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之王者降臨》第一百零六章 錢莊出世(二)
賈詡家在涼州這種窮地方,又能有什麼浮財。不過他跟著董卓在軍中混了好幾年,就算不自己親自下場去搶。通過分贓,也稍有積蓄。見眾人走了。賈詡就道:「惠民,我家中積蓄若有五十萬錢,全部拿了出來,放進錢莊去。」

李利笑著謝過了賈詡。老賈的好感度已經快要滿千了。這才是他可以放心的鐵桿心腹。李利就道:「叔父儘管放心,這錢莊,卻是隻賺不虧的買賣。若不是怕運轉起來之後,各大家眼紅而暗中搗鬼,我才不願讓他們出錢入股。」

賈詡撫須笑道:「惠民,我隱約知道,此乃生財之法。只是左思右想,百思不得其解。全靠放貸收息,可是供不起如此大的場面。你快快與我分說一二。」

李利哈哈一笑,就道:「叔父,你想,商人先是這邊存,那邊取。我們好生經營,建立信譽。我們手裏可以鑄錢,名聲也不錯。自然不會有人認為我們會賴帳。日子久了,他們誰還願意拿著大筆的錢財來折騰。我們直接開張票據出來,外面也會認了。反正在我們的錢莊都會兌換出來。你說,到時關中地面,都不用錢了,直接用我們的票據,這是什麼樣的場面?」

賈詡這腦袋,立馬就反應過來了:「你是說,到時候大家都會用我們錢莊的票據結算,我們開一萬錢,就是一萬錢。開百萬錢,就是百萬錢。不管我們有沒有這些錢?」

李利面帶微笑的點了點頭。賈詡在確認之後,騰的一下就站了起來,他全身都在顫抖,整個人都有些失神了。開張憑證就能當錢用。那豈不是說,以後都不用鑄錢了?這是什麼場面,這是無中生有的無本買賣!

賈詡原本以為,這世界上最賺錢的事情就是鑄錢。可現在李利刷新了他的三觀。最賺錢的事情不是鑄錢了,而是拿張憑證就能直接當錢用。這是何等的利潤!

在古代建銀行,發行如同紙鈔一樣的會票。其實是可行的。宋朝的時候就出現了交子,明朝甚至一度把寶鈔當作唯一貨幣,禁止大家用金銀來交易。交子很成功。寶鈔的失敗,那是明朝廷把寶鈔當作收割民間財富的工具了。寶鈔的質量並不好,不能長用,而且又隻發不收,壞了、舊了也不換。這樣寶鈔在市面之上越來越多。於是寶鈔一路貶值,然後就成了廢紙,大家都不用了。可以說,寶鈔的大好局面,是明王朝自己一手給破壞的。他們太貪婪了。

李利相信,在自己的主持、眾人的輔助下,把這些缺點都剔除後,錢莊還是大有可為的。而且,最深層次的因素,李利並沒有說出來。

有了錢莊,通過錢財的進出,就可以知道商人們大概的身家和生意規模,再進一步,做得好了,其實是可以控制商業命脈的。這個時代並不重視商業,又怎麼會知道後世金融和大數據的手段。

到時錢莊做起來了,自己用來對付敵人的手段,自然又會多了。錢莊,形式是股份製的。關中的每一個郡的錢莊,李利都準備根據實際情況,引入當地的豪強世家來入股。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保障錢莊的安全以及良好運轉。

書信已經送到了長安。京兆和左馮翊、右扶風,就交給叔父李傕和朝廷各位大佬們去處理了。當然,這不是強製性的,實在不看好的,李利讓李傕也不要勉強。只是讓他們看漸漸看效果。

楊彪和鍾繇、荀攸那裏,李利都寫了親筆信讓人送了過去。弘農楊氏是與汝南袁氏一樣名重天下的頂級世家大族。楊家不止有一個楊彪,還有個楊眾此時亦在朝為禦史中丞。交好了楊家,不但弘農錢莊的問題解決了。將來錢莊要是往東方發展,楊氏一樣能夠起到大作用。

至於鍾繇和荀攸,都是李利刻意拉攏的未來臂膀。這種人,就是要用利益,把他們捆綁上自己的戰車。李利從來不相信什麼忠誠不忠誠。忠誠這東西有,但他這麼弱小的時候,就讓大家對他忠誠,這不太現實。那他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利益輸送了。他帶著大家一起發財,然後他再不停的壯大。未來一步步前行,大家就自然知道選哪邊站了。

對於楊彪,李利姿態擺得很低。說是要在弘農設個自由兌換的錢莊,希望楊氏能夠給予方便,然後在弘農的錢莊,給予楊氏乾股二成。李利沒有多說錢莊如何運作賺錢。他就算告訴了楊彪,以他現在的身份,也不太好讓楊彪出入股的錢。楊家在關中,就是頂級的門閥,李傕等軍閥敬重他,後來的曹操再忌憚也不敢殺他。所以,索性就給弘農的二成乾股給他。未來形勢有了變化,再根據情況來調整好了。

楊彪接到信之後,微微一笑,對於李利要搞什麼錢莊,他和其他人一樣,也沒有放在心上。因為沒有琢磨透這錢莊的操作模式,所以也不覺得這是什麼賺錢的大生意。楊彪心想既然李利求到自己身上,言語如此恭敬,那麼就順手讓弘農的家人照拂一下吧。卻是沒把這二成乾股當回事。

對於鍾繇和荀攸,李利倒是說得很透。然後力勸二人入股關中的錢莊。有多少錢就拿多少錢。李利倒是不怕二人把這事給傳到關東去。

潁川那個地方,兵荒馬亂,他們說給誰聽?就算荀攸說給荀彧聽了。荀彧也撈不到什麼好處。荀彧依附曹操,沒有能力獨自做這事,花費巨大的精力幫曹操搞這個,自己家裏落不到什麼好,消息傳出來了,關中這裏還要得罪李利。何苦來哉。

而且這事就算傳出去了,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成的。李利相信,以自己領先一步的手段,就算關東有人心動,想依樣畫葫蘆的來搞錢莊,他也有足夠的手段,打垮競爭對手。搞破壞他一樣也很在行。

當然,關東亂成這樣,誰有心思搞這個。關中這裏,自成一系,相對比較封閉,反而比較容易搞了。

鍾繇和荀攸接到李利的來信,看完之後,各自驚詫不已。他們想不到,李利在軍、政兩方面都表現出驚人的表現後,在生財一道上,竟然也如此厲害。漢朝重農輕商,但官吏也好,百姓也罷,對於創造財富的事,卻並不排斥。漢朝的官吏很多本身就是從小吏一步一步做起。收稅賦的,當文書的,當捕盜的,都有可能陞官。比起宋以後的那種科舉出身,當個縣令身邊還要帶個師爺才能處理政務的。在這一方面來說漢朝卻是要好多了。

正是因為如此,鍾繇和荀攸對李利的手段,才會如此驚訝。在他們看來,李利何止是點石成金。這分明就是憑空製造金山銀海啊。

既然李利想到了他們,那他們自然是二話不說就開始準備家財,然後去尋李傕入股。機會都擺在眼前了,再不抓住那就是傻子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