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之驚夢》第515章 追憶過往
風言風語乖乖的坐在炕上,而風氏再為依舊昏迷不醒的夫君擦拭著臉孔,一幅癡癡的模樣,當那隻芊芊玉手撫在風破天臉上那道傷疤上,那道碩大的傷疤看上去特別的駭人,而且眯著眼睛的話幾乎給人就是左眼已經瞎了了的感覺。

風氏的眼中露出心疼,也有感動更多的是柔情蜜意,不由得響起了六年前:

那年,風氏還不是風氏,是一名跟隨家人來到焉耆鎮的一名名叫風鈴的二十歲的少女,雖然二十歲的未婚少女在大唐的年齡是有點大了,可這也是沒辦法的,跟風鈴有了婚約的未婚夫在成親前遇到意外身故。

未婚夫意外去世的時候,風鈴還不到十四歲。

作為十裡八鄉最有名的美人兒,風鈴的夫家自然不願意這麼一個美人兒旁落,於是就要將與風鈴的婚約轉到短命鬼的弟弟上。可那弟弟誰不知道是一個傻孩子,肥肥碩碩的流著兩行大鼻涕整天就知道蹲在樹下數螞蟻。

這風家絕對不會答應,怎麼肯將水靈的女兒退到那個大火坑裏,既然定親的人死了,還沒有過門風家也只要退回當初的聘禮,那麼這門婚約也就解除了。大唐是鼓勵寡婦再嫁的,更何況只是定親還沒有過門呢!

那夫家肯定是不答應的,於是接下來就是一段的糾葛,為了擺脫這個婚約,風家甚至將風鈴送到一家尼姑庵,這一去就是五年,而風鈴也是在這五年裏,跟一位師太習得了一身的武藝,特別是一手柳絮刀法,極為出色。

後來,風家被逼迫的沒辦法,風父在焉耆鎮都督府謀取一份差事,乾脆就舉家來到了西域。可來到西域也不是良善之地,風鈴這樣的美人兒自然是到處惹人注意,焉耆鎮都督於茂成就看重了風鈴,要納為小妾。

風鈴和風家自然不會答應,於是就惹惱了於茂成,身為焉耆都督獨攬一鎮軍鎮大權,要收拾手底下一個小小的吏員,那還不就如同捏死一隻螞蟻一般的簡單。

於茂成只是略施小計,來個升職加薪將風父派遣道邊上軍鎮擔任一個參軍,在風家又舉家前往的途中,於茂成派出親衛裝扮成了馬賊劫殺了風家,再掠奪風鈴,真是千算萬算萬萬沒有算到風鈴這位嬌滴滴的美人兒,竟然一身的武藝在身。

風家遭到劫難,唯獨走漏了於茂成一心要得到的風鈴,於是追殺就開始了,在數月的逃亡中,風鈴終究力氣不支,被於茂成的狗腿子給擒拿了。

就在風鈴絕望要自盡的時候,一位大漢如同從天而降落入了絕望的風鈴的眼中,那大漢拳打腳踢的救出了風鈴,於是接下來,同樣的逃亡路上,風鈴的身邊就有了依靠,不在孤獨!

於茂成大發雷霆,再次派出了一隊精銳,在兜兜轉轉了一大圈,終於解決掉了於茂成派出的所有追兵,在鬆了一口氣的時候,二人發現都深深的愛上了對方,於是順理成章的二人就結為了夫妻。

風鈴見夫君不願說起往事,於是就為夫君取名風破天。

可惜好景不長,就在成婚後不久,遇到了一隊吐蕃兵,在一場廝殺下為了保護有身孕的風鈴,風破天身受重傷,臉上受到一擊。

在危急之時,幸好一隊唐軍殺來救下了包括風鈴夫婦在內的數十百姓,於是一路輾轉,風鈴帶著傷勢好了卻失去記憶的夫君風破天以及一對雙生子兒女來到了星火村,就此居住了下來。

風破天雖然記憶消失,臉也毀容了,看著像是瞎了一隻眼睛更被人稱為風瞎子,可及時如此,風破天的一身武藝卻是沒有丟失,憑證本能依舊守護著妻女。

風鈴擦拭著風破天的臉頰,輕聲道:「天哥,咱們生在一起,死則同墓,永不分離!」

埋伏著的王難得終於等來了要等的人,當一隊吐蕃兵亂鬨哄的來到湟水河邊打算先吃個宵夜再等到天亮時再做埋伏。

王難得也極有耐性,等到這千餘吐蕃兵將一隻隻帶來的烤羊烤的芳香四溢,吐蕃兵正要大快朵頤的時候,率軍殺出來了。

吐蕃兵本是要伏擊唐軍的,結果在最沒有防備的情況下被唐軍伏擊了,坐在一堆堆的篝火旁的吐蕃兵就是最好的箭靶子,一支支射來的箭矢就使得了吐蕃軍損失慘重,接著騎兵席捲而來,戰鬥毫無懸念。

解決了吐蕃兵,王難得領著第十府的河源軍接過了吐蕃兵烤的芳香四溢的烤羊,端著酒開始吃喝起來。

王有錢大笑道:「痛快,真是太痛快了,跟著都督,張都尉這樣的奇才,其他不用動腦子,只要輪刀槍砍人就是了!」

撕扯著羊腿的王有得也道:「的確是如此,我想天下間的廝殺漢,都喜歡待在河源軍這樣的軍伍裡。」

「知道就好好的廝殺!」王難得喝著酒道:「吃飽喝足就地睡上一覺,待五更天咱們再去三水寨裡做上一票,為三水寨送點補給!」

河源城北線處處開花,三水寨即使被攻打也給予了吐蕃軍的極大打擊和殺傷,就更不用說王難得的第十府,還有張巡的第九府了,這兩府就殺死殺傷俘虜吐蕃軍北路軍三千人,以及琪寨千餘埋伏軍,而且送往河源城的糧草輜重和牛羊無數。

特別是搬空了黃花寨裡左萬戶攜帶和掠奪所來,可供給萬餘人一月的糧草牛羊,還有攜帶的軍械。單單這些糧草牛羊,要是從鄯城運輸,就得耗費數千人數百裡的運輸,而且鄯城道河源城的交通及其不便。

有了這批糧草器械,特別是大量的箭矢,使得河源城裏的工匠們又開始忙碌起來,忙於改造了!

北線戰果豐碩,南線也不甘示弱,吐蕃軍的刺得海踏王子親自率領一萬騎步軍,以及一萬奴隸軍,攻打文峰堡。

文峰堡建設在距離河源城十二裡的南部文峰山上,文峰山高五百於丈,文峰堡就建造在文峰山百餘丈處的山腰上,一條緩坡從山腳到山坡上的文峰堡足有五六百丈,又寬又緩騎馬就能上。

當初唐軍選擇在這裏建造軍寨,吐蕃軍是不屑一顧甚至恥笑的,這個無險可守一個衝鋒就能到達的地方,還不是送菜?

文峰堡南面依靠在文峰山,第七府在文峰堡上面的山上安放了一個營,作用如同三水寨旁的三水山,是為了防止吐蕃人迂迴從而從上往下攻打文峰堡,配備的強弩投石車還能協防東西兩面。

東西兩邊是依照山勢開挖和建造的壕溝和陷阱,不但能有效的阻擋吐蕃人的攻擊,還能讓吐蕃人在摸到寨牆前就付出極大的傷亡。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