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之王者降臨》第十章 徐榮之死
既然下了手,胡軫又哪裡會再猶豫。於是一聲招呼,旁邊的楊定也出手了。兩個人,兩條槍,把徐榮一起捅翻馬背。然後梟其首級,高呼道:「徐榮已死!涼州人不打涼州人!」

頓時戰場之上,就是一陣混亂。

徐榮久在軍中,頗有威信。他的鐵杆心腹們,見徐榮遇害,頓時就是雙目血紅,咬牙切齒,破口大罵著向胡軫、楊定撲了過來。欲與胡軫、楊定拚個你死我活。

與此同時,李傕等人見徐榮已死,不由大喜,也各自帶兵,一陣猛攻猛打。許多人回頭一看,徐榮已經死了,得,那就投降吧。他們本來就都是董卓麾下部隊,這自家人投自家人,那是一點心理障礙都沒有。

戰場之上,降的降,戰的戰。李利見敵軍之中亂作一團,便問李傕道:「叔父,胡、楊二將軍既然已降我,何不出兵助之?」

李傕聽了,嘿嘿一笑,道:「再等等。」

不止李傕,其餘諸將也是勒馬看著胡軫、楊定與徐榮的心腹部曲們短兵相接。賈詡趨馬行到李利旁邊,淡淡道:「胡軫、楊定今日能賣徐榮,他日便能賣我。此二人,若是與徐榮一併死了,才是最好。」

李利聽了賈詡的話這才反應過來,心中不禁嘆道,真是沒一個省油的燈。自己這麼單純,遲早要被人給陰死。

胡軫和楊定為了偷襲徐榮,隻好跟在徐榮身後。正是因為跟得太近了,徐榮一死,他周圍的親衛們,瞬間就把胡軫和楊定給包圍了。

將領的親衛,都是將領私人培養的絕對腹心。他們存在的意義,就是為自己所服務的對象擋刀子。徐榮死了,還是以這樣一種恥辱的方式死去,他們不禁悲憤莫名,一個個的都不要命了,一窩蜂沖了上來。

對於這一群勢若瘋虎,把命不要的人。胡軫和楊定再是能打,也不淡定了。而其餘的兵馬,因為驚變來得太快,還處於懵然狀態沒反應過來。所以能幫胡軫、楊定的,也就只有他們自己的親衛了。

兩夥人絞殺成了一團,刀光劍影中,殘肢亂飛,鮮血四濺,不時有人慘叫著倒下。徐榮的衛隊把命不要,隻想著為徐榮報仇雪恨。很快,胡軫和楊定就擋不住了。

胡軫和楊定大叫起來:「稚然何在,速來助我!」

李傕被點名了,眾目睽睽之下也不好再拖延了。畢竟這事都是他一手操辦的。人家聽你的把活幹了,現在你就想著不管不顧,這不是敗人品麽。

李傕也扯著嗓子大喊道:「文才,整修勿慌,我來也!」

等到李傕率部殺到,胡軫已經死於亂軍之中,隻從一群人中,把楊定給搶了出來。對於徐榮的鐵杆,李傕自然不會手下留情,大手一揮。身後士卒如狼似虎般一擁而上,亂刀齊下,剁為肉泥。

一場大戰,還沒開始就戲劇性的結束了。李傕等人盡並徐榮、胡軫部曲,勢力聲威更甚。消息傳到了長安。群臣大驚。呂布在家中聞信,就恨聲道:「王子師,無能之輩耳!若用我言,何至於此!」

王允,世家子弟出身,從小就名聲遠揚。及至出仕,更是出類拔萃。尤其是他與宦官張讓的鬥爭,為他爭取了巨大的名望。許多士人認為他有君子的風範和氣節。

初平元年,王允接替楊彪成為司徒和尚書令,一舉成為朝廷中的超級大佬之一。面對風雨飄搖的朝廷和作威作福的董卓。王允選擇了隱忍。潛伏爪牙的同時,暗底裡又不斷的聯絡仁人志士。終於在今年,一舉發動,掀翻了董卓這座壓在朝廷頭頂的大山,還這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至此,王允的聲望,達到了巔峰。或許是被董卓給壓製久了。在剷除董卓之後,王允就開始有點飄了。董卓死後,他兼錄尚書事,與呂布一起執掌朝政。但王允骨子裡,其實又看不起呂布這麼一個武夫。共同的敵人消失之後,他與呂布的蜜月期也迅速宣告結束。兩人桎梏不斷的同時,王允也同時把朝廷百官給得罪了。

以前王允姿態擺得很低,凡事都與諸臣有商有量。結果在剷除董卓之後,就似乎變了一個人般。臉上的笑容不見了,少見溫潤之色。有事也開始獨斷起來,不再循權宜之計了。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尤其是王允因為蔡邕感嘆董卓之死而將其下獄,使得蔡邕死在獄中。這次事件之後,王允更是失了人心。

蔡邕是前太傅胡廣的弟子,前司徒橋玄的故吏,蔡家也是高門大戶,蔡邕叔父蔡質曾為衛尉。最最關鍵的是,蔡邕學富五車,曾與楊賜、馬日磾等人一起正定六經,歷史上著名的熹平石經就是出自蔡邕之手。他還與盧植、韓說等人在東觀一起修史,寫的書叫《東觀漢記》。而在金商門事件中,蔡邕因為密奏事件而遭到迫害,為他也賺取到了巨大的聲望。

連董卓把持朝廷之後,也因為久聞蔡邕的大名而強征他入朝為官,三日之內,歷遍三台。就這麼一個在朝野都有著巨大的聲望和不錯的名聲的人,你王允說下獄就下獄,說弄死就弄死,這也太剛愎自用了吧?與董卓又有何區別呢?

王允能力很強,但性格也有缺陷。之前弄死董卓之後,呂布和他商量要不把涼州諸將一起給殺了。王允想了想沒同意。但卻又遲遲不下赦書。

本來王允與士孫瑞商量過了,要給涼州諸將下赦書,以安其心。結果事到臨頭王允又反悔了。他覺得部曲聽從命令沒錯。如果把涼州諸將定為叛逆再去赦免他們,恐怕涼州諸將們會心疑不安。這是什麼鬼理由!李傕郭汜知道了只怕是要哭出來!

滿朝文武都知道董卓死了,但涼州軍不安撫好的話就是一個大炸彈。王允拖延不決,其他大臣就先慌了。忙忙找到王允來給他出主意。說現在這麼個情況,想要解決涼州軍,最好的辦法就是請皇甫嵩出山,讓他擔任涼州軍的指揮官。然後就近安排他們駐紮下來。這樣就沒事了。

皇甫嵩將門之後,平定黃巾,破滅王國,威震天下。他與朱儁、盧植號稱當世三大名將。以他在軍中的威望,鎮壓個沒了董卓的涼州軍,舉手之勞罷了。

結果王允也不同意。他的理由是董卓死後,函谷關會打開,恢復與關東的交流。關東反董諸將和他王允因為共同的鬥爭目標而是一夥人。他若是對涼州軍太好了,恐怕又會使關東諸將們疑心。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這拖拖拉拉的,一來二去,終於等來了涼州諸將起兵造反的消息。這下好了,只能手忙腳亂的派徐榮、胡軫率軍出去抵抗。

結果徐榮、胡軫出去沒多久,就有消息傳來,徐榮戰死,胡軫、楊定率眾已降。

這下,王允也傻眼了。

關中本來就是涼州軍的勢力範圍,不然董卓為什麼要挾持天子和朝廷遷都到這裡來。這關中的軍隊,現在除了長安城裡的,其他的就都是涼州叛軍了。這下如何是好?。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