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崛起1639》第三二四章 九條決議
(謝謝好友frb9898的月票~~)

平台上清爽了,李信現出了滿意之色。

他把人趕走,除了清除朝堂的蛀蟲,另一個目地是割韭菜。

現代人對割韭菜的理解是割中產和低層,但要說收益,還是割官員收益大啊,通常來說,官員都有舒適的豪宅和不菲的田莊,當這些人三四年後跟隨崇禎去海外的時候,田宅等不動產怎麼帶走?

古人有置業購地的習慣,財產中的相當一部分以不動產為主。

李信是不會花錢贖的,後續還將出台一系列法規,嚴格限制這部分人的田宅買賣,最終只能落到他手上,或改造成小戶型的四合院分配給官員居住,或賞賜給有功之臣。

這也是改朝換代的必然階段,不掠奪舊臣的財富,又哪有財產分配給從龍功臣呢?

李自成的拷餉就是財富再分配的一種方式,李信是現代人,習慣於運用金融手段掠奪財富,看上去不是那酷烈,易於接受。

今日這一百來號官員只是開始,未來三四年,他會手段盡出,把更多的官員趕去北美,協助崇禎建國。

銳目一掃,李通道:「現在本王宣布兩個決議,其一,大明官員歷來俸祿偏低,這是不應該的,從下月起,各級官員的薪資上漲一倍,年底根據內帑盈餘,面向全國官員軍兵,依級別發放年終獎,發放標準與數額將於臘月中旬之前擬出草案,由我簽字確認。

其二,九品以上在京官員,將於一兩年內逐步按品級由朝庭提供公用住房,自有住房,不佔公用住房者,提供住房補貼,各省入京官員,由省府在京申請修建辦事處,提供住宿!

其三,常朝依崇禎舊例,每月逢三六九舉行,地點移至皇極殿,不再於室外召開。」

李信其實挺不理解的,明清以前,朝會在宮殿召開,從明朝開始,朝會移到了室外,任憑群臣風吹雨淋,清朝沿襲了這一制度,是以從明清開始,有了平台召對之說。

「轟!」的一聲,底下再一次沸騰了。

京官不全部富的流油,對於清貧衙門,比如翰林院和科道言官來說,漲工資比什麼都實惠。

眾所周知,明朝官員俸祿之低,是歷朝歷代之最,導致官員不得不貪,清廉如海端,買肉居然成了新聞,李信把工資漲一倍,又用內帑給官員發年終獎,絕大部隊的官員,都不用再為生計發愁了。

國企的收入分兩部分,稅收歸國庫,利潤歸內帑,這幾年來,國企在淮揚和南京越辦越多,規模越辦越大,佔經濟比重也在逐步提高,是時候讓整個官僚階層分享國企的收益了,免得老有人說國企與民爭利。

雖然分了錢不見得能杜絕反對聲音,正如高薪未必養廉,但是不分錢,反對的聲浪會更大。

而工資再怎麼漲,也比不上解決住房。

南京秦淮河畔的一間房,能賣到六百兩銀子,寇白門家擁有一處宅院,至少值幾萬兩,北京作為都城,雖然在經濟上略遜於南京,但房價更高。

如海瑞赴京做官,最差的四合院也得好幾十兩銀子的租金,根本付不起,還虧得好友王用汲贊助,才找了一所簡陋的四合小院安生。

很多人都慶幸,自己萬幸沒胡亂說話,留了下來,當然了,也有極少部分人暗哼邀買人心,畢竟陰陽怪氣,自命清高的人永遠不缺。

待下面漸漸安靜,李信又道:「下面本王再宣布幾件事情。

其一,明朝滅亡有諸多因素,但不可否認,貪腐起了重要作用,我再次重申,以前的舊帳一筆勾銷,今後,誰要敢伸手,必然法辦,絕不姑息!

