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之王者降臨》第三百二十四章 兗州屯田
李利的想法很簡單。未來的敵人太多太強大了。現在如果能夠趁他們還沒有徹底一飛衝天之前,能拉攏一個算一個。袁紹和他有並州這一樁過節,未來是肯定要打到底的。曹操和他,估計也是難有善果。孫策那邊,他更是鞭長莫及。

難道要李利給孫策寫封信,說小心點,有刺客會去殺你麽?就算孫策不死,在袁術敗亡之後,這偌大的江東,孫策會放棄嗎?

算來算去,也只有劉備,在接下來的很多年裏,一直混得很慘,失去了徐州,他便投奔了曹操,後來,在袁術、呂布皆死之後,他又和曹操對上了。結果輸得很慘。只能北奔袁紹。去了袁紹那裏沒待多久,又去了荊州劉表那裏。

一直要到十年之後,建安十二年,劉備三顧茅廬,請了諸葛亮出山,他才一飛衝天,厚積薄發之下,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

可以說,在這個階段,其實劉備也是十分迷茫的。他想乾一番大事,但這天下形勢,對他又十分的不友好。一直都是在左支右絀、捉襟見肘。現在徐州這裏眼看著就待不下去了,遠在並州的李利突然就給了一條路出來。有地盤,有人口,還能安心的發展。這讓劉備如何不心動?

當然,劉備也知道,李利有此舉動,未必就真如他信中所說是對自己的一片仰慕之情。天下從來就沒有白吃的午餐,這世界也從來就沒有毫無緣由的愛與恨。你得到什麼,自然就需要付出什麼。李利如此這般,其內心必有所圖謀。只是現在劉備的心中,暫時還只是有一個隱隱約約的猜測。不過劉備他不怕。能被人利用,說明自己還有可以利用的價值。有時候,實力不足,地位不夠,想當個棋子,那也是不可能的。

私下裏,李暹等幾個親近的親族,知道此事之後,不由也有些埋怨。覺得李利把劉備招來,那是引狼入室。別的不說,劉備那是正兒八經的宗室,等他得了河內、河南尹這兩塊地盤,發展起來了。回頭天子下個詔,讓劉備進京勤王,到時該怎麼辦?

李利聽了這些私下的傳言,心中也只是微微一笑,不置可否的搖搖頭。劉備比他要大十幾歲,而且看現在的情況,還是他自己這邊牢牢佔據了優勢。在先發優勢下,他要還鬥不過劉備,那這穿越一場又有什麼意義?

劉備真來了,就讓他在函谷關外發展,將來不管是曹操還是袁紹來攻,劉備都會替他擋在最前面。何樂而不為?就像劉表當初讓劉備屯兵新野,一起對抗曹操一樣。又有什麼問題呢?

至於勤王什麼的,歷史上天子又不是沒有搞出過衣帶詔事件,可劉備他剛開始加入了嗎?還不是理也未理。

未來還沒有發生的事情,現在就去瞎想,那是杞人憂天。嚴重缺乏自信的表現。

孔融到了關中,隨著天子轉了一圈,這才知道,李傕等人是有多跋扈。他回到長安之後,閑不住了。就開始寫文章罵人。孔融的文章寫得好,辭藻華麗,讓人一讀之下,欲罷不能,一時之間,長安為之紙貴。

孔融又還不罷休,又把好夥伴禰衡給招到長安來了。禰衡是青州平原人,因孔融在北海招朋呼友而相識。兩人性格都是剛直高傲的那種,一見之下,不禁臭味相投,於是遂成忘年交。

孔融從青州到了長安,也還沒忘記遠在青州的禰衡,他覺得罵人還是要多喊幾個幫手。長安這幫文臣,不行啊。畏懼李氏放不開不說,文采也不行。禰衡也想念孔融得很,得了孔融書信,就收拾收拾,一路西行。

到了長安之後,孔融和禰衡詩酒相和,文章寫得更是肆意汪洋,一發不可收拾。褒貶時事,臧否人物,好不快哉。

就有人告狀到了李傕那裏。李傕聞言不禁大怒,於是便檻車征孔融和禰衡下獄。

楊修聞信大驚,他忙致書給父親楊彪,讓楊彪出面救下孔融和禰衡。楊彪便登門求李傕,結果碰了一鼻子灰回來了。楊彪就給楊修回信:「若救此輩,非惠民不可為。」

楊修也是個文章高手,與孔融關係非常好。禰衡來了,他們也在一起喝過幾次酒,感覺都挺不錯。禰衡一度在酒會上大放狂言,說關中諸輩:「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餘子碌碌,莫足數也。」也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這估計也是他倆被抓,沒有一個人出面的原因之一吧。

楊修就寫信給李利,懇請他出面。李利接到信,不禁為之莞爾。兩個狂生,倒也是性情中人。於是便提筆給李傕寫了封家書。在書中先是問候了叔父等人的身體,又說了一點兒並州的事。最後才筆鋒一轉,乃道:「聞得叔父於京中,捕孔文舉、禰正平於獄中。此輩乃一介狂徒爾,天下諸輩,幾個能入得他等眼中?叔父何必介懷。若系而殺之,反倒成全其名聲,世間凡愚亦將反汙叔父不能容人耳。莫如放之,文章小道爾,言辭再利,又豈能傷得叔父與我毫分?此亂世也,立足之根本,全憑武力。且楊氏乃天下士人領袖,聲望隆高,楊德祖親自書信於我,小侄不得不賣個情面於他。還望叔父高抬貴手……」

李傕收到信後,笑罵幾聲,道:「惠民做足了人情,卻讓我情何以堪?罷罷罷。左右不過兩個狂徒,殺之何用。」

於是便下令,又讓人把孔融和禰衡給放了。這兩個傢夥,出來之後,沐浴更衣之後就去了楊修那裏致謝。楊修很老實,就把情況一說,苦笑著說道:「我與家父哪裏有這般大的面子,還是求了惠民出手。」

禰衡聽了,就大叫起來:「誰要他李利放我?就是放了我,我也不領情。」

孔融心裏其實也是打的這個主意,士大夫可死不可辱,別以為把我們放了,我們以後就不罵你了。那不是我孔文舉的作風。

李利壓根也沒想讓這兩人以後就不出聲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治下一片附和之聲,那也不好。孔融和禰衡雖然有些偏激,但他們寫的文章,哪怕是罵自己的,其中也有些可取之處的。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自己是很難發現自己的得失錯誤的。或許別人一罵,反倒就明白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