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李如龍》第19章 開山
冬1月22日

東源城中走出一大批扛著伐木工具的男丁,唱著粗俗的北地葷曲,搖搖晃晃的前往山中,他們每日要砍伐許多林木,給城中新建的鐵爐做柴火。

城裏在熱火朝天的加工皮甲,打造長槍頭和矛尖、箭頭等一些難度較低的消耗品,從魏縣運來的鋼刀、鐵甲等武器則優先配備給軍官。

按照李如龍的設想,長水軍騎軍全部配備長矛、彎刀和箏形盾,少量精於騎射的騎手則不帶盾和矛,改為角弓和兩壺箭。

騎軍的作用主要是側翼掩殺和追擊敗軍,由於隻配了輕皮甲,防護較差,正面衝擊的實力稍弱,這些莫非斯輕騎善於纏鬥和襲擾,比徐驤麾下裝備精良的北地騎軍僅差些許。

步軍則配長槍、腰刀和蒙皮圓盾,以小隊為單位結陣而進,中間被隊友保護的弓手伺機殺敵,若戰勝則在軍官的指揮下散開掩殺,若戰況不利則向友軍靠攏結成大陣。

半露天的東源校場此時成了最大的一處加工點,幾處冒著黑煙的鐵爐燒的正旺,爐火日夜不停,即使是夜間也會燒著乾柴保持溫度,白天需要升溫時再燃煤炭。

在熟練匠人的指揮下,年輕的學徒們費力的打開鐵爐,將鐵水澆在模具裡,下遊的匠人則輪動鐵鎚敲打定型,再傳給細心的人打磨,放置冷卻。

流水線式的生產方式極大的提升了效率,不過一周多時間就已經讓一千長水軍士兵人手一把製式武器,預計全部換裝完畢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左使大人,現在穩定產量可日產長矛頭、長槍頭各一百,箭頭五百,皮甲五十副。」

負責總管所有匠人的老軍匠關新培說道,他是李如龍從定遠鎮調過來的大匠,將這套新的流水線作坊安排的井井有條。

「比盾牌作坊那邊的速度快很多,不錯。」

李如龍仔細看著操作流程,這是他提出來的改進辦法,原本這些消耗性武器的製作都是由軍戶中專門的匠人手工打磨,雖然也存在類似的模具,但是並沒有大規模應用,效率很低。

「每把槍頭上面都刻了對應工匠的編號,殘次品多的會受到追責,出產快良品多的則另有嘉賞。」

李如龍拿起一把冷卻好的鐵槍頭說道,只需插上結實的木槍身,就是一柄軍中常見的製式長槍。

這種長槍所費的價錢並不高,十柄長槍的造價僅僅相當於一把較好的鋼刀,武裝數千人也不費勁。

「大人是官宦出身,沒想到對匠作之事也如此了解。」

陪同李如龍視察工匠作坊的張安世點頭說道,他這幾日忙活著將東源城裏的匠人聚集在一起,同時按照李如龍的吩咐徵募百姓。

李如龍笑而不語,心道網絡小說看得多罷了。

「對了,安世已經徵集到壯丁兩千。大人,您徵發東源鄉下壯丁是為何?」張安世問道,東源並不缺壯丁,長水軍的三千輔兵已經足以乾很多事情了。

李如龍笑道:「我要開山禁。」

「開山河林澤之禁?」

「沒錯,東源荒廢多年,這附近的山林資源豐富。之前百姓只能偷偷獵取動物,眼下我們放開山禁,集體進山,勞工憑功分取所獲五成。」

「冬天不能種地,這些勞力正好可以動員起來,算作役夫,寄予糧食補償。」

李如龍對張安世說道,東源城外的數十頃山林是此次開山的目標,他準備將裏面冬眠的野獸和有藥用價值的山貨一掃而空。運送輜重來東源的車隊回去時大半都是空車,正好將這些山貨運回魏縣,借李氏商隊的手販出,利潤雖然很薄,但至少能填補一部分開銷。

