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之驚夢》第111章 一隻眼
三月初的北方大地,依舊寒冷,凍的人瑟瑟發抖。

寒風刮過,天地間依舊一片寂靜。唯有點點綠色頑強的鑽出了地面,點綴著大地,帶來了春的希望。

長子縣西二十多裡處,有一小鎮,鎮名大南。大南鎮不大,兩百多戶,千餘人。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南鎮背靠著發鳩山,資源豐富,加上田地雖然不多,但是也算肥沃。

勤勞能幹的大南鎮在太平盛世裡,就算不富足,那也應該過著安定溫飽的生活。

可大南鎮的貧窮卻在長子縣裏屬於頭一號,甚至已經達到了讓人一聽色變,不敢踏足的地方。

甚至有句傳唱的童謠:「嫁女不嫁大南男,娶妻不娶大南女。」

就足以說明附近百姓對大南鎮的看法了。

大南鎮落到今天這般地步,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在大南鎮西邊發鳩山上,盤踞了一夥土匪。

匪號『一隻眼』的大當家其名不詳,於十年前在發鳩山上落草,大南鎮以及周邊的村落就倒了霉了。

十年前,大南鎮還是一個有戶六百多,人口三千多的大鎮。隻十年功夫,就凋落至此,可見一隻眼率領的這支土匪殘暴,殘忍的破壞力了。

官府也不是不想剿滅這支土匪,長子縣衙門,潞州府,甚至是河東道,都派兵前來圍剿十數次,奈何發鳩山山形險峻,易守難攻。

一隻眼又極其狡詐,官兵來得多了,土匪就往大山裏一鑽,你連人影都尋不到。

在搜尋時,只要你一不注意還得挨上冷箭、陷阱等丟了性命。

官軍來得少了,不但剿滅不了土匪,反而成了給一隻眼送裝備的運輸隊。

所以,十數次剿匪,皆無功而返。

此消彼長,一隻眼每經歷過一次圍剿,聲威便壯大一次。到了現今,已經是一個擁有五六百人的大寨了,在潞州乃至河東道,都算是排得上名號的悍匪了。

三月初八這天午後,大南鎮來了一支隊伍,這支隊伍很是奇怪。

說他們是軍隊吧,可是足足趕了一百多輛的馬車。可你要說他的商隊吧,馬車前後又有數百騎身穿各色布甲的精壯漢子,手持各種武器。

大南鎮百姓驚疑不定的看著這支奇怪的隊伍,紛紛在心裏猜測,這支隊伍來大南鎮要做什麼?幹什麼來的,剿匪?還是行商?

行商不可能,大南鎮通往西邊的官道被土匪截斷數年,已經荒廢長草了。

再者說,大南鎮都窮得叮噹響了,人均一條褲子都做不到了,何來的錢和貨,既然都無利可圖了,值得這麼大的商隊過來?

剿匪也不像,雖然這次隊伍比以往來的軍士都要顯得精良。可以往哪次來剿匪的軍隊不是打滿了旗號,聲勢浩大的前來,而且讓人一看就知道是所屬於何處衙門。

可這支奇怪的隊伍居然連一面旗幟都沒有。

按走南闖北見多識廣,即當過府兵,也做過衙役的吳老二斷言,這不是軍隊,至少不屬於所知的任何一支隊伍。

這次隊伍既不喧嘩也不擾民,而是徑直的穿過大南鎮,在西邊的一個枯草叢生,原大南鎮的曬穀場上停了下來。

事出反常必有妖。

大南鎮的百姓深受土匪之害久已,留存下來的人也都有了獨特的生存之道。

那就是各自回家,緊閉屋門,不聞不問。

「安營紮寨。」

隨著一位少年的一聲令下,整個隊伍有條不紊的行動了起來。

這支隊伍正是張博率領的野營。

二月初六這天,野營就被趕出了洛陽城,踏上了不一般的征程。

兩百精壯輔兵,幾乎人手一輛的馬車,車上載著滿滿當當的物質。

六百餘名正兵,人手一匹高頭大馬,身穿布甲手持精良武器。

只是野營又被去除了萬騎的番號,現在完全是屬於無人管束的存在。

沒有了番號,自然也沒有旗幟可打。這也正合了野營上下的意,頭上沒有上司指手畫腳、貪功索賄,要多自在就有多自在。

張博等人經過商議,為了好區分各旅,在各旅的原本灰色的戰甲和布甲上加了各色條紋。

張博的親衛隊著黑色條紋,雷萬春的紈絝旅著黃色條紋,南霽雲的先鋒旅著紅色條紋,張巡的無鋒旅著紫色條紋,西門慶的開山旅著藍色條紋,張羽的飛羽旅著綠色條紋,後勤旅著銀色條紋,輔兵著白色條紋。

值得一提的尤世可的貨殖府,除了武大領著的一夥親衛外,還有二十名商賈子弟,包括阿喜、阿福等十餘名機靈的大小夥子,還將貨殖府升格為貨殖旅。

貨殖旅除了互通有無外,還被賦予了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情報!

也因此,尤世可喜得鼻涕泡直冒,大呼英雄總算是有用武之地了。

至此,尤世可也算徹底的融入到野營中,一心一意的為野營謀發展。

野營出了洛陽,在二愣子山剿滅了一夥十餘人的剪徑蟊賊。

在三姑娘山團滅了一夥二十餘人的山賊,結果自身陣亡一人,傷了七八人。

在四嘎子山進攻一夥三十餘人的土匪時,雖滅了對方,卻付出陣亡兩人,傷二十幾人的代價。

剪滅三夥小蟊賊,自身卻付出了陣亡三人,傷數十的慘重代價,這讓野營上下都陷入了悲痛和反思中。

對於當兵吃糧和謀個出身的江湖草莽來說,打戰死人是在正常不過的事了,況且野營的待遇、撫恤和陞官,都是首屈一指的,那麼似乎也沒什麼不對。

而對於紈絝們來說,這可真不是踏春賞玩過家家,是真的會死人的。

紈絝旅沒有出現陣亡者,卻也著實傷了幾人。雖然讓不少往昔只會鬥雞遛狗的人膽寒,但也沒有人提出要退出野營。

先不管退出野營會得到何種懲罰,都是京城爺們,誰也都要臉不是?況且,也都是熱血青年,也都嚮往建功立業!

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有了血的教訓,張博不斷加大了訓練強度,都沒有人有怨言,反而相互鼓勵,相互督導的完成訓練任務。

短短時間,野營也算是有了一個團隊的精氣神!

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也成了野營上下不離口的至理名言!

焦木和孟固是潞州人氏,對發鳩山上的土匪是早有耳聞,也是深惡痛絕。

於是,野營就徑直的趕了過來,在大南鎮安營紮寨。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