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本煉炁士》第295章 新道觀建設
周慶還在震驚之中,明先生卻又喃喃說道:「若非仙門中人,窮其一生也不可能離開恕洲,更別說遠行海外,想起來真是令人悵然若失。」

他唉聲嘆氣,怨自己投錯了胎,所以才沒有機緣投入仙門,以致只能庸庸碌碌地過一輩子,周慶聽他自怨自憐,似乎已經有了兩分醉意,趕忙將話頭引到正題上來。

「明兄,剛才你說到恕洲的幾大頂尖仙門,願聞其詳!」

「我也只是偶爾聽縣尊說起過,其中或有不實之處,你也不用去追根究底。」看來他現在還沒喝醉,先強調自己是道聽途說,萬一說錯了,也笑話不到自己頭上。

「恕洲仙門,有一宮二院五派之說,一宮就是元初宮,它是咱們恕洲第一大仙門,門下弟子數以十萬計,得道成仙之人也是多不勝數。」

「二院則是天星道院和真無道院,這兩個仙門,雖冠以道院之名,但其實也是龐然大物,實力隻略遜於元初宮。」

「二院之下便是五派,它們分別是離情庵、鎖龍殿、歸元派、摩雲派和赤山派,這五派實力比不過二院,但卻也是雄踞一方的霸主!」

周慶正聽得神往,明先生卻停了下來,端起酒杯向周慶邀飲,周慶隻得陪了一杯,然後放下酒杯道:「明兄你剛隻說了一宮二院五派這幾個頂尖仙門,恕洲如此之廣,應該還有其他仙門吧?」

「不但有,而且還多。不過除了咱們五離府的宇微派之外,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明先生突然對周慶笑了一笑:「周兄,你如果是想拜入仙門,那多半是沒有什麼指望的。」

周慶一直打聽這些仙門的信息,想拜入仙門的想法顯而易見,這時被明先生說破,他也不覺得有什麼尷尬,而是又問道:「這是為何?」

明先生指著他道:「就連宇微派這種仙門,挑選僕役僮兒時都需要長相俊美,你如果是臉上沒這疤痕,或許還有一線希望,但現在嘛,肯定是入不了仙人們的法眼了。」

周慶摸著臉上的疤痕很是有些失落,連僕役都當不成,何談入門拜師?這時,明先生卻又怎怎呼呼地道:「對了,你就算長相俊美也不行,年齡大了,而且你還不識字。」

這是摳了傷疤再往上面撒鹽,不過人家說的也沒什麼錯。論長相,自己現在可說得上是神憎鬼厭,論年齡,自己四十好幾的人了,也比不過那些小孩。

細想起來,自己想拜入仙門還真沒多大希望,周慶心裏突然有些沮喪起來。過得片刻,他卻又搖頭暗道:「道阻且艱,真法難求,若是稍有挫折便打退堂鼓不再進取,那真法又怎麼可能從天而降?」

無論如何,只要有一線希望,那就必須竭盡全力去爭取。

想通此節,他心頭再無鬱悶之感,又想到自己到現在竟然還不識字,這無疑也是入仙門的一大障礙,於是便對明先生道:「明兄,你每日去學堂給童子們授課,我去旁聽如何?」

明先生看了看周慶,瞪眼道:「你這麼大年齡一名男子,卻要去和那幾歲的童子同堂寫頌,難道就不怕別人笑話?再說,你不怕別人笑話,我還怕你嚇著那些小童呢。」

周慶鐵了心要學識字,當然不是他三言兩語就能說退的,他正待要站起身來鄭重請求,明先生卻又擺手道:「你也用不著去學堂,我每日午時過後便要歸家,到時在家中教授即可。」

原來並不是不想教自己,周慶當即站起身來一拱手道:「既然如此,那就多謝明兄了。」

明先生哈哈一笑:「舉手之勞,何足為謝?」

酒足飯飽,明先生便要告辭歸家,周慶拿了一塊鹿肉出來,讓明先生帶回家去。

對周慶來說,找到了老師之後認字並不難,從這天開始,他就每天抽出一個時辰來跟明先生學習,其餘的時間除了照常修鍊青龍劍樁和一炁神光訣之外,就是到茶樓去喝茶聽書。

他去茶樓,並不是喜歡上了喝茶,而是這段時間,茶樓內的說書先生正在說一部長篇故事,故事中的主角,正是被明先生譽為恕洲第一仙門的元初宮弟子沈宿。

一擊之下,山崩地裂,瞬息之間,遁行萬裡,在其他人聽來,這就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神話故事,但周慶卻從中聽出了一絲玄機。

按故事中所說,凡人能不能踏入仙門,關鍵是看能不能開仙脈,而這仙脈也並不是只有一條,而是足足九條!

九條仙脈能開三條者,稱為下脈,四到六條稱為中脈,七到九條稱為上脈,元初宮中,上脈弟子才可入門,但能九脈全開的卻是少之又少,而沈宿正是那其中之一。

開脈……開竅,而且同樣是九數,前些天周慶聽到這兒時,一下就將兩者聯繫了起來。

這並不是多想,而是他下意識地覺得,兩者之間應該有所聯繫。

他當初開九竅時,師父曾經對他說過,九竅全部開通之後,肉身無漏,與天地無違,諸邪不侵。

聽起來似乎有點誇大其詞,不合實際,但周慶覺得,自己開了九竅之後,得到的好處和師父說的相差得也太多了點,一炁神光訣到現在為止,也只能當成是一門輔助功法,完全沒有可能修鍊到「肉身無漏,與天地無違,諸邪不侵」的地步。

難道是一炁神光訣出了問題?

懷疑歸懷疑,周慶卻根本沒有辦法來證實一炁神光訣是否存在有誤,因為這開脈的功法,即使是在仙門之內都是極為珍貴的,而且也只有極少數仙門真法,才有可能讓人修鍊到開通九條仙脈。

正因為在茶樓中的說書先生那兒聽到「開仙脈」這個說法,周慶才一天不落準時到茶樓來聽他說書,希望能從中聽出一絲端倪,然而三個月時間過去,他也沒有從中聽出什麼有用的東西來。

唯一的收穫,是對各大仙門的事情又了解了一些,比如說這元初宮宗門所在之地,是在恕洲一條名為「踏雲」的山脈,踏雲山脈方圓數萬裡之內,全都是元初宮的地盤。

而元初宮收弟子,也不是像明先生說的那樣只收少年郎,最主要看的,還是各人的資質。。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