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隋末霸主》第130章 物價飛漲
第132章李淵面聖

二月中旬,隋帝楊廣率領巡視大軍抵達了太原城,不過隊伍並沒有進城,而是直接去了剛建成沒有多久的汾陽行官。按照慣例,楊廣會在這裏休息幾天,接見地方官員,了解河津一帶的情況,然後再繼續北上巡視。

抵達汾陽行宮時,正值中午時分,楊廣和蕭皇后、燕王楊倓、趙王楊杲、雲陽公主楊泌彤一同享用午膳,這是少有的情形,以往一般都是楊廣一個人在禦書房用膳,特別是近三年以來,楊廣甚至連晚膳都是自己一個人單獨用膳的!

「陛下今天怎麼會想到和我們一起用膳?」蕭皇后微微笑說道。

「朕這些年來,忙於朝政,卻疏於和你們相聚,想想朕已經快五十歲的人了,歲月不饒人,朕應該盡量多陪陪你們,所以這次巡視天下,朕將阿蠻也帶來了!」

楊廣慈愛地向寶貝女兒望去,阿蠻是他最疼愛的小公主,今年已經十二歲,長得貌美如花,只是身材略有些嬌弱,蕭皇后也提醒他,該給阿蠻留意夫婿了,但他總覺得女兒身體嬌弱,不宜過早成婚,同時也暫時沒有他看得上的年輕俊傑,便沒有答應妻子。

楊泌彤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雖有些古靈精怪,但溫柔知禮,聞言淺淺笑道:「是女兒沒有能夠多陪陪父皇,女兒心裏很歉疚。」

楊廣高興得哈哈大笑,「還是女兒更體貼朕啊!」

旁邊楊倓悄悄向楊杲使了個眼色,楊杲會意,便有些撒嬌道:「父皇,去年您答應陪孩兒騎馬的,兒臣都等了一年,這次到了塞北,父皇可不能再失信了。」

趙王楊杲是楊廣最小的兒子,今年十歲,聰明伶俐,他知道父皇忙於朝務,沒有時間休息,便借口騎馬,想讓父皇散散心。

楊廣笑著點點頭,「這次到了塞北,朕一定陪大家去騎馬。」

蕭皇后在一旁笑而不言,她想起了族兄蕭瑀的請求,蕭瑀懇請她勸說楊廣不要再妄開殺戒,朝庭已經人心動蕩了,再這樣下去,大隋就真的沒希望了!蕭皇后也覺得很有道理,她想找個適當的機會勸說楊廣,今天便是個不錯的機會。

「陛下,準備對李淵動手了嗎?」

楊廣剛端起酒杯,蕭皇后的詢問使他沉吟了一下,輕輕放下酒杯嘆息道:「朕也還沒有決定!」

「陛下,讖語本身就是一種很虛渺的東西,說是姓李,那天下姓李之人沒有百萬也有十萬,而且也未必是官員,天下造反的亂賊之中也有李姓之人,比如說李弘芝,李子通,或許就是他們,再比如說軍中的一些李姓小兵,今天是大隋之兵,說不定他們明年就舉旗造反了,還有一些人,他本身不姓李,但說不定他以後會改姓李。臣妾的意思是,陛下這樣過於猜忌,讓大臣們人心惶惶,反而會使他們為自己考慮後路,李敏、李渾兩家的事就已經震動朝野,滿朝文武人人自危,陛下這個時候就應該去安撫他們,去除大臣們的恐懼之心。」

蕭瑀之所以請蕭皇后勸說,就是因為只有蕭皇后才能勸說楊廣,楊廣雖然不喜歡聽勸諫,但也不是絕對,他偶爾也會聽聽蕭皇后的建議。

楊廣沉吟不語,蕭皇后又繼續勸道:「臣妾雖然久居宮中,但也知道天下並不平靜,外患未平,這個時候應該維持君臣團結,陛下若一再為一個沒有來由的讖語妄殺大臣,造成君臣離心,臣妾以為,這比外患還要嚴重,內憂外患,陛下,您要三思啊!」

楊廣沉默不語,蕭皇后也不再多勸,一家人就這樣沉默無語地用完了午膳。

楊廣回到禦房,負手來回踱步,妻子的勸說觸動了他,以往聽到讖語,他便本能地向著世家門閥身上套,這是因為他骨子裏就已經認定世家門閥才是大隋的最大威脅,殺李敏、李渾,雖說與讖語有關,但同時也是他想藉機清洗一些門閥世家。

但凡事有利必有憋,他這樣殺人,確實容易引起大臣們的自危,殺還是要殺,但不能這樣急燥,得慢慢來,等到大臣們都談忘了李敏、李渾兩家的事情後,再找別的更合理的借口殺,只要把殺人的節奏拉得更長更緩一些,就不會再引起大臣們的自危。

這時,一名宦官在門口稟報,「陛下,太原鎮守李淵求見!」

聽到李淵這個名字,楊廣的嘴角不由地抽搐了一下,這是他要殺的目標之一,他本來是想在這次巡視太原時找借口除掉他的,但此時聽了蕭皇后的勸說,楊廣決定暫時改變主意,現在先利用李淵來安撫大臣們的自危,以後找到更好的借口時再殺李淵。

「宣他進來!」

片刻之後,李淵快步走進禦房,雙膝跪下,恭恭敬敬地給楊廣行磕頭大禮,「臣李淵叩見吾皇陛下,願吾皇陛下萬歲萬萬歲!」

楊廣可以體會到李淵此時內心的恐懼,他笑了笑,「愛卿不必行大禮,平身!」

「謝陛下!」

李淵站起身又道:「臣前些天在晉州一帶清剿叛軍,幾天前才返回太原,陛下禦駕巡視太原,臣勿忙之中準備不周,還請陛下寬恕臣的接待不周。」

「沒事!朕沒有發現有什麼不周,愛卿不必自責!」

楊廣沒有再說什麼,李淵一時也不知該彙報什麼,房間裡出現了短暫的沉默,儘管只有短短片刻,但卻讓李淵度時如年,不大一會,他的後背就已經濕透了,楊廣這才談談問道:「河津一帶有多少叛匪賊軍,這次晉州剿匪有沒抓到匪首毋端兒?」

「稟告陛下,河津一帶有造反亂匪數十支,但大多都是力量較弱的,其中勢力最大的一夥便是霍邑城的毋端兒,他的手下有十幾萬人之眾,臣這次晉州剿匪曾成功將他圍困在霍邑城內,可惜在最後關頭仍然功虧一簣,臣這次隻成功剿滅了霍邑城中的六萬叛軍,而毋端兒在最後僑裝逃脫,被他帶著十幾個匪軍將領,在城外叛軍的接應之下逃跑了。」

說完,李淵又再次對著楊廣雙膝跪地,磕頭不起,「臣李淵剿匪不利,還請陛下恕罪!」。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