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崛起1639》第二一一章 漢軍八旗
蕩寇軍戰艦開入黃河,成了決定勝負的關鍵,一支留在黃河,又分出兩支進入運河和馬浹河,三面合圍,艦炮轟鳴,向著岸上射擊,清軍的攻勢嘎然而止,並被驅趕遠離河岸,連沿著黃河堆放的輜重彈藥和糧草都丟了。

而正南方向又有蕩寇軍的陣地與臨清城,到天黑的時候,清軍被包圍在了方圓二十來裡的狹小地域內,不過讓人驚訝的是,哪怕是陷入了絕境,清軍都沒有投降。

九月份的夜晚,秋風帶來了陣陣寒意,清軍陣地黑燈瞎火,瀰漫著一股頹喪的氣息,儘管每個人嘴上都不承認,但實際上心裏明白,如果沒有奇跡發生,這一戰基本上是敗了。

還是被困在絕地,全軍覆沒。

蕩寇軍陣地,則趁著戰火中止,緊張的做著善後工作。

有自發趕來的臨清老百姓在修補著壕溝,有醫護隊給一名名傷員緊急救治,有專人把屍體集中在一起,也有工匠加班加點,維修替換著損壞的槍械和火炮,一片忙碌。

火光掩映中,那一張張面孔疲倦,卻又隱現興奮,還有些人趁著休息,興高彩烈的向同伴吹噓,自己打死了多少多少韃子,又或者與韃子肉搏,如何把韃子活活捶死!

李信也餓了,圍著火堆,拿著隻羊腿,大口大口啃著,張鼐更是吃的前胸貼後背,慧英慧梅和高桂英則秀氣的多,一小口一小口的品嘗,細嚼慢咽。

「哈!」

一口黃酒下肚,張鼐擦了擦嘴道:「痛快啊,這樣的仗,打起來才叫人興奮,李公子,今天我殺了十幾個韃子呢!」

李信舉杯,虛晃了晃,與張鼐幹了一杯,才笑道:「韃子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強,他們也是人,也有弱點,與我漢人相比,無非是更加兇殘罷了,他凶,就殺到他心驚膽戰,今天被圍著的韃子,一個都跑不掉。」

「痛快!」

張鼐大呼了聲。

慧梅有些恍惚,戰役越早結束,自己與張鼐的婚期就越近,她有些害怕,有些不安,這幾天時常心神不寧,想著未來的日子,不由暗暗嘆了口氣。

「總司令!」

這時,黃海匆匆趕來。

「哦?」

李信看了過去。

黃海掏出張紙道:「戰損已經初步統計出來了,請總司令過目。」

李信拿過一看,不禁倒吸了口涼氣!

全軍陣亡2813人,其中前鋒營64人,親衛連15人,重傷致殘515人,另俘虜清軍63人,戰壕以內擊斃清軍7412人,戰壕外暫未統計。

李信把戰報遞給了高桂英,就暗自盤算起來,清軍來時有五萬,戰壕內損失了7500,戰壕外雖然沒法統計,但是可以推算,漢軍八旗基本上被打殘了,外蒙扈從生還者不會超過3000,蒙古八旗和滿洲八旗戰死的數量應該在6000到8000之間,也就是說,外面清軍的上限在17000左右。

而自己一方不連水軍,尚有32000名戰士。

「韃子是秋後的螞蚱,蹦達不了多久,但是困獸猶鬥,今晚大家都辛苦點,打醒精神,千萬莫讓韃子跑了,現在你去傳令,一個時辰後,全軍熄燈!」

李信略一沉吟,便轉頭吩咐。

「得令!」

黃海施了一禮,快步離去。

「走,我們去看看漢軍八旗!」

李信啃著羊腿,招了招手。

老百姓經甄別,已經放進城了,而漢軍八旗沿著城牆根看押,萬一有異動,城上的火炮火槍能第一時間給予漢軍八旗最致命的打擊。

投降的漢軍八旗有三千左右,除了偶爾會有小聲交談,一片寧靜,一堆堆的人抄著袖子靠牆蹲著,忐忑而又不安,他們不知道自己會面臨怎樣的命運,是作為漢奸被釘上歷史的恥辱柱,還是被憤恨的民眾殺死?在瀋陽的妻兒父母又該怎麼辦?

「都站起來,總司令來了!」

突然有軍卒大喝一聲。

漢軍八旗本能的站了過來,朝火光深處看去。

一名二十齣頭的青年人領著數十男女快步而來,目中都不禁紛紛現出了恐懼之色,就是這個人,打破了自袁崇煥之後清軍縱橫不敗的神話,而且還讓清軍摔的如此之慘。

李信於十餘步外頓住,銳利的目光一一掃視,每一名與他對視的漢軍八旗,都低下了腦袋,露出光禿禿的頭頂,與那一小縲細長的辮子。

還有那旗兵服裝,馬蹄袖,怎麼看怎麼噁心,滿清比之前代的遼、金與蒙元的聰明之處,在於用文化和習俗閹割漢族,宋朝滅亡之前的漢族,崇尚素白、典雅、寧靜,而宋朝之後,被蒙元的惡習的玷汙,大紅大綠和熱鬧漸漸成為主流,到了清朝,更是鑼鼓齊鳴,梆子敲的梆梆響,噪音被當成了精華,漢族人民的習俗被替換,完成了一次文化上的偷梁換柱。

李信為什麼不喜歡紅娘子穿紅衣?

明面上的原因是一方面,而更重要的是,他排斥大紅大綠等庸俗的顏色,他喜歡素雅、潔白。

正如現代人結婚喜歡穿潔白的婚紗,其實不完全是受了西方文化的影響,在審美上,可以應用到哲學的概念,內核和外延。

幾百年來,漢族的審美觀受到歪曲,被人為的引導為以庸俗為美,但是受影響的只是外延,審美的內核卻是烙印在了血脈深處,一旦外部條件寬鬆,內核會迅速糾正被歪曲的外延。

古代中國在先秦和魏晉時代,婚禮服飾以白衣為主,到了現代,千年一個輪迴,兜兜轉轉又回去了,這充分說明,現代人穿婚紗,只是對傳統審美的回歸而己,沒那麼複雜,試問現代有幾人結婚穿紅衣?

再如某劇被譽為國粹,卻衰落到再大力宣傳也幾乎無人問津的地步,這正是審美回歸的必然結果。

李信暗暗搖了搖頭,眼裏有厭惡之色閃過,漢軍八旗,就是一群被汙染的人,依著他的本心,漢奸比鬼子更可恨,他恨不得把漢軍八旗斬盡殺絕,可是他不能。

清國的人口構成中,滿洲人只有幾十萬,蒙古人也差不多在這個數,真正佔據多數的,還是漢人,這些人背祖忘宗,屠殺同胞,確實該殺,但殺人固然是痛快,卻也等同於把關外的漢人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面。

逞論其中還有一些是被掠往關外的老百姓,並非真心投了滿清。

作為執政者,應以利益當先,而不是憑著自己的喜好行事。

高桂英、張鼐等人也不吭聲,看著李信如何處置。

許久,李信問道:「你們對自己的未來有什麼打算?」

「這……」

眾人面面相覷,想說什麼,又不敢說,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