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之王者降臨》第一百九十章 朝堂爭論
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李利外貌長得好,顏值相對來說較高。別以為只有後世才有顏狗,古代一樣也有。而且古代的顏狗們瘋狂起來,比後世那些追星的一點兒也不遜色。衛覬的曾孫衛玠,因為長得太漂亮,活活被人給看死了……看殺衛玠……

李利年輕,外貎算不上特別俊美,但眉宇間英氣勃勃,整個人看上去特別精神,氣質這種東西很玄乎,但又實際存在。現在朝廷的大臣,尤其是三公九卿們都是老頭子居多。人年紀一大,再怎麼打理,在外貎、儀錶和精氣神方面,自然就比不過年輕人。老頭兒走路慢吞吞都要拄仗,彎著腰駝著背,能和昂首挺胸,步伐生風的年輕人比嗎?

所以李利在第一次面聖的時候,站在群臣之中,簡直就是鶴立雞群。讓人不注意都難。把李利和孫策、周瑜這樣的放在一起,李利自然也會變成小透明。同樣,把李利和楊彪、趙歧、馬日磾、韓融等人放在一起,李利就是漢朝的顏值擔當。

天子是個小孩子,喜歡好看的、年輕的,再正常不過啊。

二嘛,就是系統的功勞了。李利見過天子之後,每天贈送的好感度裏面,必有天子的一份,日積月累,雖然不能引起質變,但維持基本的好感度不讓天子恨屋及烏還是沒有問題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李利能力出眾。他擔任河東太守,讓河東大治,又在河東搞鹽鐵專賣,賺取錢財無數,讓朝廷財政不至於破產,天子也能夠享受到他應該享受的待遇。現在又兵指並州,為朝廷奪回二郡。大增朝廷和天子的顏面。這一樁樁,一件件,都符合朝廷的利益。這樣的人材,誰不喜歡?可以說只要李利一天沒有扯旗造反,朝廷和天子就會一直支持李利,哪怕是這個過程,有點兒那啥。就像現在雖然是在李利碗裏奪取他的利益,但朝廷同樣也沒虧待李利不是?該有的封賞都會給。只是希望李利不要獨佔罷了。

李利見得天子發問,稍一沉吟就拜道:「為國家選材,自當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河東太守之位,臣薦二人:河東郡丞賈詡賈文和;前黃門侍郎、左馮翊荀攸荀公達。此二人,皆世之奇士,當世大材,為一郡太守,足矣。臣惶恐,伏惟陛下聖裁。」

這兩個名單,是一個雙保險。李利壓根就不信,六府選材,還有人能夠比得過這二位去。兩人的能力就不說了,當世一流。賈詡本身就是河東郡丞,對河東事務爛熟於胸,在李利離開之後,可以更好更快的接手政務,延續河東的輝煌。荀攸曾為黃門侍郎和左馮翊,政治手腕和能力自然是夠的,若不是倒霉碰到了馮翊羌叛亂,哪裏輪得到李利撿便宜。本來李利想把荀攸帶在身邊,讓他為自己攻伐並州而出謀劃策。但現在自己的並州牧、刺史的頭銜落了空,荀攸這個並州從事別駕也自然是變成了幻影。那麼,給荀攸一個安排,自然也是理所應當。不然的話,荀攸交遊滿天下,萬一李利這邊動作慢了,哪裏突然伸出手來把荀攸給挖走了,李利不得哭死去?

當然,這兩人無論選誰,都不會影響李利控制河東郡的事實。這就是李利想要的結果。李利這麼一說,朝堂之上,頓時就安靜下來了。李利推出的人選當然沒問題,但大家誰都不想選。有人這會心中就在咬牙切齒的在罵,李惠民這小王八蛋簡直太狡猾了。

楊彪這會見大家都不吭聲,就微笑道:「惠民,你奪回上黨、太原,於國有大功。今並州二郡空缺甚多,你若還有人要舉薦,可一併道來。」

李利對著楊彪一禮,道:「楊公說得是。」於是又向天子一拜,繼續道:「陛下,微臣鬥膽,薦河東衛覬為太原太守;薦扶風馬超為太原郡尉;薦祁縣王凌為河東郡丞;薦馮翊張既為祁縣令;薦宣威侯張綉為使匈奴中郎將;薦弘農楊修為度遼將軍府主簿;薦扶風士孫萌為陽邑令;薦汝南張根為聞喜令;薦河東裴潛為晉陽令;薦安定皇甫酈為上黨郡丞……」

李利一口氣,就拋出了許多名單來。其中有他的人,比如衛覬、王凌、裴潛等人;也有他想拉攏的人,比如當初仗義為他執言的張既;還有的就是他送給諸公卿們的大禮包了。看看這份名單,豪華得嚇人:馬騰之子馬超、張濟之侄張綉、楊彪之子楊修、士孫瑞之子士孫萌、張喜之侄張根、皇甫嵩之侄皇甫酈……

這些人,有些是李利想真心拉攏所用的,有些是李利不懷好意故意搗亂的。但不可否認,李利這名單上的人,都不是什麼庸材。他們都在歷史上,綻放過自己獨有的光彩。

這份名單一列出,諸公們的臉色頓時就那叫一個好看。馬騰和張濟更是黑著臉。馬超被李利舉為太原郡尉,張綉更是被舉為使匈奴中郎將。要是放在平時,要是是別人所舉薦,馬騰和張濟肯定是非常高興的。但問題是並州現在是李利在那裏折騰,而這兩個人又是李利所舉薦,他們就不得不多思考一二了。

其實對於馬超和張綉,李利是真的想把他們拉出關中這個大坑。免得將來張濟和馬騰跟自己叔父李傕擦槍走火,馬超和張綉也跟著捲入其中。這兩個人,一身本事卻困在關中不得施展,實在是太可惜了。還不如帶他們去並州打仗呢。現在並州都是胡人,帶著他們去驅除韃虜,橫掃大漠,豈不快哉?

可惜馬騰和張濟不這麼想,他們只是在想這肯定是李傕出的主意,意欲把他們的繼承人弄到並州去,然後以此為脅迫他們兩個。這會馬騰和張濟心中,滿滿都是戲了。

而楊彪等人,心情也好不到哪裏去。且喜且憂吧。喜的一方面,是李利對他們的子侄的認可。李利現在完全可以說是關涼年輕一輩中的第一人,他的一舉一動,已經不能被大臣們所忽視了。能得到他的認可,間接也證明了他們子侄的優秀。這確實是件好事。憂的是,他們並不願意讓自己的子侄們現在就進入並州,或者是擔任由李利舉薦的職位。

且不說李利有沒有其他的打算在裏面,若自己同意了,李利都成了自己子侄的舉主,將來要是對付李利,豈不是又多了一層妨礙?。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