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崛起1639》第六十章 土法測繪
城頭做著備戰,城下也在準備攻城,八門紅夷大炮已經運了過來,當時紅夷大炮的最大射程在千米左右,有效射程在五百米,是無比犀利的攻城利器。

而高郵只有佛郎機炮,畢竟紅夷大炮在明末是非常稀缺的,寧遠之戰,尚要臨時從葡萄牙人手裡購買,這十年來,儘管明室陸續仿製出了不少,卻多用於戰爭第一線,如江淮、江南等戰火不及區域,除了南京、揚州、廣州等重要城池配有紅夷大炮,大部分的省府都沒有,逞論還不是府城的高郵州。

說起來,李信是佔了福王的光,若非福王就藩洛陽,洛陽作為府城,也沒資格配置紅夷大炮。

「總司令,火炮已就緒!」

炮營營長陸一鳴向李信彙報。

因採用顆粒葯,火炮的射程提高了三成,擺放在距高郵約一裡的尺度上,將來科學配方火藥面世,他有信心把射程再提高兩到三成。

李信剛要下令開炮,卻是發現,城頭有幾個民夫看著很眼熟,動作也很古怪,又相隔的遠,看不大真,於是向紅娘子問道:「你仔細看,那幾個是否你邢家班的人?」

「應該是!」

紅娘子看了半晌,急聲道:「李公子,那些人定然是被逼上城頭助守,開炮萬一傷著了,該如何是好?」

都是自己的下屬,李信還做不出隨便拿人送死的事情,更何況那麼多雙眼睛在看,如他不顧一切強行開炮,怕是要讓人心寒。

邢武眉頭一皺道:「爹也不小心,居然被官軍逮著,總司令,我倒是有個法子,不如調佛郎機炮過來,打城牆,再準備好火藥去炸城門,炸開了一湧而入。」

「總司令,我看這法子可以。」

黃海點頭附合。

「等等!」

紅娘子卻是道:「若是把佛郎機炮推上前,要裝火藥,裝炮子,還要定位,有這工夫,守軍怕是能開兩炮,平日裡只要稍微有些操演,就能讓炮營死傷慘重,還是再想想吧。」

佛朗機炮是一種後裝滑膛炮,一門母炮帶四到八枚子銃,可預先裝填彈藥備用,戰鬥時輪流裝入母銃發射,發射速度極快,又配有準星照門,提高了精準度,但是受技術條件限制,子炮與炮腹間縫隙較大,會導致火藥氣體泄漏,同時他還是一種輕型炮,不具備紅夷大炮的射程。

明軍是把佛郎機炮置於城頭的固定炮位,用於守城,只要稍微有點操演,就可以根據不同的區域和距離,事先測定角度和裝藥量,戰時定位目標位置,直接套用,哪怕不瞄也能打的很準。

紅娘子的擔心就在這,誰敢保證,明軍沒有預先排演過呢?

而紅夷大炮遠則遠矣,論起準頭,卻遠不如佛郎機炮,打城牆的炮彈說不定就能打中城頭!

因城上有邢家人,別人不好多說,高桂英則是冷眼旁觀,她倒要看看李信能拿出什麼法子來。

李信突然靈機一動,紅夷大炮在本質上是加農炮,彈道彎曲,精確打擊需要計算標尺、坐標和距離,需要運用幾何知識,還需要一些簡單的測繪工具。

但臨陣抱佛腳顯然來不及,測繪工具更是沒有,他想到了土法測繪,簡而言之,是以臂長尺與跳眼法兩種方法綜合起來求一個平均值。

臂長尺是把一支刻有分劃的木條與手臂結合起來測距,分劃是手臂的百分之一長度,利用相似三角形成比例的原理,計算公式為高度乘以一百分劃。

跳眼法則是解放軍常用的測距法,原理是人兩眼的瞳孔寬度為臂長的十分之一,將測得的實物寬度乘十便是距離。

在歷史上,運用跳眼法最為熟練的是神級狙擊手張桃芳,上甘嶺戰役時,張桃芳使用沒有瞄準鏡的莫辛納甘步槍,以跳眼法取得了三個月內斃敵兩百四十一名的輝煌戰績!

「以三叔之精明,若想躲,不可能被拉了壯丁,他們很可能是將計就計,尋機挾持大人物開門,既如此,我們得創造破城的機會,我來開炮!」

土法測繪李信從未實踐過,只是了解,畢竟在他那個時代,各種高精尖的定位測量手段層出不窮,完全沒有必要用土法去測量目標,更何況現代武器除了帶有製導的彈藥與狙擊槍,基本上是以火力覆蓋為主,講究單位時間內輸出最大的火力,對精度反而不太要求。

在回憶了土法測繪之後,李信便道。

「李公子,你……會開炮?」

紅娘子訝道。

「試試吧,來,炮營的人過來,先聽我講!」

李信拍了拍手,詳細講解起了土法測繪,他一邊講解,一邊中規中矩的比劃著看不懂的動作,但沒人因不懂而不當回事,尤其是炮營,心裡都有些羞愧,身為一軍之主,竟然要親自開炮,這反襯出了自己的無能,一時之間,人人均是卯足了一口氣!

而城頭,趙九禎等人卻是既緊張,又不解,明明流賊已經把紅夷大炮拖過來了,但是不知怎麼回事,就是不開炮,還在那聚作一團。

趙九禎不由問道:「諸位,可知流賊在做什麼?」

一眾官員相互看了看,袁懷山遲疑道:「或許是流賊不會用炮吧,所以在那搗鼓。」

「嘿嘿~~」

居然有人嘿嘿一笑:「別搗鼓炸膛嘍!」

這顯然是個冷笑話,真炸膛了又如何,最多死個十來人,而流賊的兵力仍然佔優,完全可以發動強攻,反觀自己一方,滿城的軍卒究竟有幾分決死之心誰都沒底氣,偏偏這時打不得,罵不得,只能哄著。

不遠處的邢三等人也有些擔心,但又沒人敢說話,只能以眼神互相交流。

「嘭!」

就在這時,底下火光一閃,一聲巨響傳來,尖銳的破空聲接踵而至,袁懷山本能的蹲到了城垛後面,還不忘大叫:「老刺史,快蹲下!」

不用他提醒,趙九禎已經蹲了下來,還有人反應不及,臉都嚇白了,好在這一炮,從頭頂擦了過去。

雖然沒打中,但李信不氣餒,頭一炮是做定位用的,根據彈道來調整下一炮的角度,旁人沒有經驗,可能看不到炮彈,不過這對於李信不是問題。

人的眼睛在一尺距離的解析度是0.1毫米,反應時間是0.1秒,如果炮彈以正常速度飛行(1200米秒),又能事先預估出飛行軌跡,多加訓練的話,就可以看到介於150米到500米間從身旁飛過的炮彈。

況且紅夷大炮的初速度遠遠比不上現代加農炮,飛行速度也就兩三百米每秒,李信毫不吃力的捕捉到了一個黑點越城而過,於是道:「炮口下移三寸,開炮!」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