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之王者降臨》第三十二章 職位變動
李利聽說馬騰駐軍在郿縣,心中就是一動。馬騰麾下,也是人才濟濟啊。馬超就不說了,還有馬岱和龐德。這兩個,可都是涼州猛將。只是,看著這些人就在眼前,自己卻勾搭不到,真是煩惱啊。

李利心癢得不行,卻又無可奈何,只能幹瞪眼。沒辦法,以他現在的地位,哪裏有什麼資格去招募別人?麾下就一個徐晃,還三心二意的,想著什麼時候跳槽呢。

初平三年(192年)八月,李傕等上表,以左馮翊宋翼、右扶風王宏皆逆臣王允之黨,請檻車征。

王宏聞信大怒,遂傳信宋翼道:「今日就征,明日俱族,計將安出?」

宋翼回道:「雖禍福難量,然王命,所不得避也!」

王宏就勸道:「關東義兵鼎沸,欲誅董卓,今卓已死,其黨與易製耳。若舉兵共討傕等,與關東相應,此轉禍為福之計也。」

宋翼不聽。王宏一人也幹不了這事,隻大罵道:「豎儒不足與之謀。」

李利聞信,心道兩個龍套,何苦要害了他們性命。於是暗遣人往王宏、宋翼處,說之:「公若就征,必死無疑。莫如稱病還家,可保宗族。若有為難者,可持此令,前來尋我家將軍。」

王宏與宋翼疑而奇之,遂問:「你家將軍,為何要保我?」

叔父要殺,侄兒要保,這事放誰身上,都會覺得奇怪。李利知道王宏和宋翼必有此一問,早就教好了說辭:「自黃巾以來,天下播亂,海內不寧。我隨叔父起兵,反攻長安,亦只求活命罷了。今長安已平,諸事不求,隻願天下早日太平。公何辜,我不忍也。」

這話說得王宏與宋翼動容不已。又道:「今日你家將軍保我,若李、郭諸將軍欲為難你家將軍,如何是好?」王宏和宋翼心想,要是以自己脫身活命為代價,害了李利,這事他們堅決不幹。此非義士所為也。

使者對道:「公且放心,我家將軍乃李將軍親侄,豈有叔父為難侄兒的道理。」

二人一想也是,遂聽李利之言。稱病辭官。長安這邊都要派檻車去抓人了,李傕等人又豈肯放過。這時李利就勸道:「叔父不過是為左馮翊、右扶風之位而已。王宏、宋翼,一介腐儒,失此名位,一亭長便可系之。若收繫於獄,恐天下人以為叔父無容人之量,何不縱之,以全叔父名聲。」

李傕聽了,覺得李利說的也沒錯。自己無非也就是想要這二人屁股下的位置,之前殺了黃琬,朝廷雖然上下震懾,但坊間也是傳言不斷,使人探之,無不是說自己等人殘暴嗜殺,比董卓只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世上,既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的人多得很,李傕等人自然也不例外。他們又想讓朝廷上下敬畏,又想自己的名聲好聽。當年董卓進了洛陽城,又是給黨人翻案,又是徵召天下名士,為的啥?還不是想收天下人望,為自己揚名。只是董卓擅行廢立,太敗人品,惹了天下人一起反對,這才招致失敗。

李利覺得,李傕等人要是安分守己,好生拉攏親近士人。還是能夠搶救一下的。畢竟董卓是董卓,董卓的部將是董卓的部將。軍隊是刀劍,刀劍是沒有過錯的,有錯的只是使刀的人罷了。這一點,還是有很多人能夠明白的。

在李利的勸說下,李催隻奪了王宏、宋翼二人官職,就不再追究了。只是王允的妻兒老小,李利卻是無論如何,也保不住了。

站在勝利者和仇敵的立場上,李利沒有辦法去同情王允。畢竟他們打的就是為董卓報仇的旗號。

另外,在漢朝尤其是東漢這個年代。為血親、為朋友、為故主報仇,那是天經地義。董卓被王允誅了滿門,要是李傕不殺王允滿門,那才叫奇怪呢。搞不好還會被人罵。

舉個年代比較近的例子。史書上東漢有名的酷吏,前衛尉陽球年輕時,因為郡吏侮辱了他的母親,他就帶了一幫人把這郡吏的全家老少殺了個一乾二淨。因為這事,他不但沒有被官府追究,反而因此出了名,從此仕途一帆風順。

由此就可見這會的風氣了。民間和官府,都提倡並鼓勵復仇。從漢武帝聽了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這種風潮就漸漸開始流行了。因為這會的儒家主流是公羊派系,這個派系的士子,從來都是睚恥必報的。把孔夫子說的以直報怨體現得淋漓盡致。

春秋時公羊說:「九世之讎猶可報乎?」

孔子的回答是:「王道復古,尊王攘夷。十世之仇,猶可報也!」

但公羊傳裡,人家更直接:「九世猶可以復仇乎?雖百世可也。」這就是有仇不報非君子的最早出處。

看到沒有,這就是漢朝的儒,你殺我一人,我殺你全家。我殺不了你,我就挖你祖墳。真有這事。扶風蘇不韋,因前司隸校尉李暠以舊怨殺其父蘇謙。蘇不韋就挖地道到李暠家裏,殺其小妾與兒子,剛好李暠上廁所而避過一劫。李暠害怕,從此經常搬家。蘇不韋見尋不到李暠,就把李暠之父的墳給挖了,取其父屍身首級,懸掛於市。李暠因此活生生而被氣死了。

當然,蘇不韋也沒有落到什麼好下場。因為名將段熲和李暠關係好,他想給李暠報仇,先征蘇不韋為官,蘇不韋害怕,稱病不去。段熲就逼從事張賢去蘇不韋家,把他一家滿門給殺光了。

當然,這種冤冤相報何時了的互相仇殺,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思考。但總體而言,大復仇在此時,還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所以李傕、郭汜要給故主董卓報仇,誰都沒法攔著,誰都沒法開口。

可憐王允,一代名士,自己慘死也就罷了,還累及宗族。王允滿門被誅,只有幾個侄兒帶著王允幾個幼孫,在有心人的遮掩之下,秘密潛逃出去,回到了並州老家。

誅了王允滿門,殺了黃琬,又收降了韓遂、馬騰。李傕等人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與此同時,朝廷職位也開始大變動。

前將軍趙謙為司徒,接替王允的空缺;趙謙之祖趙戒,桓帝時太尉;趙謙之叔趙典,官至九卿。趙謙在初平元年(190年)時就當過一陣子太尉,所以他位進三公,理所當然。

又以太尉馬日磾為太傅,錄尚書事;以車騎將軍皇甫嵩為太尉。馬日磾,馬援之後,馬融族孫,中平五年就曾當過太尉,妥妥的名門之後,官場老資格;皇甫嵩就更不用說了,李傕、郭汜拉攏的對象。

又以楊彪為司空,取代淳於嘉。三公就位之後,接下來又是一連串讓人眼花繚亂的動作。朝廷這邊搞完之後,就輪到涼州軍來論功行賞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