兩人在親兵的簇擁下走出作坊,他們還要前往港口視察。

「快要過年了,今年的年恐怕要在此地受凍了。」

李如龍笑道:「等下批輜重運來,我讓一批家丁護送你回平原,過完初三再回來。」

張安世拜謝道:「舍妹頑皮,非要我回去不可,我聽說她在定遠叨擾到四郎(李鳶),大人見諒。」

「小孩子調皮無甚大事。」李如龍擺手沒有放在心上。

東源靠海,但距離港口還有十餘分鐘的馬程。

兩人騎馬並行,親隨跟在後頭,只有在周遭無人的時候張安世會稱呼李如龍為主公。

「東源建城時,是位於入海口邊的三角洲上的。時過境遷,百年滄田,連入海口的位置都有這麼大的更改,而東源近百年的時間竟然毫無發展。」

李如龍嘆道:「連城牆坍塌都無力修復。」

「到了。」

兩人下馬,守在港口監督修船的莫遠志小步跑了過來。

「稟大人,共找到船匠三十七人,預計月余時間能將這三艘老式帆船修補完畢。屆時每艘船可以承載水手十一人,兵員百人,再加戰馬三十匹。」莫遠志說道,他這幾日在港口辦事,臉上被海風吹凍的通紅。

李如龍勉勵兩句,問道:「做的不錯,各類舟船總共有多少?能駕船、熟悉水路的漁民招募了多少?」

莫遠志如數家珍的答道:「舟船七十七隻,其中中船可載人數十,小舟可載人十餘,至於再小些的舢板,恐難渡海。」

張安世補充道:「給小船牽上拖拽繩索,吊到大船後面,上面可裝載補給物資,為大船騰出空間。」

莫遠志點頭,有些發愁的說道:「東源男兒半數都會游水,但是能操控舟船的人並不多,有渡海經驗的老練漁夫更是寥寥無幾。」

李如龍聞言皺眉,他略一思索說道:「把東源兵丁中會水的人集中起來,統一上船訓練航行,屆時可以讓他們充當水手,運送長水軍渡海。」

張安世問道:「這樣會不會給郡城的人留下話柄?」

衛國公沒有對李如龍接納莫非斯難民一事表態,也默許了李如龍的行動。從定遠向平原郡城求援開始,到如今時間已經過去將近一個月,郡城除了派來前製使趙思接管定遠外,並沒有再插手此事。

衛褒剛滿五十,正值年富力強的年紀,卻安心在郡城當一個享樂公爵,對於關外的事情,只要不驚擾王京的陸爾王,不耽誤他在平原作威作福,衛褒是不會在意的。魏縣李氏的財富衛褒雖然垂涎已久,但兵曹主事致仕,對陸爾王趙岩有從龍之功的李平堯尚在,衛褒也不敢對李氏下手。

「事急從權,他們只要不直接參戰,不出現死傷,郡城那邊不會摻和。」

李如龍說道。東源大隊長是一個老實巴交的人,胡全和郭圖兩人雖然有些陽奉陰違,但對於他的命令也不敢違抗,他們只是郭氏的家丁,跟李如龍之間的等級差距太大了。

「郭成器不成器,他的叔父郭殷才需要我們重視。父親派來家丁傳話,他已經替我打點過郭殷,郭殷收下了厚禮,應當不會從中作梗。」

李如龍說著感到肉疼,李平堯沒說那份厚禮有多厚,能讓眼下的李如龍平穩過冬,多少錢都是值得的。

「如此便好。」

「對了,還有一件事。」

李如龍在港口邊的棧道上走著,對莫遠志問道:「我問了老管事,他說東源有煤礦,你可知道?」

陪在身側的莫遠志答道:「東源有煤,我小時候曾聽大人們說過。」

莫遠志又道:「但是不易開採,早年死了很多人,礦主被下獄治罪,煤礦也已經廢棄多年,聽說一些犯了事的賊人和逃奴會躲在那邊。」

「東源有匪患?」李如龍問道。

「百姓窮苦,山匪有什麼可搶的,他們嘯聚山林,以獵為生,有時也下山在村落裡用獵物與百姓交換些糧食。」

莫遠志答道:「這種事常有耳聞,大家也都不覺得奇怪了。」

李如龍聞言點頭,說道:

「莫遠志,你帶一批老練的獵人上山,務必替本官尋到那處煤礦。若是已經被人佔據,不要貿然開戰,眼下正是用人之際,可以招募他們,以土地糧食為憑,盡量他們出山在東源定居。」

「卑職遵命!」

莫遠志朗聲答道。

李如龍聞言點頭,氣勢十足的揮手說道:「開山!」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