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之王者降臨》第一百四十五章 界休城外
放火燒車之後,陳煒率部轉身就走,隻留了一部斷後,攔住徐晃的追兵。徐晃趕到,把這些並州騎團團圍住,猛攻猛打,不一會兒,就結束了戰鬥,再一看時,卻只見陳煒已經接近他們的大營,正在往裏面退了。

徐晃一愣,又把目光一掃,去看匈奴部。這不看還好,一看之下,徐晃只差沒氣得吐血。只見呼廚泉帶著匈奴騎,正在敵營之外四處遊弋,就是不上前去截住敵將陳煒,眼睜睜的看著敵人安然無事的退入大營。

徐晃收兵回營之後,見到呼廚泉暴跳如雷,拎起沙缽大的拳頭,就要去打呼廚泉:「狗賊,你乾的好事!」

旁邊親衛趕緊攔住,人家是南匈奴單於,名義上來說,地位是要遠遠超過徐晃的。要是真把這傢夥給揍了,人家向太守一哭訴,李利迫於情面,少不得要打徐晃一頓軍棍。

呼廚泉之前還真是嚇了一跳,生怕徐晃這個莽夫當眾打自己一頓。後來見他被人攔住,心中就有了數,於是反唇相譏,道:「匹夫,你欲待如何?」

徐晃氣得哇哇大叫,沒奈何之下,先向李利繳令,然後訴說呼廚泉有慢軍之罪。呼廚泉既然敢幹這種事,自然也是想好了對策。他聽徐晃說完之後,就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哭訴道:「冤枉啊,小王自與兄長追隨太守以來,戰戰兢兢,每戰必先,何曾有過些許懈怠?此番是因為徐將軍自己被敵騎纏住,而我部兵少,我覺得攔不住敵將,不想造成無謂的傷亡,這才不曾上前。太守,我部族人打到現在,越來越少了,還請太守憐憫啊。嗚嗚嗚嗚嗚。」說到最後,呼廚泉竟然淚流滿面,嗷嗷哭了起來。

徐晃一看這個五大三粗的漢子被自己逼得當眾涕淚泗流,心中不禁火氣就消了一大半,也有些不好意思起來。李利一看之下,心想徐公明是個直腸子,臉皮還不夠厚。呼廚泉卻是老奸巨滑了。

在李利看來,呼廚泉所作所為,就是想著保存實力。要換作是漢人將領,李利哪裏跟你廢話,早就一聲令下,左右叉了出去,斬首以正軍紀了。管你哭不哭、辨不辨的。只是呼廚泉身份特殊,而且他現在正是用人之際。哪怕呼廚泉出工不出力,跟在他身後打醬油,李利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媽了個巴子的,原本想著拿下並州之後,對你們南匈奴一視同仁,然後讓你們跟著老子征戰天下,未來也讓你們享享福。現在看來,非我族類,還真是其心必異啊。你們都漢化了百餘年了,現在還在跟我耍心眼子。李利心中,這下就徹底給匈奴人劃上了一個叉了。

看來對胡人,還是得像漢朝那樣,不能慣著。要往死裡用。哪裏叛亂,哪裏有戰事,就征胡人的兵馬去,讓他們以胡對胡,以胡對叛,反正這些人,死多少都不用心疼。這會李利就有點兒後悔給呼廚泉請冊封了。就讓他們這樣分裂著,不也挺好?

看來自己還是心不夠硬啊,出爾反爾這種事,還是做得少了。李利暗暗想道。不然隨便換一個老狐狸來,就先答應了於夫羅,最後又不給他把事辦了,呼廚泉和南匈奴又能如何?

既然匈奴人不給力,那李利也沒辦法了,他本來想著,自己帶著主力和陳煒一決高下,然後在適當的時機,放出陳煒後路被抄的消息。陳煒驚嚇之下,必定生亂。於是自己就可以趁勢掩殺了。現在看來,還是要動用張遼那裏的兵馬啊。咳,這樣搞下去,到底哪裏才是主力啊。李利心中的那點兒與張遼較勁的心思,現在就立馬沒了。還是速度打敗陳煒,然後合圍晉陽來得重要。

於是李利修書一封,讓人送至中都。告訴張遼,讓他盡最大的努力,造出最大的聲勢來。然後帶領人馬,佯攻鄔縣。張遼得信之後,就連忙開始了準備。

其實鄔縣隱約也聽到了風聲,只是他們既不敢相信,也不敢派人去一探究竟,更不敢派人去告訴陳煒。陳煒是個火爆脾氣,萬一真的有事,陳煒退兵回來,第一個就是要砍了他們的腦袋。陳煒兵屯界休之時,可是說得一清二楚:「河東軍來,吾自當之。吾之身後,便盡托諸君,若誰敢延誤軍機,立斬不饒!」

不是這些官員沒能力。而是在這個亂世,他們只能選擇庸碌無為不幹活。鬼知道這片天地會怎樣,天下亂糟糟的,你幹得再好也沒人賞識你,朝廷都自顧不暇了,那就乾脆混日子好了。

等張遼聲勢浩大的兵圍鄔縣時,鄔縣的人終於坐不住了。快馬加鞭把信送到了陳煒這裏。陳煒看了,好懸沒氣出血來。什麼,莫名其妙的就有河東軍打到了鄔縣?

陳煒就問信使:「河東軍怎麼到的鄔縣?其他三縣兵馬呢?河東軍有多少人,帶兵的將領是誰?」

陳煒每問一句,那個信使就搖頭一次。胸中早就衝天而起的殺機終於按捺不住了,陳煒大叫一聲:「要你何用?」

於是撥劍在手,把這信使一劍揮作兩段。陳煒擦了擦臉上的鮮血,暗暗想道,自己想著在這裏紮營,耗盡河東軍的糧草。河東軍只怕是想著在這裏拖住自己,卻又暗中派了支兵馬去偷襲自己的後路。李利這廝還真是狡猾啊。

界休這裏,不能待了。河東軍都打到了鄔縣,想來其他三縣已經凶多吉少。既然如此,在自己後路非常危險的情況下,自己就只能選擇撤軍了。現在該考慮的是要如何封鎖消息,然後帶著這裏的人馬,安然無恙的撤退到晉陽去。

陳煒心中只是一轉,就想到了一個主意,於是就喊了副將等人前來,他說道:「我接到使君命令,讓我等先棄界休,到箕城去堅守,然後在那裏與河東軍決一死戰。」

有人就問:「將軍,這裏已經立下大營,何故又要撤到箕城?」他這麼問也是有道理的。當著敵人的面撤退,有著巨大的風險不說,之前屯在這裏的物資,也必然沒法全部帶走。實在是可惜。

陳煒就嘆道:「我意本也是如此,只是使君說了,河東軍糧草不濟,他想誘敵深入,到箕城之後,大軍四下合圍,讓河東軍無糧無援,然後一舉摧毀河東軍,生擒李利,而後反攻上黨。」

眾人一想,咦,好像也很有道理。河東軍是遠道而來,跨境作戰,他的後勤保障一定會有漏洞,理論上敵人在太原境內走得越遠,補給就越有可能出問題。於是眾人紛紛同意退兵。。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