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崛起1639》第四三零章 與清交易
(謝謝好友浪得y虛名的月票~~)

這日,李信正在接見朝鮮代表團。

還是原班人馬,以金堉為首的數十人,持有朝鮮國王李倧的國書,表示原意交還漢江以北的土地給大明,並以濟州島作為大明庇護朝鮮的報酬。

朝鮮權貴也是被逼的無路可走了,清軍勒索漢城,讓他們感到了恐懼,大清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難熬,去年冬天還能剋製住,僅是勒索,再往後兩年,恐怕就會直接打破城門,進城劫殺了。

面對外敵的寇掠,對方又不接受投降,換在別的地方,肯定是上下一心,絕對死戰,但是朝鮮不同,朝鮮上下隔閡分明,底層對於國家沒有任何的認同,亡了國,國王和權貴被搶被殺,舉雙手雙腳歡呼還來不及呢,哪肯為之拚命?

再退一步說,朝鮮也沒有足夠的錢糧召兵。

滿朝文武紛紛上書,重提與大明的盟約,原本嗷嗷叫要給大明點厲害嘗嘗的儒生們改為支持向大明割地稱臣,這也是沒辦法啊,不涉及到自己的時候,可以吼兩嗓子,但是滿清已經明顯威脅到了他們,什麼國家大義,氣節,全都顧不上了。

繼續過人上人的生活,世世代代權貴才是最重要的,與之相比,割讓一半的土地又不算什麼,只要朝鮮仍在,大明總有再次衰落的一天,仍是有機會收回失地的。

因此,才有了金堉此行。

金堉眼巴巴的看著李信,他的身上,承載著漢城權貴富戶的希望,他就怕李信加碼,好在李信略一沉吟,點點頭道:「貴國看來還不算糊塗,好,此事我可以同意,你先下去,過幾日你和我回北京,正式簽署盟約。」

金堉鬆了口氣,拱手道:「那下臣就先告退了。「

說完,轉身而去。

李信是在通州運河驛站接見的朝鮮使團,本身面積不大,金堉還沒邁出大門,就見著幾名滿洲人在親衛的引領下走來。

這行人,正是以濟爾哈朗和豪格為首的滿洲人,見著朝鮮人,心裏均是一驚。

朝鮮人出現在這裏,擺明了是向李信求援的,如果蕩寇軍出現在清朝邊境,那對於大清,真是四面合圍了。

一時之間,均是眼裏現出了不善之色。

而且世上怎麼可能有這麼巧合的事情,自己剛來,就見著一名朝鮮人離去,分明是安排好的。

金堉也是一怔。

對於滿洲人,他既有畏懼,又有痛恨,本來好好的做大明屬國,一不納稅,二不進貢,遇上麻煩了,還有大明前來主動解決,多好?

可這天殺的滿洲人,趁著大明衰落之機,逼迫朝鮮投降,要說降就降了,可那滿洲人就是程咬金三板斧啊,使完就被打回了原形,這不是害人麽?

而且還一次次的入境寇掠,逼迫朝鮮向那黑心賊李信割地稱臣!

這份恨意,真是傾盡三江之水也難以洗盡,今日見著滿洲人雖然有些意外,但金堉立刻就意識到,肯定是來向李信求和的,頓時挺起脊背,冷哼一聲:「呦,這是誰家的王爺,聽說蕩寇軍專割爾等的辮子,來來來,讓我看看,辮子還在不在?」

「你……找死!」

豪格性情暴躁,大怒。

濟爾哈朗也是氣的不行,不過他老成持成,按住豪格,冷聲道:「朝鮮人,首鼠兩端,當心族滅國亡!」

「哈~~」

金堉哈的一笑,伸手指道:「這話本官怎麼就聽不懂?爾等還是多操心自家罷,我朝鮮再怎麼說,也是中華數百年的屬國,縱然犯了些錯,教訓一頓就好,犯不著打打殺殺,而爾等與大明有血海深仇,爾等今日既來,未必就能活著出去!」

「哈哈哈哈~~」

金堉哈哈狂笑著,負手而去。

別說性格暴躁的豪格,就連老好人似的濟爾哈朗都被金堉一口一個爾等給氣的渾身顫抖。

換了去年,朝鮮人安敢如此狂妄?

「走!」

濟爾哈朗恨恨瞪了眼金堉,猛一甩袖子。

既然來了大明,自然要入鄉隨俗,滿洲人都換上了大明的服飾,頭上戴個帽子,把辮子盤起來塞進去,那時的辮子是金錢鼠尾辮,很少的一小撮,塞帽子裏完全沒問題。

很快的,一行人來到驛站大堂,隨從被攔在外面,隻放了濟爾哈朗和豪格進去。

看著站在面前,那負手而立的年青人,濟爾哈朗與豪格的眼裏都有一絲仇恨閃過,但是又不得不承認,私心裏還是有些敬畏的。

滿清素來是沒有氣節的,看看1840年後就知道,什麼賣國條約都往死裡簽,反正不是他家的東西,只要能保住地位都無所謂,他們屈服於強者。

此時的李信,在他們眼裏就是強者,再一想到這幾年來大清的困境,心裏又都充滿了苦澀,都覺得天道不僅僅無常,還殘忍無比。

當年努爾哈赤看到大明在走下坡路,悍然起兵,果然,薩爾滸大戰之後,席捲遼東,攻下明朝在遼七十餘城,再後的皇太極,更是一路高歌猛進,為入關攻打北京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可就在這時,李信來了,改變了一切。

「哎~~」

濟爾哈朗嘆了口氣,拱手道:「大清國和碩鄭親王見過明國攝政王爺!」

豪格也拱手道:「大清國肅親王豪格見過明國攝政王爺。」

「兩位請坐!」

李信點了點頭,伸手示道。

分賓主落坐之後,有侍上奉上茗茶,李信面帶微笑,與之東拉西扯,既不詢問二人的目地,也不探聽遼東的情況,完全是閑聊。

這刻的李信,一副和藹可親的模樣,二人完全摸不著頭腦。

最終,濟爾哈朗忍不住道:「攝政王爺,我等此行……」

李信揮手打斷道:「不必多說,本王可以暫時開個交易的口子,用一百萬石糧食,交換清國的人蔘和貂皮,具體如何換,由下面人商定。」

貂皮除了現代可以人工大量飼養水貂,在哪個時代都是奢侈品,但人蔘在明朝的時候不值錢,是後來清朝入關,內務府壟斷了人蔘貿易,有意炒作上來的,藉此斂取了大量錢財,一直到現代,人蔘價格居高不下都是受此影響。

不過人蔘的效用不假,治病是非常有用的。

李信也想效法大清內務府,把人蔘貿易掌握在國家手上,漸漸地把價格炒上去,為朝廷開闢一條穩定的財路。

一個國家長治久安的因素有很多,但最最基本的,是政府手頭有錢!

「哦?」

濟爾哈朗與豪格相視一眼,都從對方目中看到了難以置信,濟爾哈朗不由道:「攝政王爺仁厚,我代我大清國皇上與百萬民眾表示感謝,不過,本王此來,還是為真誠道歉,並願儘力向大明賠償。」

李信擺擺手道:「這事以後再說,先把今年的難關渡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