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之王者降臨》第二百零二章 關東動靜
卻說袁術與廬江太守陸康不和,遂遣孫策攻廬江,並對孫策道:「卿若撥廬江,當為廬江太守。」

孫策還是太年輕,上過袁術一次當了,這次還是相信了袁術,興沖沖的跑到廬江去了。在廬江折騰到今年,陸康終於扛不住了。陸康上了年紀,精力不濟,不是初出茅廬的江東乳虎孫策的對手。見扛不住了,陸康把自己的家小族人就先行送回了老家吳郡。自己則和長子留在廬江,發誓要為大漢王朝盡忠,要給朝廷流盡最後一滴血。

廬江百姓受陸康感染,紛紛湧上城頭,發誓要與太守共存亡。廬江郡軍民同心,一時士氣大振。孫策見狀,便心生一計,故作軍糧不支,引軍退卻,潛於他處幾近月余,待廬江恢復正常,不疑有他之時,卻又突然殺將出來。廬江好不容易「戰勝」孫策,見孫策兵退,早就已經為之心神鬆懈,之前凝聚起來的人心士氣,也隨著敵軍的退卻而煙消雲散。這會孫策又來,卻是連陸康也回天無力了。

猛攻二日,孫策身先士卒,親自登上城頭,佔據了郡城。廬江遂陷。陸康在城破的時候,本欲自刎,卻被老僕給奪了劍攔住了。

長子陸儁泣道:「自敵圍城以來,大人嘔心瀝血,日巡城中,夜宿城頭,何嘗有一日鬆懈?今日城破,非戰之罪,乃天意也。還請大人保全身體,以宗族為念。」

陸康嘆氣頓足:「太守失土,自當以一死而報君王,何故攔我?」

孫策破了廬江,遂詣陸康,他對陸康並無敵意,反而相當佩服。當年他在廬江居住的時候,就想一見陸康,可惜當時陸康看不起他,沒有見。現在他作為勝利者,應該有資格讓陸康開門迎接了吧。孫策又猜錯了,陸康倔強得很,哪裏會見他這個野心勃勃的傢夥,於是閉門稱病不出。孫策隻好怏怏而去。不過月余,陸康便真的在家中鬱鬱而終。孫策聞信,也不禁為之默然。理想主義者和忠臣,自然會有人欣賞、讚揚。朝廷後來聞信,有感於陸康之忠,遂拜陸儁為郎中。陸康既死,陸儁遂扶陸康之靈柩南返吳郡。

孫策便寫信給袁術,說自己平定了廬江郡,是不是可以當廬江太守了?袁術心想,你這麼厲害,我要是用你為廬江太守,那還得了。於是便用自己的舊部劉勛為廬江太守。

孫策聞信,不禁大怒,於是對張紘道:「袁公路無信之人,不足與之共事也!」

張紘,字子綱,廣陵人士,少年時遊學洛陽,曾拜於博士韓宗等人門下,學了一肚子學問。後還郡,被舉茂才,大將軍何進等三府共辟他為掾,拒之不就。後天下大亂,遂南渡江東以避戰亂。當年孫策葬父孫堅於曲阿,後停留在江東,遂往拜見當時在家居母喪的張紘,與之商討天下大勢。

當時張紘並不怎麼願意搭理孫策,後來終於被孫策的言辭和禮節所打動,遂出山追隨孫策。張紘聞言,微微一笑,他早就對孫策說過袁術不可信,可惜孫策當時不聽。這會再與他來抱怨又有什麼用。張紘當然也不會傻乎乎的說你當初為什麼不聽我的?

見孫策心頭亂了,張紘就道:「將軍又為袁公路取一郡,劉繇心必難安。當小心提防才是。」

劉繇要說當初還是吳景和孫賁幫忙,才能夠在江東立足的。不然他連塊落腳的地方都沒有,可惜什麼事情都是此一時彼一時。本來劉繇還覺得吳景和孫賁可以相信。但隨著孫策為袁術鞍前馬後,此番更是一舉攻破廬江,讓劉繇的政治盟友陸康丟了地盤之後,劉繇就覺得孫氏不可信了。

尤其是孫策的戰鬥力還這麼強悍,劉繇就感覺到有些害怕了。他決定,先下手為強。於是去年就趁著孫策攻打廬江的時候,就派遣麾下將領張英、樊能逐吳景、孫賁於歷陽。袁術聞之大怒,本來他受了關中朝廷的侯、職,又得專命假節,所以對於劉繇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現在劉繇還敢先動手,驅趕他的人。這怎麼能忍。於是便自置一個新的揚州刺史,又派兵與孫賁、吳景一道,合攻劉繇。

一直從去年打到今年,到現在還僵持聯下。現在孫策破了廬江,終於騰出了手來。聞得張紘提到劉繇,孫策心中不禁就是一動。既然袁術那裏靠不住,莫如自己就早做打算。如果自己東進擊敗劉繇,佔了曲阿,再去攻打會稽王朗,佔領會稽,自己應該也不用看袁術的眼色了吧?到時袁術要是敢和自己嘰嘰歪歪的,自己就反了他娘的!

在揚州,孫堅舊部的勢力還是蠻大的。像孫妻的妻兄吳景是丹陽太守,親侄子孫賁是丹陽都尉,老部下朱治則是吳郡都尉。這些人,要是和孫策聯合起來,那真的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孫策打敗陸康之後,回壽春復命,見了袁術閉口不談廬江太守之事,反而說袁術道:「我家舊日對江東人多有恩義,我願帶兵去幫助舅父征伐劉繇。等攻滅劉繇之後,我還可在當地召募士卒,大概能召募三萬餘人。那時,我再率領他們回來助使君你平定天下,共謀大業。」

袁術聽了,心中就是一陣冷笑,孫策啊孫策,你這點小心眼我還不知道?你心裏面只怕是把我恨得要死了吧?現在想藉著江東打仗的機會脫離我的掌控嗎?行,那我就遂你之意。

袁術壓根就不怕孫策會脫離自己的掌控。在他看來,江東有劉繇,有王朗,再加上自己,三方就足以把孫策給壓得死死的了,讓他沒有半點獨立生存的空間。

只可惜,袁術有眼無珠,鼠目寸光,錯失了一位絕世英豪。要是他一開始就對孫策以誠相待,推心置腹。孫策會不會對袁術死心塌地,忠心輔佐呢?

袁術於是便命孫策為折衝校尉,又給他千餘兵馬,讓他渡江去助吳景等人攻打劉繇。劉繇與袁術只有一江之隔,這個正牌揚州刺史,不把他打趴下,倒也是個麻煩。

誰也不知道,孫策這一去,恰似蛟龍入海,猛虎歸山。攪得東南風起雲湧。。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