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第553章 不謀而合
長孫無忌拿下褚遂良,心情依然十分煩躁,他算是看出來李承乾不敢也不能公開對李世民怎麼樣,所以準備先拿他開刀。

哼哼,讓你們父子先對拚去吧。

長孫無忌恨恨地想著,就走進尚書省正堂坐下,早有下人端來茶水,送來公文。

長孫無忌自然而然地端起溫熱的茶水喝一口,正低頭翻看今日遞來的公文。

突然聽見一陣雜亂的腳步聲由遠及近,長孫無忌不悅地抬起頭來,只見他的次子長孫渙和高履行的四弟高慎行急匆匆走進大堂。

長孫無忌覺得二人也都老大不小,在這個敏感的時候如此不顧風儀,實在有失家風。

沉著臉,就要教訓二人。

「父親,出事了。出事了。」長孫渙不等長孫無忌開口,先大聲嚷嚷道。

「出了什麼事,讓你連長孫家的風儀都不顧了?」長孫無忌臉色陰沉的可怕。

長孫渙見此心裏害怕,不敢再開口,心裏卻暗怒,長孫沖無能被李承乾殺宰了,怎麼總是遷怒於我。

「表兄,確實出事了。」高慎行隻得硬著頭皮道。

長孫無忌聽了扭頭看一眼,伺候在他身邊的下人,那下人見機忙轉身出去。

長孫渙見此,臉上神色越發不耐,暗道:現在全長安城的人都知道了。

長孫無忌依舊保持宰相風度,從容的問道:「出了什麼事?」

「長安城各處都在傳唱一齣戲劇。」高慎行神色鄭重地道。

長孫無忌聽了不以為意,風輕雲淡地道:「又是那些東宮供俸排出來的吧?」

「正是。」

長孫無忌聽了點點頭道:「其實李承乾的心機手段並不多高明,只是這蠱惑人心的本事確實不小。可惜走錯了路,只能蠱惑一些平頭庶民,能起多大風浪?」

他說到這裏,抬頭一看,見長孫渙和高慎行神色依然焦急,便問道:「他排的是什麼戲?」

「空城計」兩人同時答道。

「嗯?」光聽個名字,長孫無忌不知道什麼意思。

「講的,是李承乾被突厥賀魯部圍在扶余城的事。」高慎行連忙解釋道。

長孫無忌聽了不滿道:「不過是李承乾給自己歌功頌德罷了,也值得你們大驚小怪?」

高慎行忙再次解釋道:「這齣戲據說早在關東演過了,只是這一次在長安演,主要是說朝中有姦細給賀魯通風報信。」

「而且他們把矛頭直指咱們家。」長孫渙補充道。

長孫無忌聽了臉色立即變得十分難看,但仍然嘴硬道:「沒有人會相信他的鬼話。」

高慎行哀嘆一聲道:「可是長安百姓,已經聞風而動。很多人都替李承乾鳴不平,明日還要出城迎接他。」

「什麼?」長孫無忌聽霍然起身。

看一眼長孫渙和高慎行,見他們都低下頭,便扭頭看向門口,兩眼眯起,殺機畢露。

「看來,李承乾是真要跟老夫先鬥上一場了。」過一會兒,長孫無忌從牙縫裏擠出一句話。

他都想準備好等李世民收拾了李承乾,再出手了,沒想到,這李承乾卻不肯放過他。

長孫無忌轉身坐回書案,提起筆來開始寫命令,長孫渙忙走到他書案旁邊給長孫無忌磨墨,一邊磨墨一邊偷看長孫無忌寫的命令。

長孫無忌寫完,沒好氣的丟給長孫渙,然後才平靜地喝道:「來人。」

長孫渙接過這道命令,一邊看一邊吹乾墨跡。高慎行見長孫無忌沒有瞞他的意思,走到長孫渙身後也跟著看。

「陛下有旨,太子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能進長安城裏。這些人意圖迎太子進長安城,就是違抗陛下的旨意。命刑部匯同長安、大興兩縣縣衙、左右巡街使,將這些刁民捉拿歸案,交刑部審理。」

