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之驚夢》第493章 寧王薨
張博和小五幾乎一無所獲的活到了長安城,當邁入府門的時候,小五說道:「三師兄,我義兄喜歡尋仙訪道交友甚廣,可能會有些線索。」

張博道:「小五,現在秋闈眼看就要到了,你先放一放,待科舉過了了咱們再來尋找,你先考個狀元來給咱們師兄弟長長臉,也了結師父的遺憾!」

「阿秀,你可回來了,伯父可是派人前來找過你好幾趟了,讓你趕緊回家專心備考!」郭麗看到小五總算是回來了,連忙說道。

小五一拍額頭對著張博道:「三師兄,看來真的得等到秋闈之後了,來了長安城我還沒去過家裏!」

小五的義父李承休在長安城擔任著作局從六品上的著作佐郎,作為財大氣粗的遼東李氏,在長安城裏自然是有自己的不小的宅院。

「也好,回去安心備考,我有機會也會去拜訪伯父!」張博笑著道:「放心好了,我會看著娜如,讓她先不要去打攪你準備秋闈!」

小五還沒說話,郭麗就喜道:「謝謝三師兄,那我們告辭了!」對於郭麗來說,此刻正好娜如和東方盈盈都不在府裡,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見過三少主!」小五的十名西域而來的護衛朝著張博行禮,張博對這一張張的熟面孔也很是高興,道:「好好的留在小五的身邊護衛他的安全!」

小五幾乎是被郭麗拖著走了,張博隻好苦笑著回到走進了內宅,一到內宅看到李依依正在練著劍。

李依依劍指張博道:「來比試一番!」

「好!」張博許久不曾打鬥,也是技癢,就取出劍來和李依依對練起青蓮劍法來。這一對練,張博發現李依依對這青蓮劍法已經練得嫻熟無比,唯獨缺的就是那份果決和實戰的經驗。

摒除果決和實戰經驗,張博發現自己絲毫奈何不了李依依,在被李依依打得手忙腳亂之後,隻好認輸!

「主母真是厲害,連三郎都不是對手!」如茵親自為李依依地上準好的熱乎乎的毛巾,接著又為張博擦拭著汗珠。看著吹氣如蘭的如茵,張博就有些忍不住了。

如茵雖然也是意動,可還是朝著李依依暗中努嘴,張博低頭在那紅唇上來了一口,就上前抱起李依依,哈哈笑著走向房內。

良久之後,李依依慵懶的道:「行了,楊鈴兒也快生了,這些時日你多陪陪她吧!」

時間到了秋闈之後,待發榜之日,小五高中狀元,張巡摘得探花,真是喜上加喜,張府也有一喜,那就是楊鈴兒誕下了一位小娘子,母子平安。

楊鈴兒雖然為沒能生下兒子,但看到張博是真是喜歡,也就釋然了,還年輕得很,來日方長。

張博大擺筵席,自然又是一場歡樂!

時間在不緊不慢的向前滾動著,轉眼就到了開元二十九年,在正月十五這天,聖人下製改賑饑之法。從前諸州有饑饉,都要先奏報朝廷,然後才能開倉賑給。因道路悠遠,難救懸絕。

從今以後,委州縣長官與採訪使,遇有饑饉,可先開倉賑濟,然後奏聞。

隨後到了十二月,發生了幾件大事,不過這些大事都無在長安城依舊擔任左金吾衛右翊府中郎將的張博無關。

首先發生的是突騎施再次生變,突騎施酋長莫賀達乾聞唐以阿史那聽為可汗,於是大怒謂之左右:「討平蘇祿,出於我的謀略。而反立阿史那聽為可汗,大唐何以賞我?」

莫賀達乾遂率諸部叛唐。

李隆基見吐蕃虎視眈眈,要是突騎施再亂就使得大唐有些顧此失彼,於是採取了牛仙客的建議,先立莫賀達乾為可汗,使統突騎施之眾,並命蓋嘉運招諭之,先穩住突騎施局勢再說。

開元二十九年六月,吐蕃四十萬眾入寇安人軍(今青海湟源西北),渾崖峰騎將臧希液帥眾五千破之。吐蕃人的大軍依舊在攻打達仕縣(今青海貴德東),石堡城已經暴露在了吐蕃大軍的兵鋒之下。

開元二十九年七月十八日,突厥遣使來告登利可汗之喪。

原來登利可汗忌諱兩位叔叔左右兩殺權勢過大,就與母親一同合謀剷除威脅,先是將右殺誘入至可汗牙帳,將他殺死,奪了其軍隊。

待要如法炮製將左殺也幹掉的時候,左殺判闕特勤事先得到消息,害怕步入右殺的後塵被殺,於是在部下的建議下採取先發製人,一舉攻殺了登利可汗,立毗伽可汗之子為可汗。

可沒幾天,新可汗很快被骨咄葉護殺死,另立其弟為可汗,接著骨咄葉護又殺掉這可汗,自立為可汗。

後突厥內亂頻繁,大唐朝中認為有機可乘,就命左羽林將軍孫老奴招撫回鶻、葛邏祿、拔悉密等九姓鐵勒部落,伺機發動對突厥人的進攻。

還有一件大事就是關於寧王爺以及張九齡到死都在倒有會造反的安祿山的身上。

安祿山善於奉迎,捨得錢財四下活動,使得長安朝野人多稱之。凡是朝廷派往使者至平盧營州一代,皆被安祿山重賂收買。

禦史中丞張利貞為河北採訪使,至平盧,安祿山更是曲事迎合,並大舉賄賂其左右,使得張利貞入朝,在聖人面前大為盛稱安祿山,於是李隆基就認定了安祿山為賢能,更加的寵信。

在安祿山的經營下,終於在開元二十九年八月十七日這天,李隆基下旨以安祿山為營州(今遼寧朝陽)都督,充平盧軍使,兩蕃、渤海、黑水四府經略使。

一時間,安祿山手握重兵,風頭正盛,相比之下,張博已是遠遠不能及。

開元二十九年十一月的一天,這天長安城裏特別寒冷,清晨,大街上的樹木都成為了凝結的霜封樹。

寧王府裡,李成器看著窗外的霜封樹,見此景而嘆道:「這就是民間所說的樹稼,諺語說:'樹稼,達官怕。'必定有大臣承受災難,我恐怕要死了。「

邊上伺候的兒孫們知道阿爺祖父大限已到,皆感到大為悲傷。果真,李成器在單獨跟小兒子李菁聊過之後沒多久,就病逝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