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天下末年》第八百五十五章 天尚未亮
「嗨!若非賢弟提醒,本將幾忘某麾下賢才也!」

呂布匆匆與牽招一語,隨即起身,直奔張遼。

「大將軍,卑職~」

「文遠莫要多說,這重任,本將隻問汝能否擔起來。」

呂布身高極大,站在八尺長的張遼面前,猶勝數分,威嚴甚是。

張遼摒氣凝目,躬身行禮,言道:「卑職,必不負大將軍厚望!」

「好!」

呂布喝彩一聲,又言道:「即日起,汝便是大將軍府長史,兼領公車司令!」

聞言,張遼猛然抬頭。

但見呂布目光如矩,兩人對視片刻後,張遼即拱手言道:「職下領命!」

「望君,不負布之望也!」

「職下本寥寥校尉,不值一提,今為大將軍長史,必萬死以報將軍之恩。」

呂布沖著張遼點了點頭,隨後一一掃過進入眼間的各部將校,輕語言道:「諸君,天色一亮,三萬鮮卑大軍就會來。若是軻比能伏於天恩,自是最好不過。然,吾等不能不妨,驟時縱是身死沙場,布與諸君共進退。生亦同生,死以同死。得天之幸,必與諸君,同享富貴!」

「吾等謹遵大將軍令!」

魏續等人,不由異口同聲道。

「好,都下去吧。天,馬上就亮了~」

呂布抬頭仰視,看著稀鬆的夜色,那隱匿在後的黎明,終將來臨。

而一直都未動身形的董昭和伏完,依舊坐在那車架之上,桌案前的茶水,已換了幾茬。心中的波動,也終將隨著那道曙光,而平靜下來。

一名僕人,倉促跑來,與董昭低語一句,而後退去。

伏完傾目看了董昭的一眼,其嘴角掛著的笑意,似乎說明這是一個好消息。

「董承,死了~」

「噢?唉~可惜了,忠耿國士啊!」

「是啊!」

隻言片語間,國朝忠臣的身死,就這樣被被略了過去。

談完董承,伏完也放下心中的石頭,將兩人的談話,轉到鮮卑人的身上。

「公仁以為,李用能否勸動軻比能?」

「十之八九也!」

「緣何?」

見董昭信心十足,伏完有些意外。

不可否認,軻比能與呼廚泉合兵後,控弦之士何止十萬騎。手中握著如此天下矚目的兵力,軻比能完全可以不把王氏一族放在心上。

再加上王氏能給他的,陛下一樣能給,而且可以給的更多。

但,這些,還不足以讓李用,擁有十成的把握。

因為,軻比能手中既然握著強大的兵力,為何還要一味的低聲下氣?

再兼此時此刻,大漢天下群雄並起,朝廷內部又生禍亂,擄去天子,什麼都能得的到。

「軻比能,不敢犯天下之大不韙!」

董昭一句話,讓伏完陷入沉思。

片刻後,伏完才搖著頭說道:「老夫不著看,袁紹手中一樣有天子。楚國、周國皆叛逆爾,天底下少了一個天子,對他們來說,頭上的鐵箍又鬆了大半。」

「不~伏公似乎忘了周國與步度根的關係!」

「掠了大漢天子,軻比能在幕南幕北的聲望的確會倍增。

步度根不會坐視軻比能壯大,無非就是結好周國,將目光轉向幕南。也許,不用結好周國,天下皆知,周王的心思在巴蜀。」

伏完說完,看向董昭,想要看看這位比自己小了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會如何反駁自己的話。

董昭也看向伏完,彷佛知道伏完在想什麼,言道:「是嗎?伏公當真如此以為?」

伏完當然不會被董昭這小子輕易詐出話來,說道:「公仁,無言乎?」

「哈哈~焉能如此。與伏公坐談,豈能使公不盡興哉!」

「洗耳恭聽!」

「周王不會允許任何一個胡虜,手握大漢天子,哪怕這天子是死是活!」

董昭目光轉向東南,輕鬆的說道。

伏完皺起眉,同樣目視東南,說:「公仁的意思是說,高子明擔心軻比能或者步度根,挾天子以令諸侯?」

「也許聽起來,似於笑言,但確實如此。關中雖同有四塞之險,同稱天府之國。但比之益州,差之千裡。不說其他,胡虜若借天子之名南下,對於周國來說,非常麻煩。」

「周王早就叛逆,如今更是更之年號。大漢四百年恩澤,關中無幾。」

伏完頷首回言。

「益州呢?劉焉可是漢室宗親呢,前有合眾抗強,今在連橫以圖存,周王想取益州,又要被拖上幾年。天下之人,很多人都樂意看到這一幕,甚至不惜插手。」

董昭再度回駁。

伏完沉默了,確實有道理。

天子名義,看似很輕,尤其是沒有權力的天子,更是任人把玩的木偶。但是,天子不重要,重要的是天子的話,能給其他人是否帶來利益。

「嘶~」

伏完突然倒吸了一口涼氣,不敢置信的看向董昭,冷目問道:「周兵?在何處?」

董昭一愣,看向伏完,不由暗嘆一聲,真是年老成精。

隨即,搖頭苦笑,指了一下東面。

「雁門關嗎?那軻比能應該已經得到消息了吧?」

「這是當然。」

「是司徒之計,還是公仁之計?」

「有何區別嗎?」

「有,區別太大了。」

「哈哈~昭才華平庸,不足為伏公道也。」

「放心,老夫看的很清楚,也無甚所求。」

「該有還是要有的,陛下還未立後,也是時候了。」

「煩勞公仁了。」

........

雁門關,地勢狹隘,關處險要。

但此時此刻,守關的雁門郡兵,無所事事的望著山腳下紮營的周軍。

漫山遍野,幾個山頭之間,全是周兵。

當然,還有一支漢兵。

當朝驃騎將軍張揚,鎮東將軍張燕,及其所屬的近萬漢軍將士。

小小的雁門關外,足足聚集了兩萬五千餘兵馬,四下駐之。

而南軍統帥,衛尉王隗,卻不見了身影。

關下營內。

中帳之中,大周都督蘇則,正與張揚、張燕坐而論道。

帳內,還有幾名穿著破爛的人,目瞪口呆的看著眼前的一幕。

難以想像,這究竟是什麼情況。

盛開、夏侯蘭、王歧三人有些不知所措。

也許是時間趕得太好,也許是命運所矚。

抱著相同的心思,在十餘日的時間交錯間,三人居然同時到了雁門關。

盛開是有苦說不出,手中沒糧,又趕上趙軍派別部去取汾陽。自己雖然先行一步,但也要沿汾水北上,臨近汾陽後才有道路轉道向南。這是翻越龍山去離石的唯一途徑,可還沒到汾陽,就被趙兵堵住了南去的路。

沒辦法,只能繼續北上,到了樓煩,居然又幸運的碰到了從離石趕來的周軍。

幸甚!

王歧還算好些,跑的比盛開快,但途中聞訊說周軍北上,便又追了上來。

至於夏侯蘭,萬萬沒想到,過了南山口寨,沒跑多遠,一頭撞上了蘇則大軍。

喜歡天下末年請大家收藏:天下末年。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