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之驚夢》第401章 立太子
早朝,今日是大朝會,在京城有資格參加朝會的群臣都是五更沐浴更衣,早早的就來到了宮城外,等著參與朝會。

天還未亮,宮城外就已經擠滿了等待參與朝會的大小官員,戶部金部司郎中尤世可從一個雙人小轎子上下來,立即就有人圍了上去,紛紛叫道:「侯爺,您來了,下官這裏有袋還熱乎的馬奶…」

「得了吧,你這可是害我,我們可是連流食都不敢吃,你居然還敢喝馬奶,憋著尿的滋味你可能還沒嘗過,等下有你好受的!」尤世可的父親於數月前過世,尤世可就繼承了陳南候的爵位,加上尤世可辦事得力又會做人,深得戶部尚書的賞識。

「尤老弟,上次哥哥跟你說的事,考慮得怎麼樣了?」吏部考功司郎中蒙得已走了過來,對著尤世可問道。

而且有傳言說:要不是尤世可曾經是野營的人,而且跟張博的關係匪淺,否則的話現在的官職已經往上挪一挪了。

「多謝哥哥好意,兄弟我現在對自己做的事很滿意,暫時還不想挪窩!」尤世可笑了笑。

「那就不打攪侯爺了!」蒙得已一聽到尤世可這麼說,就丟下這句話轉身就走,其他人看到這般情景,轉而圍向蒙得已,而尤世可的身邊,就變得稀疏起來。

尤世可又笑了笑,也不以為意,也不是沒有人勸解過尤世可,讓尤世可跟張博劃清界限,轉而投靠李相公。雖說李相公跟張博是翁婿,可明眼人都察覺到自從李相公掌權以來,跟隨野營的權貴紈絝們,就沒有一個陞官的。

是的,沒錯,一百多人,沒有一個得到升遷的。

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於是最近也有人忍受不了,當眾發出了跟張博和野營劃清的界線的事!

「鼠目寸光!」尤世可的嘴裏輕聲的吐出了這個成語。

上朝時間到了,等候在宮城外的上百大小官員,自覺又本能的按照各自的官職爵位依次的走進宮城,走到大殿上,一排排的站立在各自的位置上。

「陛下到,眾臣跪迎!」高力士閃身而出,尖聲叫道!

隨後一聲帝王裝的李隆基邁著龍騰虎步走了出來,走上龍椅上,大馬金刀的坐了下來。

「臣等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嘩啦啦的百多位大小臣子們齊刷刷的跪下,山呼萬歲。

李隆基朗聲道:「眾卿平身!」

「謝陛下!」

待眾臣站定,李隆基又讓小太監搬些小錦墩子給數位年歲大的老臣坐下,接著說道:「眾卿,可有本奏?」

兵部左侍郎奏道:「啟奏陛下,磧西節度使兼北庭大都護蓋嘉運大都護上報,突騎施發生內亂,施莫賀達乾和都摩度聯手襲殺了蘇祿可汗,隨即二人相爭各立一汗,施莫賀達乾不敵都摩度,向北庭蓋嘉運大都護求援,蓋大都護上奏請陛下定奪!」

李隆基不動聲色的道:「眾卿都議議看!」

兵部右侍郎道:「啟奏陛下,臣以為這是大好事,突騎施名義上是歸屬於北庭治下,可在蘇祿可汗的率領下屢次反叛,原因就是突騎施實力太過強悍所致,如今天賜良機,臣以為咱們可以利用這機會,再加一把火徹底消弱突騎施的實力。」

禮部左侍郎奏道:「啟奏陛下,臣以為不妥,突騎施自從歸附我大唐以來,雖有過不臣之心,可大體還是臣服的,要是咱們儘快前去撮合,還加油添醋,傳揚出去,置我天朝上國於何地?」

禮部右侍郎奏道:「陛下,臣…」

就此事經過一番唇槍舌戰,直到牛仙客奏道:「啟奏陛下,臣以為當讓磧西節度使兼北庭大都護蓋嘉運大都護髮兵援助施莫賀達乾,以解突騎施之亂,至於如何行事,蓋嘉運大都護自會有決斷!」

李林甫隨即道:「臣附議!」

李林甫都附議了,眾臣紛紛道:「臣等附議!」

這事就這麼定了!

隨後禮部右侍郎奏道:「啟奏陛下,如今儲君之位空虛,不利於國本,臣以為陛下當早日太子,以固國本。」

禮部右侍郎此話一出,不亞於一場地震,震得群臣頭腦發暈,這重頭戲終於來了,雖然都知道這太子遲早要立,可這突然拋出,打了個群臣一個措手不及,就連李林甫都是如此。

李林甫朝著心腹遞了一個眼色,禦史中丞上前奏道:「啟奏陛下,壽王殿下溫良恭儉,當為太子!」

「立長不立幼,臣以為當立忠王殿下為太子。」

群臣又是一番唇槍舌劍,李隆基想起被武惠妃陷害導致被自己誤殺的三個兒子,不由得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煩躁,還有悔意。

李隆基給了身側的高力士一個眼神,高力士會意,大聲尖呼:「陛下身體不適,且容後再議,退朝!」

回到後殿的李隆基越想越愧對枉死的三個兒子,可罪魁禍首武惠妃驚嚇過度死了,就連帶對李瑁這個一向最疼愛的十八子產生了一絲厭惡。

李隆基這些時日以來考慮最多的太子人選就是立三子忠王李璵為太子,李璵年長仁孝恭謹,又好學,猶豫歲余不能決。

太子被廢後,儲君之位未定,李隆基還時常自念春秋漸高(今年五十四),三子(瑛、瑤、琚)同日誅死更加劇了不安,繼嗣未定,常忽忽不樂,寢膳為之減。

高力士明知故問道:「大家,何故如此悶悶不樂!」

李隆基不渝道:「你這老奴才,你不是一向擅長揣摩我的心思,又何必多次一問?」

「大家恕罪!」高力士恭敬道:「儲君之位乾係大唐江山,老奴不敢妄言。」

李隆基煩躁的道:「你這老奴才再來這一套,就給朕滾出去。」

看來陛下的真的煩躁了,於是高力士趁機寬慰道:「大家何必如此虛勞聖心,但推長而立,誰敢復爭!」

李林甫的權勢越來越大,已經開始不將高力士放在眼裏了,所以高力士是絕對不支持李瑁當這個儲君的。

李隆基一拍腦門道:「你說得對,是我鑽牛角尖了!」

開元二十六年六月初三,立李璵為太子;七月初二,行典禮,赦天下。十二日,冊忠王妃韋氏為太子妃。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