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李如龍》第69章 主線(2)
前線。

李如龍自知禁軍戰鬥力尚未完全形成,他有意讓兵力佔優的袁士相分兵佔領平洲城和昌縣、吉縣。

李如龍屯兵北岸作出長駐的姿態,南岸軍隊勢如破竹般的全據南方郡縣,但同時也使得袁軍兵力分散,界河前線兩軍兵力持平。

李如龍在界河以北駐紮營寨,並不急於破敵,他積極訓練部署的水戰能力。

京畿與寧海交界處,新任清縣縣丞的樂曄深入清江水匪老巢,樂曄於酒席之上斬殺匪首鄭多,收服清江水匪陳燮、張權部,並率千餘水匪前來投效李如龍。樂曄當即得到重用,他被任命為後勤轉運使,陳燮和張權則被任命為水軍正副統領。

袁士相因南方三郡難以供養五萬大軍,恐遲則生變,加之一路高歌猛進南軍勢頭正盛,袁士相令大將韓準渡河進攻。

韓準乃韓國公一脈的分支,他報仇心切,兩度率軍猛攻卻盡數被擊退。(火油襲水寨、七路先鋒齊攻)

李如龍雖然擊退了南軍,卻也蒙受重大損失,禁軍不善水戰,新招募的清江水匪雖然悍猛卻非南軍對手,只是憑藉水寨地利僥倖擊退來犯之敵。

韓準死傷數千仍未能奪取水寨,袁士相聽聞後大怒,他親自掛帥,率江陵郡的精銳兵卒頂替敗兵,準備大舉北攻,揚言要克複王京,迎真王趙無畏回都。

李如龍也整頓兵馬,準備藉著河岸守勢便利與敵軍大戰一場,此時寧海郡賢人袁攸星夜投奔,稟報李如龍緊急軍情,原來是成湯在寧州大肆招募兵將,密謀大事,袁攸本被成湯徵辟,但因看透成湯難成大事,便棄之逃離。

成湯的密謀可能關乎奪位,李如龍與李豐分析後,故意毫不掩飾的作出撤軍舉動,迷惑袁軍。袁軍副將袁汜力主進攻,袁士相見禁軍突然放棄修築的防線,他擔心中計,並未下令追擊。

待翌日天明後,遊過岸的斥候發現北岸已成空營,袁士相急忙命人追擊,卻於二十裏外的小涼山遭受伏擊,負責斷後的張大勇在韓必的指揮下火燒涼山,袁軍都尉杜偉陣亡,袁軍損失兵馬數千人!

袁士相撤回界河附近,不敢北進,派其部下大將袁汜以平洲城為基地征討近海島嶼,徹底掌控南方四郡的軍政大權,同時借趙無畏之手封自己為龍虎威武上柱國大將軍。

李如龍率大軍回師的同時,他派李如松、李如柏為先鋒,率領騎兵沿途封鎖消息。又派李如樟率領親信家丁快馬回京報信,命李如梅北上平原郡召集李鷙、李鳶率領平原軍和長水軍南下。

十一月初,成濟發動兵變,凰衛馮思恭倒戈,率領叛變的千餘凰衛打開內城城門。

英國公英惟賢侄子英亨率領上千私兵圍攻王京王城。徐國公未參與此事,但試圖聯絡鳳衛指揮副使徐鳳平,徐鳳平當即將此事報告尤娜。

早有準備的尤娜將鳳衛精銳埋伏於宮牆,殺敗英國公的叛軍,英亨被徐鳳平射殺。

參與反叛的近半凰衛一時難以攻克王城,成國公成濟率領精銳叛軍企圖衝破鳳衛的阻攔,鳳衛指揮使李鳳鳴大殺四方,數十名成國公府勇士被他所殺。

李鳳鳴率領終於尤娜的人守在明月宮外,被成濟圍攻,馮思恭率領叛變的凰衛則前去追殺趙氏宗室。

「都督!」

一名老凰衛有些激動的對馮思恭道:「所有的宗室都在望夷宮裏了!」

「好。」馮思恭右手按劍,神情出乎意料的鎮定,不像其他臨陣叛變的凰衛多少帶著緊張,馮思恭在這座生活了二十餘年的宮城裏就像是魚在水中,自從下了決定之後,他跌宕的心迅速恢復了往昔的冷靜。

藉助職務便利,馮思恭安排了許多心腹在這天值守宮城中的重要位置,叛變的凰衛和鳳衛們迅速控制了宮牆和七處宮門,成濟叛軍得以長驅直入!