故此,都察院將改組為檢察院,接收同級警察機構的卷宗向法院提起公訴,擁有羈押拘留權,並設立下屬反貪局,專門暗察官員賄賂,大理寺則改組為法院,擁有審判權,警察局、檢查院與法院專事司法,是為司法系統三駕馬車,替代刑部,缺一不可,府縣長官在改組完畢後不得再受理任何案件,大明律亦將擇機修改。

其二,十三道禦史不再稱之為言官,今後在各省成立常駐機構,建立省府縣級檢察院,言官僅包括六部科道,廢除風聞奏事,必須據實以聞!

其三,重設丞相,任期五年,最多可連任兩屆,本王在外領軍作戰時,政務委託給丞相,將來新朝建立之後,於適當時機,丞相由選舉產生,不由皇帝任命,具體細則容後再議,目前我先任命史可法擔任丞相,也歡迎有見地者向我直接上書。

其四,廢除南直隸,南京六部,南京皇宮拆除,還地於民,設立江南布政使司,李仙風任布政使,主持建省,張全任江南省守備,與李仙風分執政軍大權,另由高名衡暫任副丞相,將來河南收復之後,出任河南布政使。

其五,義男義女為明朝一大沉垢,名為父子母女,實為奴僕,本王在此規定,收養義男義女須報備當地派出所,義男義女享有財產繼續權,有權於任何時刻要求分家,待遇等同於主家嫡系子女,按人數平均分配家產,如遇不公對待,可向當地派出所或警察機構報案,接案機構必須立案,限期偵破。

如有隱瞞不報者,當地警察機構須從嚴從重處置,倘若執法人員有違法違紀或與主家私自勾結者,從重從嚴處置,主家如對義男義女有人身傷害,一經核實,必須由警察機提請檢察院逮捕立案,由檢察院向法院提請公訴,法院必須從嚴從重判決!

其六,今後流刑,一律流往北美大陸,追隨崇禎開墾拓荒。

其七,各部財務卷宗即刻交由本王親衛封存,將來由財務總公司接管!

其八,部門職權將擇機重新調整,我希望各位在調整之前,先靜下心想一想,自己適合做什麼,能做什麼,可以向我上書毛遂自薦,有好的主意也可以直接來找我,但我把醜話說在前面,不要對我使什麼歪門邪道的手段,這樣只會害了你自己。

其九,下詔孫傳庭,調北京任兵部尚書!」

階下議論紛紛,李信對朝庭改組邁出的步子相當大,關鍵是明朝的六部制度已經開始拖生產力的後腿了,但他暫時除了刑部,並沒有改動其餘五部的心思,畢竟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廢除刑部,則是因為司法制度的改革已經刻不容緩了,必須要單獨剝離出來,營造一個相對公平的經商環境,而且將君權集中於一人,也是開歷史的倒車,所以李信重設丞相,職權設置大約相當於現代的總理。

不片刻,太常寺少卿吳麟征拱手道:「攝政王大公無私,當是萬民之福,只是義男義女牽涉廣范,立刻取締,是否操之過及?」

李信擺擺手道:「義男義女是明朝的老問題,大明律不允許蓄奴,禁止民間良人奴僕化,更不允許以人身買賣,私債準折從而壓良為賤,即便是皇親勛貴,也對蓄奴做了嚴格限制。

奈何人心慾壑難填,對於官僚、地主和大商賈,遠不是一紙禁令就能禁止,通常以婚娶契約掩蓋蓄奴事實,其構買奴婢的文契,皆不書為奴婢,而曰義男義女,兩百年來,愈演愈烈,如不嚴厲打擊,早晚境內遍地豪強,國家掌握丁口,未必多於大戶之奴僕。

本王在揚州、南京之時,曾取締人伢子,只是治標不治本,而今新舊朝交替,正是嚴令禁絕的最佳時機,如果現在不予理會,恐怕幾十年,甚至十來年後,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說著,李信揮了揮手:「今天到此為止,大家請回罷,下一次的常朝,在皇極殿召開。」隨即轉身而去。

官員們興奮討論著,加薪、解決住房固然是新朝的福利,但是清除了百來人,尤其是對朝庭的改革,不僅意味著有位子空出來了,還會有更多的官位,凡是自負有些才能的,無不躍躍欲試!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