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之王者降臨》第一百四十三章 京陵城外
一行人到了東門,隔著老遠,就能看著東城門口處的一排車隊。縣令等幾個,腳步無行之中又快了幾分,在快接近時,爽朗的笑聲就傳了過來,對於這種冤大頭,沒有人會不喜歡。縣令把雙手伸了出來,想表示下自己對祁縣士紳的代錶王氏的敬意。王氏族人也哈哈笑著,十分配合的與縣令把臂相談。

幾分客套之後,縣令看了看大車上的東西,然後假笑道:「王兄遠來,舟車勞頓,來來來,先進城小歇,我等自當設宴以待貴客。」

於是就與王氏族人攜手一同入城。後方,張遼帶著車隊,緩緩跟在後面。在進入城門之後,張遼就忽然一聲暴喝:「動手!」

鏘的一聲,張遼撥刀在手,唰唰兩道白光閃過,縣尉和縣丞就被劈翻在地。而旁邊跟著車隊的人也都把袍服一撩,抽出了掩蓋在衣服下的兵刃,對著身邊的官兵砍殺起來。周圍的人壓根就沒反應過來,數息之間,就是無數人慘叫著倒地不起。

縣令眼睜睜的看著剛才還一片祥和的地方突然就變成了血腥地獄,直到數十息之後,他才反應過來,顫抖著身體,哆嗦道:「你,你們,想,想要乾,幹什麼?」

王氏族人大力抓住縣令,這才讓縣令沒有因腿軟而跌坐在地上。城門處一片大亂,牲口和大車把這裏堵得水泄不通,這會,信號也發出去了,守城的這百餘人,也差不多被悉數砍翻在地。眼見著大局已定,張遼就提刀走上前來,把血跡在縣令衣服上蹭試了乾淨,這才收刀入鞘,然後他微笑道:「認識一下,雁門張遼,見過縣令。」

「張,張遼?」縣令一時半會沒想起來,忽然他就瞪大眼睛,指著張遼道:「張遼張文遠,你,你,河東軍來了!」

張遼哈哈笑道:「正是!」

縣令頓時臉色灰敗,他垂頭喪氣的低下頭去,旋又抬起頭來,瘋狂大叫道:「張將軍,張將軍,小吏願降,小吏願降啊!還請將軍饒我一命!」

生死關頭,哪裏來那麼多堅貞不屈的仁人志士,面對殘酷的現實,保全自己的性命,才是正經。否則,嬌妻美妾,萬貫家財,豈不是都便宜了別人?

張遼看著這縣令的表現,很是不屑,他道:「想要活命也行,老實聽我命令行事。」這時,城外的兵馬已經殺了過來。

東城這裏,本還有些百姓進出圍觀,這突然之間就火拚了起來,百姓一個個抱頭鼠竄。車隊佔了城門口,本來是想著城內要有援軍來,他們就算是不敵,也可以堵住城門口,然後與城外兵馬匯合之後,再一舉奪城。

誰曾想,張遼這裏抓了縣令,而城中的兵馬卻還毫無動靜。張遼大為奇怪,一問之下,這才知道,城中兵馬並不多,實打實的只有千人不到,四門分了幾百,其他幾百除了維護城中秩序,其他的都幫著幾個官員看家護院乾私活去了。現在掌管一地兵馬的縣尉都死了,城中甚至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群龍無首之下,誰能調動得了兵馬?

這也給張遼省去了麻煩,他抓了縣令,接收了京陵之後,又把城中兵馬集結起來,一起繳了械,然後於其中選了二百有家有室的精壯,與自己留下的八百人馬混雜在一起一同守城。自己則又依樣畫葫蘆,讓京陵縣令寫了信,蓋了印,然後又帶著自己的車隊,繼續向著下一處縣城行去。

京陵這裏雖然是大白天動的手,但這裏從動手到結束,也是非常的迅速。張遼相信,以自己的反應速度,應該能搶在消息傳到中都之前,趕到中都城下。這樣的話,自己或許還能夠拿下中都。

畢竟城門口的百姓看到了,就算想著要向中都報信,估計也沒有軍隊行走那麼快。破了京陵之後,張遼就帶著人馬,又趕向中都去了。動身的時候,已經是晌午時分了。一直走到了天黑,還沒到中都。

一路上,王氏族人被張遼翻臉無情的狠辣給嚇得還沒有回過神來。隻覺心臟一直在砰砰跳,腎上腺素也在加快分泌。直到天黑之後,王氏族人才大膽向張遼建議:「將軍,天黑之後,道路難行。軍士無憂,但牲畜只怕是要多加註意。莫如先紮營休息,天明之後,再行出發,如何?」

牲口拉著大車,在晚上很容易走錯路。要走到路邊的溝下面去了,豈不是要耽誤大事。張遼想了想,覺得晚上打著火把行軍不是不行,但又很容易讓人發現端倪。畢竟按照正常人的思維,前來送禮勞軍,也沒必要夜晚行動吧。你急急忙忙的趕路,莫不是心中有鬼?

這離中都也很近了,晚上打著火把,城頭上若是有人,抬頭一望,肯定能夠看得見。這樣一來,卻是讓那邊起了提防。想到這裏,張遼就讓下屬們停了下來,一起紮營休息。今日又破了京陵,讓將士們很是興奮。到時等太守李利來了,還不知道要如何封賞呢。大家一邊忙活著,然後心裏面就開始算了起來,會得到什麼賞賜,拿到錢財之後,是不是要給孩子買點吃的玩的,再給爹娘妻子扯幾尺布做身新衣裳。直到酣睡,他們夢裏都是帶著笑容的。

夜晚,天空沒有月亮,也沒有星星。北風呼嘯而過,氣溫陡然就降了下來。好在還只是十一月初,大雪還沒有降下來。要是大雪紛飛的話,李利估計也暫時不會對太原用兵了。因為大雪會封堵道路。他跨境作戰,軍糧物資都缺少得很。河東進入上黨,要越過太嶽山的山谷。那裏平時無事,下雪了就山道難行了。

張遼並沒有睡,他與軍中副將約好了,他值守上半夜,副將替他值守下半夜。幾盆篝火,在黑夜中格外的顯眼,紅色的火苗跳動,給張遼帶來了絲絲溫暖。他靜靜靠在營帳旁邊,閉目想著心事。

雁門是邊郡。胡漢雜居。那裏胡騎肆虐,所以雁門漢兒人人習武以圖自保。張遼也因此習得一身好武藝。因從小見多了廝殺和血腥,張遼內心一直希望自己長大以後,能夠出人頭地,保護家鄉。讓雁門讓馬邑,不再為胡人所煩憂,成為一方樂土。

他少年為吏,後為州中從事,只是並州真的不是一個善地啊,他跟過的張懿死了,丁原死了,何進死了,董卓死了,呂布敗了,而並州,卻比以前更加凋敗了。這不是他希望看到的。在河東,他看到了李利銳意進取和勤政愛民的一面,現在李利想來圖謀並州,卻是張遼內心所期待的。

他希望李利在得到並州之後,治理並州如河東。那也就不辜負他的一腔熱血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