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之王者降臨》第一百二十九章 返回長安
談了一會之後,鍾繇又拿出了一封信來,這是李傕讓鍾繇轉交給李利的信。李利打開一看,上面只有三個字:回長安!

李利心想,叔父李傕這是動了無明之火了。看來還真得回長安去當面解釋一通了。想到這裏,就對鍾繇苦笑道:「鍾公,本來還想陪你好生遊覽一番上黨景色,只是叔父來信,命我速返長安,我不得不從,隻好先行一步了。」

鍾繇早就清楚李傕必會喚回李利了,他笑了笑,道:「無妨,惠民先去長安,回來之後,再與我策馬共遊便是。」

於是李利便向鍾繇交代注意事項,又讓徐晃和呼廚泉鎮守地方,有緊急情況聽鍾繇節製。一一交待清楚之後,就帶著親衛,打馬向長安奔去。

到了河東,又在安邑歇了一日。和貂蟬溫存了會,見了賈詡、張遼等人,處理了一些政務,這才與眾人道別。

賈詡卻是個不省心的,見了李利,就對李利道:「惠民,防人之心不可無啊,此去長安,禍福未知,要不要多帶些人手?」

李利聽了是哭笑不得。李傕真要有什麼歹意的話,你帶再多人也是沒有用的。而且這個關鍵時刻,李傕絕對不會對他下手。對他李利下手,等於是自斷一臂。李氏集團會失去河東以及新得到的上黨,還有未來對並州的話語權。這還不算,失去了李利,李傕的勢力將會再度萎縮,張濟、馬騰這兩個都不是什麼善茬,他們會幹看著?別忘了華陰還有個種田的段煨呢。

李利大軍在外,李傕幹掉了李利,又拿不到李利的軍隊。長安城中乾出了這樣的事,李傕還能瞞得住誰?消息一走漏,很多人第一時間只怕就是要派人去河東和上黨,控制李利的部隊了。這種親者痛、仇者快,損人不利己的事,李傕能幹?

所以李傕喊李利回長安,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把李利痛罵一頓,然後叔侄兩個坐下來,剖肝瀝膽的說些肺腑之言。

當然,賈詡不會想不到這些,他只是好心提醒下李利注意自身安全的同時,也要明白,他和李傕之間,總該是要做個了斷,把話要說明白的。另外,安全問題也真的一定要注意,李傕不會下手,指不定其他人會啊。下手了再嫁禍於他人。消滅政敵,斷李傕一臂,這事多爽?

李利到灞橋的時候,就已經有百姓自發出來迎接了。這幾年,長安局勢逐漸穩定。李傕和郭汜雖然還是爆發了內戰,但兩邊都以為自己會勝利,所以並沒有禍害長安城。

而在這個時空,涼州集團因為有了李利在,長安乃至三輔的百姓,過得還算不錯。不說富足,起碼有吃有住,不用當流民,不用駢死溝壑。漢人尚武,李利出征並州,大大揚了朝廷的威風,漲了天子的臉面,長安百姓那是與有榮焉。現在聽說搶了上黨郡的李利回朝面聖了,一個個都激動得前來圍觀。

嘿嘿,李利相貌並不是很帥氣,但五官卻很是硬朗,身體因為長年在軍旅之中,長得也甚是高大。這會他頜下黑黑的鬍鬚也開始長了出來。在一身甲胄、高頭大馬的襯托之下,越發顯得英資不凡。

卻是一路引來不少百姓的歡呼聲。尤其是一些小娘子,在人群中跟著跑來跑去,臉都跑得潮紅了。這會可沒有說女孩子只能待在家裏不能拋頭露面的。漢朝的女子,活潑得很。

李利在看到百姓的時候,就下意識的勒馬緩行,一是怕不小心馬匹失控撞到百姓。二是這種裝比的時候,怎麼能夠就這樣跑掉?

於是他笑意盈盈的在馬背上左顧右盼,不時向著奔跑歡呼的百姓揮手示意。卻更是引得歡聲動天。後面的人聽了呼聲,許多人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也都跟著瞎起鬨。就這麼一路進了長安城。

李利在長安並沒有宅院,李傕是他親叔父,他自然也沒什麼不好意思的,直接打馬到了李傕那。然後就直接入府住下了。在李傕府上,他也算半個主人,當年李傕決定讓李利當他的繼承人,李傕府中的許多家將、下人,那可是一清二楚的。現在雖然李傕有了兒子,李式也逐漸長大。但李利的地位,並沒有因此而下降。反而因為李利在外面打出了一片天地,越發受家丁們的敬畏起來。

入了府,李傕並不在家,而在朝廷辦公。李利乾脆就先洗了一個熱水澡。這個時代洗澡最煩的就是沒有洗髮水,雖然有類似的東西,但卻只能去除頭髮的油膩,而不能讓頭髮變得柔軟順滑。還好,洗頭、梳頭,都有侍女來乾。哪怕是洗澡,也都有侍女負責幫忙搓背。柔嫩的小手在李利背上推拿捏揉的時候,李利就不禁長嘆,這「萬惡」的封建社會啊。太TM讓人喜歡了。

到了晚上,李傕回來用膳。匆匆吃完之後,李傕就把李利喊到了書房之中。事情過去了那麼久,李傕的一肚子火,其實也消得差不多了。

這會看著身高與自己差不多,面貌與死去兄長相彷彿的李利。李傕心中就不禁感慨萬千。他又想起了早死的兄長了。思緒飄飛了一陣,李傕沒好氣的瞪了李利一眼,自己大馬金刀的坐了下來,卻沒有讓李利坐。

而是問道:「說吧,現在你有什麼打算?」

李利看著李傕的眼睛,很認真的道:「叔父大人,侄兒鬥膽想問一聲,若是侄兒不攻上黨,叔父大人可曾有外擴之心?」

李傕聽了,心中大怒,暗道對外用不用兵,豈是你這小子能管的?旋即又想李利不小了,又在河東歷練了許久。這會卻是不能把他當昔年的半大孩子來對待了。

於是李傕認真的想了一想,然後閉目嘆息道:「不曾想過。」

李傕真的沒想過要對外用兵。一是因為內部派系眾多,你提防著我,我提防著你,大家互相忌憚之下,沒法同心協力。二是董卓都打不過關東諸侯,不得已之下只能遷都來暫避鋒芒。所以李傕等人上台之後,就下意識的把關東諸侯給忘了。乾脆假裝不知道,徹底當條鹹魚不去管了。

不只是李傕,其他如郭汜、樊稠、張濟、馬騰等人,都是這麼想。否則,他們真有進取之心,幹嘛還窩裏鬥,大家聯合起來,打出關去,豈不是更好?搶到了關東的地盤,足夠他們分的,何必為了一個小小的關中,爭得死去活來呢。。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