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之驚夢》第570章 願聞其詳
丁得一率領三千唐騎突出了石國聯合大食軍的包圍圈,來到了一處山坡上,對著石國都城石頭城的方向,發出了冷笑。

南林和魏剛這些血氣方剛的人更是被氣得發狂,石國所做的一切,讓他們真是的感受到了西域胡人的狡猾多變,以及要如何去對付他們。

丁得一也沒想到小小的石國居然敢以卵擊石的來伏擊自己,而且還聯合人了大食人,要不是事先警惕,這回真的就陰溝裏翻船,將三千兄弟斷送在這裏了。

這其實也是丁得一等人忽略了,從大食人開始東擴以來的數十年時間裏,大食軍隊早已經征服了粟特人治下的諸國,除了康國早已經臣服,就算是石國也已經是大食人的屬國,而不再是大唐的屬國。

大唐對栗特人十分的優待,這種優待讓栗特人以為大唐是好說話的,而大食人採取的是鐵血的高壓政策,數十年的征服讓粟特人對大食產生了深深的恐懼感,也習慣了大食人的風格。

當高仙芝劫掠了石國,讓石國人產生了一種錯覺,那就是唐軍居然敢來搶我的饅頭,這還了得,於是就向天天搶他們肉搶他們糧的大食人哭訴,唐軍欺負我了,你們快去打唐人,我來帶路!

就連丁小五也被氣得不輕,道:「我現在才能體會得到高大帥為什麼要那麼做了,還真是做得輕了,就當屠城!」

「好了,這筆帳等咱們全殲了大食人再來跟他們好好的清算!」丁得一阻止了魏剛等少年道:「不要罵了,整頓全軍,咱們走!」

「咱們這是要去哪?」

「去遛狗!」

碎葉城,張博召集了眾將前來議事,隨著天氣變得越來越暖和,大唐和黑衣大食之間爆發的征戰也越來越多。隨著艾布穆林將一些重心轉移到了恆邏斯西南方錫爾河中下遊,也就是石國和康國一帶,這也讓唐軍也得做出一些調整。

張重光對著地圖,突然道:「難道這艾布穆林要去和吐蕃人聯合?」張重光道話讓眾人大吃一驚,待細看張重光劃出的線路,從錫爾河下遊直通東曹,在轉向東南就到了烏孜別裡山口,過了烏孜別裡山口就是疏勒都督府的地盤了。

而現在蔥嶺已經掌握在了吐蕃人的手裏,只要大食人到了烏孜別裡山口,那麼就實現了聯合,從兩線齊攻疏勒,那麼疏勒可就難擋了!

張博當機立斷道:「傳令封常清,帶領龜茲軍前往疏勒增援,傳令疏勒都督牛魁,守住烏孜別裡山口,不要讓大食人踏入半步,要是大食人和吐蕃人破邊,只要守住疏勒城即可!」

「傳令北庭,令北宮其盯住回紇汗國西面的動靜,令伊州都督府盯住西面的動靜,不得有絲毫的大意。令劉文奇率軍三千秘密前往弓月城駐守。」

「傳令於闐,守住於闐城的同時派兵向大勃律施壓,打亂吐蕃人的部署!」

「傳令路上的援軍,讓一萬朔方軍,一萬河西軍接令即刻趕往疏勒城,聽從封常清的命令。讓一萬隴右軍全速趕來碎葉城。」

「派人傳書於河西節度府,隴右節度府,劍南節度府,劍南節度府就算了,讓河西和隴右一但吐蕃人有意動,就派兵牽扯。」

「傳書各大商隊,優先向疏勒運送物質!」

「向朝廷發公函,就說西域戰事已起,請聖人和諸公靜候佳音!」

張博發出了一連串的命令,經過長史和參軍的飛快擬定,蓋印,密封上火漆,交給了傳令營,於是傳令兵一隊隊的碎葉城中駛出,轉眼就消失在了草原的盡頭。

「雷萬春聽令!」接著張博又下令:「帶領本部兵馬會同薛城拔除俱蘭城那剩餘三座守捉城堡。」

「南霽雲聽令!」張博下令道:「會同普裡小城的秦國禎向西攻打拔汗那奪下拔汗城,隨後固守等待命令。普裡小城由柳青把守!」

「派人通知丁得一,以燒毀大食人的糧草輜重為主!」

「通知碎石部的何二叔,可以出動奪下恆邏斯東南方的依約城,通知張風,告訴他可以依約行事。」

「癩痢頭守碎葉城,為大軍保住糧草通道,提供支援。」張博殺氣騰騰的道:「其餘人等,隨我前去先拿下俱蘭城!」

待眾將都去忙碌準備的時候,張博又對親衛道:「扯得耽騰,你領著幾人去葛邏祿讓張風去跟踏實力有霧說按計劃實施。花知有個,你也領幾個人去碎石部見何二叔,就說等恆邏斯的大食人主力出發以後七天,就按照計劃奪取依約城。」

在距離石國都城石頭城還有百裡的地方,出現了七八個騎,領頭的一位騎士模樣的人回首對著當中一個蒙面女子道:「公主,今天是到不了石頭城的了,先休息一下再走吧!」

那蒙面女子卻道:「咱們不去石頭城了,去碎葉城!」

跟隨蒙面女子的人都大驚:「公主,咱們不是要去聯合石國,保存聖物的嗎?」:

蒙面女子搖頭道:「這一路走來,我仔細的回想了這十數年來咱們栗特人跟大食人和唐人之間的事,我發現咱們走錯了!」

「願聞其詳!」

蒙面女子緩緩的道:「憑心而論,大唐在西域的擴張,也不是絲毫不帶血腥氣。然而唐人的骨子裏有著仁義觀念,而且他們在擊敗了反抗者,都不會將對方趕盡殺絕,反而儘可能地善待當地部族。而且咱們栗特人從這裏一直到長安城都有民眾,也都融合在了當地人之中,哪怕是在長安城,都有咱們的商賈巨富,甚至官員。」

「就連西域各地人的信仰,像拜火教、十字教、薩滿教,甚至是煽動百姓與大唐為敵的大食人的天方教,唐人都能容忍。雖然這些教義中原人奉行的儒、道、釋三家典籍格格不入,然而作為唐人,卻有著海納百川的胸懷和勇氣,允許被征服者與自己的信仰共存,共生,甚至相互影響、促進。反觀大食人的所作所為,咱們康國被佔領之後,你們都是有目共睹,這不用我說了吧?」

其餘騎士聽了也是默然,接著異口同聲的道:「公主去哪,屬下等去哪!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