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之驚夢》第156章 洛陽音樂會(上)
今日的洛陽城非常熱鬧,五鳳樓下,一支支的隊伍聚集於此,彩妝異服爭相鬥艷,放眼望去衣帶飄飄鶯鶯燕燕,壯觀靚麗。

五鳳樓上,當今聖上攜寵妃武惠妃,及重臣子女端坐,觀看著即將舉行的音樂會賽。

李隆基為了完善霓裳羽衣曲,於月前命洛陽三百裡內,刺史、縣令可各帥所部音樂集於五鳳樓下,一來各較勝負,二來從中尋找靈感,取長補短以為己用。

今日,就是比試之日。

武惠妃看上去顯得愈發的嬌嫩,絲毫看不出已經是生過幾個孩子三十好幾的女人了,跟其身後的女兒鹹宜公主坐在一塊,人們都會以為是一對姐妹花。

這也難怪,要不是長得天資麗質還有一番手腕媚功,怎麼能得到風流倜儻的李隆基獨寵十餘年?

這麼,武惠妃就嬌笑著說道:「三郎,您看那支隊伍會獲勝?」

李隆基指著當中一支,說道:「我看好那一支,至少在服飾上又所創新。力士,那支隊伍來自哪裏?」

高力士查看了一下冊子,說道:「大家,是懷州隊!」

「三郎,快看!」武惠妃指著一個隊伍叫道:「那支是什麼隊伍,怎麼只有寥寥數人,而且穿著打扮,竟然如此寒酸!」

李隆基定眼一看,可不是麽,寥寥十幾人,穿著寒酸置身於一支支錦衣彩服中,顯得是那麼的格格不入,不合時宜。

高力士再看了一下,竟然沒找出是那個地方來了,於是叫左右小黃門下去查問。

魯山令元德秀站在隊伍旁,頂著滿場的目光,聽著傳耳而來的風言風語冷嘲熱諷,依舊顯得那麼雲淡風輕。而隊伍中的十幾人卻顯得格外的不自在。

元德秀淡然的說道:「樂工重的是技巧、技藝,曲目重的曲譜,衣著只是添彩,陛下所看著之歌舞無數,再好的服飾也不稀奇,若是你們能夠將我所譜寫的《於為》演奏出來,那麼咱們就成功了!」

「呦呵,好大的口氣。我說怎麼會一直叫花子隊伍出現在這裏了,原來是元縣令!」

元德秀一看,臉上古井不波,只是略微的行下禮,淡淡的說道:「見過秦刺史。」

懷州刺史秦重,也就是李隆基所看重的那支奇裝異服格外艷麗華貴的隊伍,秦重看著自己所帶的數百人的隊伍,又看了元德秀所帶的十幾個叫花子般的隊伍,不由得哈哈大笑。

秦重說道:「元縣令,可是魯山沒有人才麽?我要是你,看到這種場面,在陛下和娘娘面前,如此寒酸,早就找個地洞鑽下去了,免得等下陛下責罰下來,你吃不了兜著走!」

元德秀依舊淡淡是說道:「秦刺史,我要是你如此耗費民脂民膏,也早已找個地洞鑽了下去了!」

「你~」秦重氣急敗壞,隨即想到這會陛下可能正看著自己,於是一甩衣袖,說了句:「真是朽木不可雕也,爛泥扶不上牆的玩意,枉費了我的一片好意。」

李隆基卻是在看向這裏,高力士上前幾步說道:「大家,是魯山縣的隊伍。」

李隆基笑道:「原來是元德秀,難怪看著這麼眼熟!」

武惠妃好奇的問道:「陛下,這個元德秀很有才情嗎?怎麼陛下見過?」

高力士笑著說道:「這元德秀的才情那倒看不出來,只是這個十分古怪有趣。」

武惠妃感興趣的說道:「怎麼個古怪法?」

李隆基也笑道:「我之前也只是聽聞一些,力士,趁著比試還沒開始,你就講講這個元德秀的一些趣事來聽聽!」

原來這個元德秀質樸敦厚,很少文飾。年輕時就死了父親,對母親十分孝順。成年後因為頗有才情,被推薦參加進士考試,只是元德秀至孝不忍心離開母親左右,就背著母親進了京城。

經過苦讀,元德秀終於考中了進士,誰知道樂極生悲,元德秀的母親因為高興過度,一口氣沒上來,去世了。這下至孝的元德秀受不了了,直呼是自己害了母親,要尋短見去陰間陪伴母親。

被人救下尋死不能,元德秀就在在母親的墳墓旁邊建一間茅棚守護,行為也是十分的怪異,吃飯不放鹽酪,坐臥不墊坐墊和席子。服喪期滿,因為貧困實在是過不下去了,隻好調到南河縣任縣尉,在任職期間倒是頗為有些仁惠的政績。

黜陟使把元德秀的事跡報告給李隆基,李隆基這才注意到他,提拔他做了龍武軍錄事參軍。後因一次行軍途中不甚馬匹受驚掉下馬來,傷足辭去軍職,於開元二十三年年調任魯山縣令,

說到這裏,高力士又笑道:「還有一件趣聞也很又意思。」

「快快說來!」聽到這個人果然有些奇怪,於是武惠妃也起了興趣,催促著高力士。

原來這元德秀沒有來得及在母親健在時娶妻,就不肯再娶了。有人認為他不可以斷絕了後代,勸解他:「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元德秀卻回答道:「我哥哥有兒子,我的先祖可以得到祭祀,我為什麼還要娶妻呢?「

原來在當年,他哥哥英年早逝,還在繈褓中的兒子就成了孤兒,家中貧困又沒有錢請奶媽,元德秀就親自餵養他,等到侄子能吃飯了才停止餵養。

侄子長大後,元德秀更是傾其所有為侄兒娶了媳婦。這時家裏就十分貧窮了。元德秀不得已下就向朝廷求官。李隆基念在起有才情又懂民聲,就任命元德秀為魯山縣令。

就在數月前,有個小偷被關押在魯山縣的大牢裏,當地正碰上老虎作惡,小偷請求打虎贖身,元德秀就答應了他。這時有個官吏就說道:「那是小偷的詭計,將來他逃走了,你不是要受到牽累嗎?「

元德秀說不假思索的回道:「我已經答應了他,不能背棄約定。如果有牽累,我當承擔罪責,不牽連到別人。「

第二天,小偷帶著老虎的屍體回來了,全縣的人都為此而感嘆。元德秀也因此聲名遠播。

武惠妃聽完,也贊道:「果真是一個怪人,也是一個奇人,還是三郎有眼光,知人善用。」

李隆基聽了,也不由得哈哈大笑:「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這點眼光我還是有的。」

「三郎,被你們這麼一說,我倒是覺得這個元德秀或許會給咱們帶來一些驚喜。」

「是麽,那咱們就拭目以待!」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