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之王者降臨》第一百一十五章 圖謀並州
漢朝的並州大部分,與河東郡一起,構成了後世的山、西。晉地素來就有表裏山河之稱,境內大山大河縱橫,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袁紹去了冀州之後,一邊與公孫瓚爭青州,一邊又趁著並州刺史空缺的機會,表自己的外甥陳留高幹為並州刺史。

高氏乃是陳留名門,高幹自小就文武兼備,才志突出。當年就是他與荀諶一起遊說韓馥,讓韓馥把冀州拱手相讓給袁紹的。

高幹還有個從弟高柔。高柔也是非常聰慧,他早早就預測到了兗州必然會發生動亂。而且直接斷定張邈和曹操之間必有一戰。然後就勸大家一起離開這個四戰之地,不要受戰亂的波及。大家都覺得張邈和曹操關係好到只差穿同一條褲子了,張邈又怎麼會背叛曹操,你個年輕人懂得什麼,盡瞎說。於是紛紛不聽高柔之言,只有高幹知道自己這個弟弟不是糊塗人。得知消息之後,遂從並州招高柔以及自己宗族前往。後來高氏前腳剛走,後腳就爆發了張邈、陳宮迎呂布入兗州的大事。兗州大戰一起,眾人就悔恨不已。隻嘆自己當初為何不聽高柔之言。

李利對並州起心之前,河東的探子就已經分了數批潛往了並州。對於高幹,李利從以往的記憶當中知道他的名字,但卻不太清楚他的事跡。不過李利堅信每一個能夠在史書上留下名字的人,都不是什麼好惹的角色。

秉著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精神,李利決定先把對手的情況摸個透。這會高幹其實也是剛去並州不久。並州的情況,在高幹看來,可以說是十分糟糕。

並州從先秦以來,這裏就是邊地,是漢、胡的緩衝區。從西漢開始,胡人入塞來投降漢朝的,基本上都被朝廷安置在了邊境。從涼州到並州再到幽州這一線,邊郡境內到處都是胡人。

一方面是邊境也有草場,剛好讓投降的胡人來放牧。二是朝廷也不放心讓這些胡人進入中原腹地。三是朝廷希望再有胡人南下來犯時,邊地的胡人會給國家充當一下炮灰。先讓胡人自相殘殺一下再說。

漢朝可不是什麼只知道講仁義道德的王朝,西漢就不說了,只看東漢上至皇帝,下至大臣們,把南匈奴玩得欲仙欲死,就知道漢朝對胡人的掌控手段了。

凡事有利總有弊。邊境的胡人一多,對於當地的漢人來說,自身的權益自然就會受到損害。邊地的漢、胡兩族相互對立仇視不說,在並州當官,也是一件非常高風險的事情。尤其是在動蕩的東漢末年。

因為是在邊境,胡人也好,漢人也罷,人人習武以自衛,性格悍勇,愛憎分明。官府一有什麼事沒處理好,搞不好就會引發群體事件。

漢靈帝末年,因為朝廷屢次徵發南匈奴軍隊進行平叛,匈奴人煩不勝煩,於是起兵造反,把西河郡守邢紀和並州刺史張懿都給殺了。後來董卓接任並州牧,卻賴在河東觀望洛陽形勢,死活不往並州赴任。再後來,並州刺史丁原,在洛陽被董卓給火併掉了。

或許是因為並州的主官屢屢不得善終,所以並州刺史之職,卻是被袁紹給先下手為強搶了下來。

因這幾年關東諸侯反董,董卓又退縮到了關中,天下各處諸侯們,都趁著朝廷弱小的時候,迅速壯大自己。這邊關之地,自然也是無人去管。涼州因為是董卓的大本營,情況稍微好一點。也可以說涼州最大的叛軍,其實就是漢人武裝;幽州因為有個視胡人如同殺父仇人般的公孫瓚在,胡人被打得不敢南望。也沒啥事;冀州是袁紹的大本營,也能得安然無事。只有並州,舅舅不疼姥姥不愛,又沒個一州主官在這裏鎮場面。所以這幾年,這裏就徹底放了羊。

不但南匈奴、東羌、烏桓等各部胡人在並州大地上策馬馳騁。還有黑山賊張燕,一會流竄到冀州,一會流竄到並州南部上黨。讓高幹好不頭疼。

現在高幹在並州能徹底掌控住的地盤並不多。主要是上黨郡和西河郡、太原郡的中南部。匈奴人和烏桓人以及東羌人,已經徹底把定襄、雲中、五原、朔方、上郡、雁門等地給佔了。

高幹去了並州,正在大力招撫流民,延攬士人。上黨和太原的形勢大有好轉。林林總總的情報傳遞到了李利這裏之後,李利就沉思開了。

河東在後世與並州成為一體,這不是沒有原因的。太行山是冀、晉兩地的天然分界線,山道難行,地形險要。那是對於別的地方來說。但要從河東進入並州,卻是非常方便。

進去方便,佔領卻難。如果不能拿下上黨和雁門,袁紹的冀州大軍隨時可以攻打過來。李利不認為以自己現在的小身板,能打得過袁紹。至於叔父李傕,李利那是連想都沒有想過。李傕能借兵給他就很不錯了。讓李傕出面,幫他一起打袁紹。李傕絕對不會同意。

因為李傕的兵馬折損了,他如何維持長安的平衡局面?只要李傕有衰敗的可能,張濟和馬騰甚至是韓遂,隨時都有可能撲上來咬一口,順便把李家踩上一萬腳,徹底將李家踏入萬劫不覆的深淵。郭汜和樊稠的例子就在眼前呢。

想了會,李利就讓人去把賈詡給請了來,然後對賈詡道:「叔父,我欲取並州,可否?」

賈詡一聽,眼睛大睜,心中頓時就興奮起來了。只有亂世,才是賈詡這種策士翻雲覆雨,顯露本領的時候。太平時節,他們也只能老老實實的在朝廷體系裏浮沉,慢慢升遷。一輩子或許也就是個二千石官員。三公九卿,對於小門小戶來說,那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看看漢朝,尤其是東漢,能從布衣而卿相的又有幾人?高官顯職幾乎全都是世家門閥在把持。別的不說,這幾年的三公九卿,就是這幾家在換著玩。不是袁家就是楊家,或者是張家,趙家。袁家和楊家四世三公自然不用去說。

趙家趙謙、趙溫兩兄弟三公輪著當;張家張濟、張喜三公也輪著當。黃琬他爺爺黃瓊是太尉,他自己也是太尉。這幾家的祖上都是顯貴。哪怕是王允,他家也是世仕州郡為冠蓋,也就是說他王家是並州的門閥領頭羊。這也沒錯。太原王到了後來,甚至再進一步,成了天下有數的頂級門閥。與隴西李、趙郡李、清河崔、博陵崔、范陽盧、滎陽鄭一起號稱五姓七望。

所以在這種政治氛圍之下,每一個有野心的讀書人,其實都是唯恐天下不亂的。畢竟只有天下亂了,他們才能夠憑藉一身本事脫穎而出。。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