「父親,僅靠這些衙門,不能把這些支持李承乾的刁民全部捉拿歸案吧?」長孫渙看完問道。

長孫無忌無奈地看一眼長孫渙道:「你回去,告訴咱們府裡那些人,要不想讓李承乾回來時誅他們九族,就把族裏能動用的人,都叫出來。」

所謂府裡的人,都是來給長孫沖弔喪的人。

長孫沖的靈堂現在還設長孫無忌府裡,因為屍體到現在也沒有運回來,長孫無忌也沒有正式發喪,不過是一些親戚和近期參與提高佃租豪紳在長孫家,名為弔唁,實則圖謀不軌。

「誅九族?」高慎行嚇了一跳。

長孫無忌不屑地看他一眼道:「你不見河東諸家士族的結局嗎?」

高慎行想到,五年前,李承乾一到幽州就把五姓七望中的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殺的乾乾凈,祖墳都被挖了。

臉色慘白,點點頭,喃喃道:「該拚命了。」

長孫無忌聽了,也感覺壓力山大,他幾次跟李承乾爭鬥,結果都敗了。現在之所以,敢再次站到李承乾對面,主要還是因為李世民徹底對李承乾失望,已經絕了讓李承乾繼位的打算。

決戰的主角是李世民和李承乾。

可是,李世民真的能勝嗎?

李世民敗了李承乾不可能殺了李世民,他們長孫家和高家會是什麼結果?

想到這裏,長孫無忌緩緩起身,盯著長孫渙上上下下仔仔細細地看。長孫渙被看的渾身不自在,一臉懵懂的道:「父親,父親……」

長孫無忌仿若未聞。

過了一會兒,長孫無忌又轉頭看向高慎行,這是他表弟。因為他從小是舅舅高仕廉撫養長大的,所以他們表兄弟跟親兄弟一樣。

最後,長孫無忌長嘆一聲道:「你們快快回去安排,然後你們準備一下……」

二人聽了先是點頭,最後神色變的十分凝重,心神不屬,暈暈乎乎地出了尚書省。

……

……

隨著長孫無忌的命令傳下去,長安城立即出現大動亂,刑部、左右巡街使、以及兩個縣衙的兵丁如同黃蜂一般,撲向升道、立政、敦化等長安裡西南數坊。

這些坊都是七年前李承乾救災的地方。

當年長安城的災民以及後來從長安城周邊縣來的災民有很大一部分被安置在了這裏,教他們手藝,養家餬口。

這些對李承乾最是忠心,荊王謀反時就是他們最先出來幫助李承乾平叛的。

現在迎李承乾進城也是他們表現的最積極,所以成了長孫無忌的頭號打擊對象。

只是,這幾個坊裡住著幾萬百姓,幾千青壯,這些人平日裏也被東宮護衛訓練,這段時間在柳奭暗中調度下,早就分配了武器。

沒有李世民的兵符,只靠長孫無忌安排的這些衙役,一走到坊門口就被反殺回來了。

長孫無忌接到消息,連忙寫一份奏疏,親自拿著奏疏來到鹹池殿。

鹹池殿裏,李世民靠在軟枕上,眯縫著眼,看了長孫無忌的奏疏,隨手遞給李恪。

「大哥在長安城裏還有伏兵?」

李恪看了,不由大驚失色道。

李世民聽了不屑地道:「哼,逆子慣會刁買人心。」

李恪低頭不接茬,直接問道:「現在怎麼辦?難道要派左右屯衛出兵平叛嗎?」

李世民聽了搖搖頭道:「左右屯衛的兵丁不能用在對付這些人上。」

李恪看著李世民等他的下文。

李世民看向面前的內侍命令道:「去傳話,長安屯兵現在不能調動,命長孫僕射調請長安城的勛親貴戚各家的部曲平叛。」

「遵旨!」

內侍聽了躬身一禮便退出去了。

「這樣長安豈不是要大亂了。」

內侍出去李恪憂心忡忡地道。

「唉——」

李世民十分的疲憊地長嘆一口氣,李恪聽了不敢多問。

過了一會兒,只聽李世民幽幽道:「這幾年朕對朝政稍有放鬆,逆子主政,幾乎把長安城所有勛親貴戚都得罪了。

前幾個月,逆子的勢力退出長安城,這些人就有了不該有的心思。朕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難以再強勢鎮壓這些人,正好趁此機會,讓他們與逆子留下的賤民,拚個你死你活。」

李恪聽了想到,李承乾放他來長安城的目的,就是讓李世民放棄李治和長孫無忌,然後他好把他手下的勢力一網打盡。

現在看來父皇和大哥倒是不謀而和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