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天下末年》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以夷製夷
調查司將越來越多的訊息傳回長安,長安對於南方荊吳戰事也逐漸了解更多。

不可否認,孫策挑選的進攻時機不錯,但時間錯了。吳軍與黃祖所部,交戰不過兩場,便迎來接連旬日的雨天。

再加上黃祖也不是庸碌之輩,以帳下大將蘇飛率水軍主力,駐守水寨。自己則親自坐鎮柴桑,堅守不出。吳軍攻打柴桑城的進展很是不利,而江面上,兩軍水師交戰,也互有勝負。

戰局,陷入僵持!

閑庭別院,高誠與張松二人,正端坐在閣間,一邊品茶,一邊閑聊著南方戰事。

「大王,孫策恐怕要敗了。」

「哼,管他呢!世子雖與尚香聯姻,但吳國還不是大周的勢力範圍。再說,不聽話的人,也該敲打一下。」

對於孫策貿然進攻荊州的行為,高誠心中還是感覺很不舒服。

不管如何,大周還是三國會盟的盟主。孫策不尊號令也是事實,大周決不然助長此風。而且,吳國吞併荊州的話,對大周也會產生巨大的威脅。

只有實力弱小的吳國,才更加符合周國的利益。

「不過,子喬,汝以為此戰,吳國是小敗,還是大敗?」

「荊州主力都在長沙圍剿張羨,黃祖所部只能堅守,猶不能出。孫策又是久經沙場,時日一長,士氣一泄,吳軍應該就會撤退了。以孫策及吳國諸將的能力,全身而退不成問題。」

張松思索了一番,如此與高誠說道。

高誠微微皺了下眉,呡了口茶,短嘆一聲,說道:「荊州的決策,有些穩妥了。不若讓調查司幫幫忙,如何?」

張松聞言,遂而靜思。

荊州先平內患,再禦外敵的決策,的確穩妥。只要不出意外,柴桑荊州水步四萬餘眾,守住城池不成問題。只要柴桑不失,吳國就威脅不到荊州內腹。而長沙張羨,雖說舉三郡叛亂,但都是些烏合之眾,剿滅起來也容易。

那麼,大王所說的幫幫忙,應該就是給吳國使些絆子了。

不過,沒那麼容易啊!

「大王,調查司給黃祖送些情報,不成問題。但,孫策也未必就會給機會。若是吳國群臣察覺一二,只怕引火燒身啊!」

「不不,孫策剛剛平定會稽,那裏不服氣的山越宗帥應該還會有不少。讓調查司隱秘點,找幾個人鬧鬧事就成。總歸,吳國不能再壯大下去了!」

對於張松所言的引火燒身,高誠一點都不擔心。

即便孫策和曹操知道了又能如何?

現在的局勢就是這樣,大周坐擁關中、巴蜀,莫說他倆,就算是袁紹吞併了中原,自己也有六成的勝算。

「臣遵命,稍後臣回去與奉孝兄商談一下。」

這回,張松沒有再反駁。

給孫策使絆子,對於大周並沒有什麼好處。但諫言兩句就行了,自己是侍中,不是外朝臣子。

「嗯~對了,子喬對南中那邊怎麼看,有沒有什麼好法子解決?」

說完孫策和荊州的那點破事,高誠話語一轉,提到昨日剛剛自南中送來的戰報。

張松也頓時犯了愁,苦思了半天,也沒說出什麼。

實在是束手無策啊!

南中戰事的進展,從戰略上來看,周軍達到了目的。收復了犍為屬國,拿下朱提、漢陽、平夷三縣。

但是,南中的抵抗還在繼續。

整個朱提之戰,周軍僅僅殲滅了不到千人,收復漢陽和平夷,更是沒受到丁點阻礙。因為,所有的南中兵都散入了山林,從而不斷的襲擾三城,以及三縣之間的據點、糧道。

在犍為屬國,足足有一萬五千周軍,

正面作戰的話,面對五萬南中兵也未必會虛。可面對從朱提至平夷間近六百裡的山路,無計可施。

以嚴中郎將傳回的戰報來看,短短不到半月的時間,周軍損失了六百餘將士,以及兩千餘民夫。這損失,比拿下三縣付出的代價還要大,甚至都要趕上數月來周軍的斬獲了。

「大王,南中蠻夷、山民,皆長於其地,熟悉地形路徑,又善奔走攀岩。第二軍的將士們就不說了,便是無當飛軍那些在巴蜀長大的將士,也未必能在南中地區追上蠻兵。更何況,朱提至平夷之間,委實過遠,予那些蠻夷不少機會。」