在出面勸降各處凰衛加入,斬殺不從者的過程中,馮思恭甚至沒有拔出過劍,經歷了女王臨政、韓黨謀逆之後的宮人們對於再次改換門頭這件事情並沒有多大抵觸。

真正剛烈的人,早就死了。

不同於叛軍們圍攻明月宮的尤娜,馮思恭帶著叛變的凰衛和鳳衛們前往望夷宮,先帝留下來的眾多宗室子女正在望夷避難。

望夷宮外,尚有數百名王宮衛士和少量沒有跟隨馮思恭一條叛變的凰衛組成了一道防線。

馮思恭對凰衛控制力極強,半數以上的凰衛都選擇跟隨他,一些馮思恭知道不可能叛變的凰衛中層則被他派人在昨夜暗殺,此刻只有極少數護衛宗室的凰衛選擇抵抗。

至於鳳衛,馮思恭掌控不久,在成、英二公的滲透下約有三成鳳衛參與叛亂,其餘則選擇追隨尤娜,堅守明月宮。

馮思恭望著數百名王宮衛士,這是一個讓他感到棘手的防線,望夷宮前是平時百官立侍的地方,空曠而無險,且只有一個通道進出,他必須率領凰衛們突破這道防線。

此刻,一個馮思恭沒有想到的人物出現在防線的前端。

先帝之姊的女兒,長公主趙洛施,她拿著一副先帝的畫像,質問馮思恭:「你來這裏做什麼!?」

「屬下是來掃清阻礙,匡扶陸爾江山的!」

「叛賊!你是在說先帝的子嗣是阻礙嗎!你敢對著先帝說嗎!」

趙洛施命人展開畫像,馮思恭見到這個熟悉的面孔,登時埋下頭,他看著地上的板磚,就像之前看著地毯一樣。

馮思恭緩緩抬起頭,他表情變得猙獰:「屬下,屬下!屬下!請長公主早日去陪先帝左右!」

「馮思恭!你說什麼!你瘋了嗎?!」趙洛施在一眾王宮衛士的保護下,對馮思恭並沒有多少懼怕,左右兩方人數相抵,凰衛並沒有多少優勢。

「成公說了!我若助他誅逆,事成之後,可以拜將!封侯!出宮!」

馮思恭終於抽出他一直掛在腰間入鞘的長劍,凰衛們早就得了重賞的誘惑,在馮思恭的率領下朝王宮衛士們衝去!

「殺賊!」趙洛施雖是女子,卻抽出一柄先帝的佩劍,指揮王宮衛士們列成陣型,將凰衛抵禦在外。

凰衛圍攻近一個時辰也未能突破這道防線。

......

嘭一聲巨響過後。

宮門外,大量的軍隊殺了進來,禁軍!是南方戰場的禁軍!

馮思恭沒有機會了。

......

「拜將!封侯!啊!」

身後的軍隊衝進來,數柄長戟自背後插入馮思恭的身軀!

「出宮啊!啊啊!出宮!」

馮思恭雙手握劍,轉身將三柄插入他身體的長戟削斷!

叛逆的凰衛們自知難逃一死,此刻都奮力死戰,軍隊一時間進展不利,不過隨著凰衛們一個接一個的倒下,馮思恭知道自己身死只是時間問題了。

軍隊都打到這裏了,成、英二公應當也是敗了罷。

馮思恭無力的想著,他杵著劍勉強站立,背上被刺穿的傷口在噴血,這副甲衣也變得沉重起來。

渴望斬殺他謀求功勛的王宮衛士們蜂擁而來,馮思恭瞪大眼珠子,他看見了一名始終立在趙洛施身前的小凰衛,一副護主心切的樣子,多像十幾歲的自己啊。

二月初七,馮思恭死於望夷宮外二十八步。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