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之王者降臨》第一百四十一章 祁縣陷落
這城中有人配合接應,比起強硬攻城,那真是要舒服多了。張遼來了祁縣好幾天,也暗中觀察過祁縣形勢。每到一處,就觀摩地形,琢磨如何攻城破寨,如何用兵,這是一員優秀將領的必要素養。然後張遼就發現,這祁縣要是沒有人配合,還真有些難打。

因為祁縣與昭餘澤相臨,水系發達,縣城外面,就有一條護城河如玉帶般把祁縣給保護了起來。要先攻城,就必須先把護城河給填滿了,不然連城門都靠近不了,這雲梯怎麼架?這仗怎麼打?

只要變成了攻堅野戰,這耗費的時間,物資,以及戰死的士卒。必然就不會少了。其他張遼都不擔心,他最擔心的就是會耽誤了時間。若是在這裏耗得久了,界休那邊反應過來,援軍一到,那就真的是變成了大混戰了。這樣的仗,不是李利想要的,也不是張遼想要的。

張遼一進南城,就派人守住城門,然後高聲問道:「宋公、王公何在?」

宋翼和王宏現出身來,又把王凌向張遼介紹,說能如此輕易奪下南城,多賴王凌之力。反正他們倆個也不打算出仕了,索性就賣一個好,推王凌一把。將來王凌若是有了造化,以後也會因此事而照拂他們兩個的子孫。

張遼自己就是並州人,豈有不知祁縣王氏之理。他卻是不敢怠慢,在馬上向王凌抱拳一禮道:「軍情緊急,彥雲,可否使人引我兵馬佔據四城。彥雲與宋公、王公陪我往縣衙走一遭。」

王凌笑道:「敢不從命!」

他悄悄的打量了一下張遼,張遼在並州名聲並不小,他少年就為雁門郡吏,後以武勇被征為並州從事,然後隨丁原入京。可以說張遼的履歷,並州各大家都已經研究透了。王凌見張遼堅毅雄壯,英氣外露,心想,果然是我們並州的好漢子。又想李利能納張遼,對王家的投效應該不會排斥才是。

在吩咐族人帶路引河東軍去其他三城後,王凌就帶著張遼疾奔縣衙去了。一路上王凌心思忡忡,畢竟還是經歷事情太少。在李利即將到來之前,未免就有些亂了方寸。等到一行人趕到時,卻見縣衙已經是空空如也,只見一些奴僕們在進進出出,甚至因為搶奪財物而大打出手。見到兵來,這才紛紛跪下,不敢動彈。

張遼一問之下,這才知道縣令和縣丞得了信,早早就溜之大吉了。張遼又是好笑,又是好氣,就看向了王凌。

王凌臉色也不好,生怕張遼怪罪,忙道:「卻是我疏忽了,早知如此,就該派人看著他們的。」

張遼一擺手,區區一個縣令算得了什麼,跑就跑了。只要府庫印信都在,那就沒有問題。張遼就道:「王氏要全力奪城,無暇顧及其他也是正常。彥雲,你去找找,看縣令大印在不在。」

王凌就帶了人進去,搜索了一會,就出來彙報:「張將軍,印信都在。」

張遼喜道:「印信皆在,那卻是再好不過。」

於是又對王凌道:「祁縣既下,卻不能少了官員治理。彥雲先委屈下,暫且代行縣令一職如何?」張遼接下來還有計劃,他實在是沒有時間在這裏耗著,祁縣王氏是當地最大的地頭蛇,讓王凌來當縣令安撫百姓,卻是再好不過。至於王凌是王允之侄一事,張遼壓根就沒往心裏去。王凌都以行動表明了態度,難道以李利之明,還會拒王氏於門外不成?

王凌聽了,心中就是一跳。這剛幫著奪了個南城,回報就如此之快麽?直接天上掉餡餅,縣令一職就這麼砸到頭上來了?

王凌心中歡喜,卻是辭道:「宋公、王公德高望重,精通俗務。小子何能,安敢在二公之先?」

張遼笑道:「我方才已經詢問清楚了,宋公、王公不願出仕,所以才向我推薦了你。對了,讓你兄長好生休養,等太守到了,未來必有擢用。」

王凌一時之間,卻是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宋翼和王宏在遠處靜靜看著,只是笑而不語。江山代有才人出。他們老了,也是該避路,讓小子輩出一頭地了。

祁縣在王家的幫忙下,被河東軍打了個措手不及,尤其是縣令等人都逃走後,城中壓根就沒有能夠組織起什麼像樣的反抗。當大軍湧入城中之後,喊殺聲就迅速的小了起來。不一會,就有軍將紛紛來報,說是已經拿下四城了。

張遼就讓王凌接任縣令,出面張榜安民,自己這裏卻是封鎖四門,不讓走漏了消息。然後就拿起地圖,仔細看了起來。看完之後,就對王凌道:「彥雲,王家有沒有子弟,熟悉京陵的。」

王凌就笑道:「我便熟悉。」

王凌倒沒有說假話。漢朝的士子們,在出仕之前,基本上都會出門遊歷一番。或遠或近,或長或短。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他們出門主要是為了印證自己一身所學,到處去拜訪大儒名士,交流學術,然後結交各地的才俊。與此同時各地不同的風俗和景色也會豐富他們的人生,開闊他們的心胸和眼界。

可以說,從漢到唐,讀書人都是能文能武,崇尚遊歷和勇武之風的。從班超的投筆從戎到楊炯的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他們的精神都是一脈相承的。所以漢朝儒將輩出,而唐朝邊塞詩人盛行。直到了宋朝,這才畫風一變,變成了東華門外唱名的才是好男兒,名將狄青甚至因此鬱鬱而終,漢人於是開始漸漸走下坡路了。

王凌少年之時,也曾經到處跑,當然他沒有跑多遠,就並州和司隸走動了下。因此他與河東的賈逵和河內的司馬朗關係很是不錯。他說對京陵熟悉,那是真熟悉,常去那裏遊玩,怎麼可能不熟悉。

張遼聽了,就拉過王凌,仔細問詢起來。王凌心思聰慧,便道:「將軍可是要對京陵用兵?」

張遼笑道:「正是如此。」

王凌就笑道:「既然如此,我有一計。可書公文一封,用祁縣大印,再著人送往京陵。就雲聞河東軍至,特遣王氏前來勞軍。京陵等縣俱知我王氏與李將軍不和,必中此計也。到時將軍便可趁隙奪城了。」

張遼聽得眼前一亮,嘿。這王彥雲還真不錯啊。滿腦子壞水,正合我心意。。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