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之王者降臨》第二百八十章 河東變故
李利就問賈詡:「文和,依你之見,朝廷這是想幹什麼?」

賈詡沉默半晌,待怒氣徹底消退之後,這才回道:「惠民,不用擔心,這無非是朝廷自保之計而已,最多,也就是天子開始對惠民開始忌憚起來了。」

李利仔細一想,嘿,還真是。天子首先他是個人,人,不管他是什麼身份,哪怕是個普通小民,他也不喜歡被人控制。何況是天下至尊,海內共主乎?

只要能找到機會,天子自然不會錯過。天子其實是個很有智慧的人。之前在董卓手裡時,老老實實的,這才保得了性命周全。不然,以董卓殘暴的手段,和他那句「劉氏種不足復遺」,天子要是搞點什麼小動作,難道董卓就下不去這手?他可是已經害了一個皇帝和一個太后了。殺一個也是殺,殺二個也是殺,還有什麼不敢幹的。

在董卓死後,李傕等人進京,在天子面前,把忠臣義士一通好殺,讓天子心裡留下了極大的陰影。從此,他在京中,也一如以前,把自己藏得嚴嚴實實,滴水不漏,或許只有他最親近的人伏皇后,才知道這位天子,心中是有著再興漢室的雄心壯志的。

天子雖然年輕,但他經歷了不少腥風血雨,又經過名儒講學,所以他的養氣功夫還算不錯。天子也覺得自己還年輕,慢慢等好了,來日方長,不要急躁。於是天子等啊等,當時一起進京的諸軍閥們,郭汜、樊稠、張濟、楊奉、楊定等人,已經都去見閻王了。京中只剩下個李傕和馬騰。

這下,天子上朝都覺得精神多了。之前他使人去誘張繡的部隊沒有成功,使得張綉帶著兵馬跑到並州去了。天子雖然覺得有些遺憾,但也覺得無所謂。在他看來,長安這附近的兵馬越少越好。張綉一跑,他反而更安全。

現在又輪到李利搞事,突然起兵攻打韓遂。天子得到這個消息,心中是極度高興的。如果在韓遂和李利兩人之中必須選一個的話,天子還是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李利的。最起碼,到目前為止,李利的所做所為,還是對漢朝有益處的。而韓遂則不同,他無疑就是一個亂臣賊子。

當初枉顧漢家恩德,投身事賊,後來又禍亂涼州,導致涼州局勢敗壞到了如今。可以說從韓遂等人作亂開始,涼州那裡就越來越亂,百姓一直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朝廷也為此不知道葬送了多少官員兵馬,花了多少錢財物資。

這次李利去攻打韓遂,不管韓遂是不是真的殺了張濟,天子都對李利表示支持。不然的話,朝廷隨便吱一聲,李利這腦袋上就會多上一條私自發兵的罪名。可以說,在李利攻打韓遂的事件上,朝廷上下,最起碼態度都是一致的。

當然,默許李利攻打韓遂,並不代表天子就不會考慮自己的利益了。李利打敗韓遂之後,一個很殘酷的事實就擺在了眼前。李利的勢力已經膨脹成這樣了,朝廷事實上已經沒有了約束、鉗製李利的辦法。

郭汜、樊稠死了,張濟死了,現在韓遂也馬上要敗亡了。長安城中就剩下李傕和馬騰,天子和朝廷還能拿什麼來分化拉攏呢。李利和李傕加起來要比馬騰強,馬騰會為朝廷拚死命出死力嗎?

所以,天子這才一邊讓朝廷去跟李利談,讓他此戰之後,老老實實退回並州不要再搞事。另外也讓朝廷收攏周邊的兵力,集中於長安,以備不時之變。

天子知道,只有自己手裡能夠牢牢掌握住一支武裝力量,這才有機會擺脫生死被別人掌控的命運。所以,羽林衛的重組,就是天子目前最看重的事情。

至於讓段煨去誘韓暹等人,一是為了加強羽林衛的力量,二是削弱李利的力量。至於李利的反應。天子能想到,但在這千載難逢的機會面前,他實在是不願意錯過。

天子自己是聰明人,他覺得李利能有現在的成績,也一定不是個蠢人。所以設身處地的想,天子覺得李利絕對不會因為自己指使段煨誘拐了白波將而惱羞成怒,進而舉兵攻打關中。這會讓李利失去大義、民心,讓他在並州、河東的合法治理遭到質疑,從而根基動搖。這明顯不是一個智者所為,所以李利是不會這麼做的。

李利當然不會這麼乾。他腦袋有坑才會想著去攻打長安。當年李傕等人那是被逼得無路可走了,這才狗急跳牆的。但凡王允有那麼一絲絲容人之量,但凡他行動快一點,別左右搖擺,又哪裡會有現在的事情發生。只怕李傕、李利等人的墳頭草早就三丈高了。

李利本來就和關東諸侯站在對立面,這次如果還和朝廷鬧翻了,這天下之大,他能去哪裡?以並州一地之力,能抗住朝廷和關東兩面夾擊的壓力嗎?更何況,他新得並州,根基未穩。並州也不是什麼富庶之地。

既然皇帝想要韓暹等人,那就由他去吧。這白波軍,基本上都是戰五渣。他李利都看不上的,皇帝卻當了寶。哈哈,也真是搞笑。李利經過賈詡這麼一說,心中怒氣頓時就是一散。隨便你吧。天子你在長安胡來,咱們的情分卻是要被你用掉一些了。將來別說我不給你面子啊。

當然,不在意歸不在意,憤怒的姿態還是要做出來的。李利便授意賈詡給朝廷寫了封信,先是誠惶誠恐的對朝廷說,自己只是想擒拿韓遂押解回京,讓他受審。並無染指涼州之意。此戰過後,他將會迅速退回並州,安心治理並州之地,以上報朝廷,下安黎庶。說完之後,口氣就是一轉,進而開始質詢朝廷,問自己在這邊為朝廷大臣討還公道,伸張正義,朝廷卻在那邊疑神疑鬼的拖後腿,這是什麼道理,是不是太讓天下忠臣義士太寒心了一些?

接到李利的信件,得知李利並無他意,朝廷上上下下,頓時就長出了一口氣,心中一塊石頭也終於落地了。這長安的氣氛也隨之輕鬆起來。沒了戰亂的擔憂,滿朝公卿這才又想起來,是不是讓李利太過於委屈了?

於是便上請天子,以並州新定,百姓飢貧,遂免並州三年田租。天子曰:「可!」。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