張松說完,便默默收了下衣袖,飲茶不語。

聞其言,高誠便知道張松也沒什麼好的辦法。

唉~也是。遊擊戰即便是放到二戰,也讓人無計可施,更別說是現在了。而且,偏偏那些蠻夷,在南中地區還有紮實的群眾基礎。

想要破解遊擊戰的法子,只有兩種。一是加大力度,殲滅雍慎所屬的主力軍,佔領滇池一帶的富庶區。而後,一拉一打,與蠻夷搶奪群眾基礎。但,此時調遣第二軍和第十軍進入南中的話,大周起碼得被南中拖進泥潭好幾年呢。而且,傅南容日思夜想的想回長安,連帶著嚴斌戰報一同送來的,便有其去職請求回長安的奏摺。

另外一種,就是退兵。離開了這處泥潭,南中蠻兵要是敢出來,大周將士會教他們老實做人。

可同樣行不通!

大周收復朱提和佔據平夷的目的何在?

就是監控南中各方勢力,避免南中出現一統的局面。誰實力強大的,周軍就可以快速出兵,打壓強者,扶持弱者。

若是退兵的話,自己不用想都知道雍慎會怎麼宣傳。

到時,擊敗了周軍的雍慎,在南中就真的無人可當了。巨大聲望加持之下,說不定要不了兩年就能整合南中地區。而且,國朝就此罷兵,下次怎麼辦?

南中,可是有著百十萬平方公裡的山區,雍氏整合南中後,國朝得調動多少大軍去破遊擊戰術。又得出動多少民夫,來為陷入泥濘的大軍供應糧秣?

自己可不想跟晉朝那般,打了十幾年,最後落了個無奈之果。

「大王,不若先放棄平夷,堅守朱提,減免損失。」

看到自家王上神色幾變,張松也能大概猜出王上心裏有多麼糾結。南中局勢的關鍵就在於,現在退不能退,進不能進,前後為難。

所以,也只有這個折中之策了。

「唉~也罷,稍後子喬與大將軍商議一下。待到國朝勘定中原,吾大周才有精力轉目南中啊!」

「的確如此。不過,這回雍慎仗著南中地形,給國朝添了那麼大麻煩,也不能就這樣算了。」

「子喬?莫非,已有良策?」

「回稟大王,算不上良策,不過以夷製夷,羈縻之策罷了。吾國朝將士,確實不善於在南中那複雜的地形作戰,但越巂夷卻可以。」

「越巂夷帥,他也未必會相助國朝。畢竟,國朝此次出兵南中,給越巂夷帶來的壓力也不小。如今,沒有和雍慎結盟,已是善事。」

高誠搖了搖頭,越巂夷帥也不是傻子。那雍慎能把南中其餘諸家玩死,卻就是弄不掉越巂夷帥,可見其再不濟也能明察局勢。

誰知,張松卻是一笑,言道:「若是國朝剛剛出兵時,也許越巂夷帥還想著坐山觀虎鬥。而現在,天兵失利,越巂夷帥就未必還能坐的住了。吾軍一旦退兵,那越巂夷帥可就首當其衝了。」

「唔~」

聽到張松這麼一說,高誠也露出了笑意。

沒錯,如果周軍退兵,雍慎威望大漲,越巂夷帥的麻煩大了。大周,最多也就是日後徹底平定南中多廢些勁,他越巂夷可是要面臨被吞併的險境。

「子喬,奇謀也。此時,就交由汝了,與大將軍和大鴻臚卿好生計劃。」

「大王放心便是。」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