作的小販才陸續從各門進了城,雖然天色漸漸黑了,可黑暗也掩護著他們的行動。

如同前世發放傳單,小販把一份份報紙塞進大戶人家或規模較大店鋪的門縫,各有名青樓也是派發的重點。

夜晚的媚香樓明燈高懸,與以往不同,這段日子以來,多了些高談闊論,揮斥方酋,因候方域、陳貞慧與冒襄被孫傳庭任為贊畫,政治性的話題明顯多了。

李香君與顧橫波以崇拜的目光看著自己的男人,陳圓圓也芳心蕩羨,恨不能冒襄立刻弄來銀子,給自己梳籠,董小宛則是暗自神傷,因為冒襄的目光從未在她身上停留過。

要說不屑的,依然是寇白門與卞玉京,她倆看的比較清楚,總覺得候方域等人是誇誇其談,又憑著女性的直覺,覺察到孫傳庭或是別有居心。

「河東君來啦!」

這時,有人轉頭招呼,就見柳如是盈盈走入院子,手裏還拿著一疊紙。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