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之王者降臨》第四十七章 開礦鑄錢
想破了腦袋,李利倒是想出了個好辦法,那就是鑄幣造錢。嘿嘿,這事見效最快。這世界上,還有什麼事是可以比印錢更能夠暴富的呢?

李利喜氣洋洋,忙命人請賈詡來。賈詡來後,李利就對賈詡道:「叔父,我欲在河東鑄錢,如何?」

賈詡一聽,以為李利想學董卓,便忙勸阻道:「惠民,萬萬不可。董卓在京,收銅人,壞五銖,悉鑄為小錢,自此錢貨不行,至今關中市場混亂,物價飛漲。惠民欲治河東,此事絕不可行!」

董卓到了長安之後,想著法撈錢。到處去搜刮銅,然後開始造小錢,粗製濫造不說,還銅少鐵、錫多。把錢拿在手裏,用力往地上一摔,都能摔成兩半。百姓又不是傻子,怎麼會喜歡這種錢。

於是市場也瞬間給出了反應,一時之間,物價飛漲,一斛谷甚至要這種錢數十萬才能買到。幸好董卓死得快,不然任由他這樣胡搞下去,關中的金融秩序將會徹底崩潰。

賈詡生怕李利急功好利,也學董卓。如果真這麼搞的話,這河東地面上就別想安生了。李利哪裏知道董卓還乾過這樣的事,仔細一問之下,不禁哭笑不得,忙和賈詡解釋。自己不是想乾董卓的事。

開玩笑,是個傻子都知道,假幣只有以假亂真,才能夠用得出去,董卓以官方的身份來造假幣就很搞笑了,還造得比那些民間私鑄的都不如。百姓又怎麼會接受他的錢?

李利要印的,是絕對貨真價實的五銖錢,而且他還決定,質量一定要比朝廷的五銖好,只有這樣,他的錢,才會逐漸取代市面上流通的貨幣。或者說,市場上認可他的貨幣價值高於其他的貨幣。

這樣一來,嘿嘿,他不想賺錢都難吶。

漢朝的士大夫們,不是隻讀經書,不分五穀的書獃子。賈詡也通經濟之策,聽得李利這麼一說,心中也是訝然。惠民還真是會想啊,若真把這事給做成了,未來……嘿,賈詡腦袋一搖,把不切實際的想法給擱置一邊,卻是對李利說道:「惠民此法甚妙,只是河東不產銅,為之奈何?」

嘩,一盆冷水當頭潑下,李利滿腔熱情被澆了個透心涼。「河東有鐵,豈會無銅?」

銅礦和鐵礦不是伴生礦嗎?河東產鐵,怎麼會沒有銅呢。不可能啊。

賈詡搖了搖頭:「河東鐵礦中也有銅,但產量不大,提取不易。若想要熔而鑄錢,遠遠不夠。」

經過賈詡的一番解釋,李利這才知道,漢朝這會的大型銅礦,幾乎全在南方。《周禮》說東南曰揚州,其利金、錫、竹、箭;揚州的丹陽郡在西漢是天下唯一設置了銅官的郡。到了東漢,隨著南方的逐漸開發,徐州、益州也相繼發現了大型銅礦。這會的銅鏡背後就已經有八字銘文了:「銅出徐州,師出洛陽。」

至於北方,小銅礦或許有,但想要用來鑄錢,所採用之銅,都是來自於南方的。事實上一直到了一千多年後的清朝,要鑄錢也是用的滇銅。漢朝的益州,就包括了川、滇兩地。

不是北方沒有銅,而是限於時代的發展,北方還沒有發現大規模的銅礦罷了。

這麼好的一條發財大計,李利豈容它溜走,於是便道:「叔父,命河東鐵官前來見我。算了,你自去吩咐,著他於河東境內探礦,務必要尋到銅礦。」

現在自己執掌河東,麾下一大幫人要吃飯,河東府庫空空,這麼下去怎麼得了,總不能拖欠工資吧。人家給自己做事,也要養活一家妻兒老小的。欠薪怎麼行。自己最恨的就是拖欠工資不發的人。難道穿越了,反而要變成曾經最可恨的人了嗎?

想來想去,也只有一招了,向朝廷,哦不,向他親愛的叔父大人,借錢!

朝廷這會還是有錢的。董卓在台上執政幾年,都不知道搜颳了多少財富,最起碼洛陽、長安兩地是被他刮地三尺了的。這廝甚至把帝陵都給刨了。在郿塢裡財寶堆積如山。

然後董卓一死,全便宜了朝廷。但朝廷也沒能得意多久,個把月的時間,涼州李傕、郭汜等人就打進了長安城。而朝廷所有的財富,又被涼州諸將給控制了。

現在涼州諸將手裏正是富得流油的時候。李利也隻好想辦法打土豪了。於是李利就寫了一封信給李傕,命人火速送往長安。

信裡,李利寫得情真意切。事無巨細的把河東能講的事都給李傕講了一遍。然後就開始訴苦,說這裏兼並成風,租稅賦都收不到幾個錢,而且他來的時候,今年的錢都已經收了,而且也已經被前任太守給用了。

現在自己囊中羞澀,連下屬的俸祿都發不起了。沒錯,賈詡、徐晃有正式官職,他們的錢是由朝廷發。但張遼和其他的郡中從事,小吏,這些錢卻都需要郡中支出。

而且郡中用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要修橋布路,要興修水利,要撫恤老弱……所以要向李傕借一筆錢用來周轉。

借多少呢,李利心想第一次開口,也別借少了,反正是要浪費人情。於是就獅子大開口,要借五千萬錢。說以後從河東收到賦稅了,慢慢還。

李利心想,借錢麽,多說點總是有好處的。我要是借一萬,你可能只會給五千,我要是借十萬,到手可能就會有五萬了。同樣,借五千萬,能到手一半,李利就謝天謝地了。

至於還不還,嘿嘿,那得看將來是誰控制長安城了。是李傕,這是自己親叔,還什麼還。是郭汜等人,那說明叔父被他們打敗了。那幹嘛要還給自己的仇人?

李利這邊想得美妙,卻不知道他的信到了長安,躺在了他叔父李傕的案頭,他叔父李傕卻是臉色鐵青,被李利給氣得暴跳如雷。

五千萬!李利這臭小子是不是對錢沒概念?老子一輩子經手的錢都沒有這麼多,他在河東,竟然敢張口就是五千萬!

李傕心想,錢是有,但這又不是我自己的錢,老郭、老樊等幾個會肯嗎?就算他們肯,朝廷那幫子人,會肯嗎?

這事要鬧起來,又是一個不好收場的局面。真是讓人頭痛啊。

李傕正欲三言兩語把送信的人給打發了,讓他回去告訴李利說沒錢。想了想,又嘆了口氣。李利的父親,是李傕的大哥,他們父親死得早,正所謂長兄如父,當年幾兄弟不知道過了多少苦日子,全靠李利的父親在扛著。要不然,李利的父親也不會死得這麼早,還不是當初積勞成疾了。

現在他兄長只剩下李利這顆獨苗苗。他向來都是當兒子養的,現在雖然自己也有了兒子,但又怎麼能忍心不幫忙呢。。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