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之王者降臨》第二百六十三章 青苗之法
人群中,頓時就有人開始竊竊私語:「這事到底是真是假啊?要是真的,我就去官府借錢,先把王家的債給還了。要再拖下去,我家的地就沒了。」

有人就不耐煩的回嘴道:「你沒仔細聽嗎?李將軍吩咐下來的事情,那還有假了?李將軍自來河東,給我們帶來了多少好處你不記得了?」

最開始說話的,頓時就訕訕一笑不說話了。又豎起耳朵仔細聽了一陣,越聽越是按捺不住,卻是擠出人群,匆匆回家取地契去了。

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都是身上有債務的,都想著回去取地契,然後去尋官府貸款,用低自貸款,去把自己身上的高息貸款給還了。

人群中有百姓,自然就會有大戶人家的耳目。他們打探得明白之後,就飛奔回去向自家的主上報信。

聞喜,王氏。王家家主一聽,頓時就站了起來,問道:「果真如此耶?」在得到確切的答覆之後,頓時就坐不住了。

李利這個政策,簡直是斷他們的根啊。王家傳承到如今,能有良田千畝,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放貸啊。要是以後沒了百姓來借貸,那他們一家的錦衣玉食,該如何維持?兒孫、族人越來越多,到時土地不夠了,怎麼辦?要讓他們王家兒孫,再受祖先已經受夠了的苦嗎?

這絕對不行!

王家家主想了半天,卻又想不出什麼辦法來。他畢竟只是個普通富戶,平時也只能在聞喜擺下威風,出了聞喜,誰認識他老王是誰?而李利的政策,又豈能是他所能左右、撼動的。

一想到自己拿青苗法沒有辦法,王家家主就急得團團轉,到最後,不由眼前一亮,在聞喜,不還有裴家麽。自己和裴家一比,簡直就是個小蝦米。裴家的家業,可比自己王家大多了。不如且去探聽裴家的動靜如何。

說做就做,王家家主馬上吩咐下去,讓下人備車,他要去拜訪聞喜裴氏。到了裴府,裴家的當家人,裴茂之兄,裴曦接見了王家家主。但在王家家主提到青苗法時,裴曦卻是哈哈笑著打著太極:「王兄,既然是李將軍推行的政策,我們不如照章遵守便可。在並州與河東,誰敢忤逆李將軍?」

王家家主心想,裴巨光在朝為九卿,你侄兒裴潛為李利效力,在聞喜,你說你裴家對李利沒有影響力,怎麼可能?你裴家是河東士族之首,最大的高利貸頭目,你現在卻說什麼照章遵守,這豈不是把我當傻子糊弄?這絕對是拿了李利的好處了。

王家家主左磨右纏,裴曦口風卻是緊得很,王家家主得不到半點有用的信息,不由惱羞成怒的站了起來,說道:「想不到裴世兄竟然如此無情,完全不顧鄉梓死活,世兄莫非河東、聞喜只有你裴家麽?告辭!」

言罷,竟然拂袖而去。

裴曦也只是輕撫柳須,起身相送而已。

接下來,聞喜、甚至河東的各地大戶,都先後派人到裴曦這裏來打探消息。有那交情深厚或有姻親關係的,裴曦就指點幾句。其他的,裴曦卻是一言不發。在諸人離去之後,裴曦就拿出一個小本子,把前來拜訪之人的信息全部給記錄了下來。

姓甚名誰,資產若何,態度如何,是否值得重點監控,一一筆錄在冊,然後便派了人來,護送冊子一路送到河東郡中賈詡手裏去了。

這就是李利的法子了。政策推出來了,大戶們肯定會有反應。但他們在什麼信息都不知道的情況下,一定會去問當地大戶中的領頭羊。而河東、太原、上黨三郡的領頭羊們,基本上都已經被李利給收編拉攏成自己人了。

然後一聲命令交待下去,這些自己人,又成了給李利收集信息的坐探了。李利為了提高這些人的積極性,直接告訴他們,讓他們詳細記錄,若是當地有哪家膽敢異動,立即上報,核實之後,在查抄家產時,可以分給他們被抄家者全部財富的兩成作為信息費用。

這坐在家中,根據實際情況來記錄幾句話,然後搞不好天上就能掉餡餅下來。這等好事,哪個不願意做?要知道,有資格登他們門的,家裏起碼田地都在五百畝以上。這要是有人要搞事被抄家了,他們就能坐享其成,半分力氣都不用出就能平白得到兩成的財富。

可以說,從裴家到王家、衛家等等,現在都隻伸著脖子,盼著地方上能出幾個膽大包天的傻子來。這樣的話,他們就能大發其財了。

李利的青苗錢,已經沒有他們插手的機會了。雖然李利已經做出了他的補償,但出於人性的貪婪,他們自然而然的,還是想得到更多。就只能從其他地方找找辦法了。或許,暗中操作一下,逼反幾個看不順眼的人?

其實,按裴曦的想法,他還是想碰一下青苗錢的。甚至方法都已經想好了。比如他全力支持青苗法在河東、聞喜的施行。然後再去買通地方官,比如聞喜的青苗掾。

只要讓百姓去縣衙申請青苗錢時,青苗掾那裏用各種方法借口拖延一下,一直拖到這戶百姓撐不下去了,百姓就自然而然會找到裴家來。到時裴家會出示兩張借據讓百姓簽名,一張是青苗錢的,一張是裴家自己的。等百姓畫押之後,裴家就拿著青苗錢的去找青苗掾拿錢。

到還錢時,百姓會出現兩種可能,一種就是還不上裴家的高利貸,那麼裴家就會收了百姓的田地房屋甚至是人,然後去縣衙把青苗錢連本帶利還上,順便縣衙也會把田契地契一併過戶給裴家。這樣大戶得了田地、縣衙也沒虧本,只有百姓就被坑慘了。

另外一種就是百姓能還上。這樣更好,裴家得了高額利息,縣衙得了青苗錢本金利息,同樣是皆大歡喜。

無論哪一種結果,得益的都是官府和裴家,而利益受到損害的,就只有普通百姓。其中種種關節,都有可以遮掩、打通的地方。

比如收買官吏,裴曦從來就不認為有什麼真正收買不了的官吏,收買不了那是你出的錢還不夠。比如百姓在縣衙拿不到錢,要告狀怎麼辦?呵呵,古代道路就這麼幾條,裴家勢力如此之大,只要把守幾個要道,就算你進了縣城,進了郡城,甚至到了李利所在的太原城,裴曦都有辦法把告狀的人給弄回來。

至於暗訪的採風使,裴曦一樣也有把握來對付他。可以說,只要有足夠的利潤,裴曦就可以不惜一切手段。。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